金溪蜜梨

金溪蜜梨

金溪蜜梨,產於江西省金谿縣。金溪蜜梨香甜爽口,風味獨特,品質特優,具有“香、甜、脆、嫩”的特點,品種主要有翠冠、黃花、新世紀等。產品通過了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在多次全國優質水果評比中,金谿縣蜜梨協會選送的果品均名列前茅。在第二屆中國農博會、糧交會上,榮獲“華東十大精品水果”獎。2011年,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予以保護。

基本信息

產地環境

地理水文

1
江西省金谿縣是傳統的農業縣,自然條件非常適於農業發展,農業生產,果樹種植歷史悠久。該縣地處贛東中部,位於東經116°27'---117°03',北緯27°41'---28°06',東西跨36'(徑度)相距58公里,南北跨25'(緯度)相距45公里,版圖呈“T”字形,總面積1358平方公里。境內群山環抱,丘陵起伏,全縣地貌可分為山地、丘陵平原、崗地等幾個類型,其中以丘陵為主。山地海拔高度500—1363米,相對高度>300米;丘陵海拔高度100—500米,相對高度50—200米,面積達142.47萬畝,占總面積70%。平原崗地海拔100米以下,相對高度<50米,面積40.7萬畝,占總面積20%。水資源較為豐富,有信江水系支流、撫河水系支流、幹流等6條河流貫穿縣境,總長為272.4公里。

土壤特點

土壤主要有紅壤和黃壤,紅壤是縣境內最大的土類,面積達1563553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4.77%,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黃壤總面積54704畝,土層較薄,植被較好,根據土壤分析報告,種植區土壤均富含氮、磷、鉀、有機質等,適宜水果類種植。

氣候特點

金谿縣處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中部,東近太平洋,受低緯度及海陸位置的影響,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7.70C,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5.50C,最熱月為7月,平均29.40C,極端低溫-11.10C(1991年12月28日),極端高溫40.80C(1978年7月15日)。無霜期平均267天,最長309天,最短為233天,具有冬短、冬暖、春早、秋遲,作物生產期長、積溫高、熱量資源豐富的特點,十分有利於水果種植與生長。
年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最多年達2308.8毫米,最少年為1133.6毫米,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勻,存在一定差異。4—6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48%,1—3月份占22%,7—9月份占19%,10—12月份占11%。由於降水變率較大,季節分配不勻,所以農業區的山地,基本都興修了山塘水庫,用於灌溉。
年平均1725.6小時,最多2234.2小時,最少1357.3小時,盛夏(7—8月份)日照時數最多,日照率可達50%以上,有利於黃梔子生長。太陽輻射能豐富,年平均太陽總輻射為104.6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生理輻射能為52.30千卡/平方厘米。是相對優越的氣候條件。

品質特點

金溪蜜梨香甜爽口,風味獨特,品質特優,具有“香、甜、脆、嫩”的特點,品種主要有翠冠、黃花、新世紀等。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此外,蜜梨還有潤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潤喉之功效,可作咳嗽多痰,咽喉腫痛病人的輔助療劑。

生產情況

1
金溪是江西省南方早熟蜜梨基地縣和國家早熟蜜梨無公害生產示範基地縣,種植果樹歷史悠久,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果樹發展較快,但主要以柑桔為主。1989年世界銀行紅壤項目實施時,金溪開始從浙江引進了1000多畝黃花、新世紀、杭表、金水2號、“三水”等南方優質早熟梨,其中以黃花為主栽品種。1991年百年不遇的大凍,使全縣3萬畝柑桔全部凍死,而蜜梨經過正常的栽培管理,達到了“3年試產、4年小產、5年豐產”的要求,1993年五年生梨平均畝產達2500公斤,最高畝產過3550公斤,產值分別達6000元和8500元,並湧現出一批高產典型的示範戶。到2011年,金谿縣蜜梨面積發展至4萬畝,其中投產面積為2.5萬畝,2002年蜜梨產量1.5萬噸,2004年蜜梨產量達2萬噸,全縣已形成了多輪驅動、多種形式、全方位開發早熟梨的格局。2000年,金谿縣列為江西省早熟梨發展重點基地縣。2004年7月18日,全省梨業工程現場會在金溪召開,從此拉開了全省實施梨業工程的序幕。2001年7月25日,中國南方優質早熟梨技術信息交流會的參觀現場在金谿縣舉行,極大地提高了金溪蜜梨的知名度,金谿縣早熟梨生產在全省具有技術和品種上的優勢。
2007年,金谿縣蜜梨協會與浙江果樹研究所、江西農大等單位進行“科技聯姻”,聘請專家實地考察,先後引進了西子綠、翠冠、喜水、玉水、雪青、脆綠、清香等36個品種進行試種,把成熟早、產量高、果大而美觀、瓤脆而甘甜、適合紅壤栽種的翠冠、清香等品種,作為金溪蜜梨更新換代的主要品種。在兩年內,對原有的黃花、菊水等梨樹進行高位嫁接換種。到2010年,該縣蜜梨良種覆蓋率達到93.5%,且形成了早中晚品種合理搭配的格局。早熟品種以翠冠為主,中晚熟品種包括雪青、清香等,其中翠冠和清香兩個品種的栽種面積占蜜梨總面積的90%以上。
同時,金谿縣蜜梨協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農業標準化技術操作要領和規程,要求梨農一律接受蜜梨協會的技術指導,在防治病蟲害上,實行統一噴施生物菌藥,統一進行物理防治,嚴禁使用高毒農藥;在施肥上,要求多施用有機肥,減少化學肥料的施用量;在生產管理銷售上,全面推行統一套袋、統一採摘、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入庫、統一銷售。從栽種、管理到收穫、銷售等各個環節實行全過程監控,定期上戶進園抽查。對不按規定濫用農藥和超量使用化肥的蜜梨一律不準上市。2004年,該縣3萬畝南方早熟梨無公害生產示範基地成功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此後,在多次中國優質水果評比中,金谿縣蜜梨協會選送的果品均名列前茅。2009年,在第二屆中國(衢州)農博會、糧交會上,象山蜜梨合作社選送的“象山”牌蜜梨榮獲“華東十大精品水果”獎。

地理標誌

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金谿縣象山蜜梨專業合作社申請對“金溪蜜梨”農產品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式和條件,農業部決定於2011年8月17日準予登記。

保護範圍

江西省金谿縣的秀谷鎮琅琚鎮對橋鄉陸坊鄉陳坊積鄉合市鎮雙塘鎮共7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6°27′00″~117°02′00″,北緯27°41′00″~28°06′0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