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扭角羚

金毛扭角羚

金毛扭角羚是一種食草動物,屬於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把它列為世界瀕危保護種,載入特別保護的“紅皮書” 。

金毛扭角羚金毛扭角羚
名稱:羚牛、金毛扭角羚、牛羚
科:牛 科
英文名:takin

形態特徵

體型粗壯,體長200厘米左右,肩高150厘米左右,體重250千克左右。雌雄均具角,角形彎曲特殊,呈扭曲狀,故而稱之“扭角羚”。其吻鼻部裸露,並以一明顯的鼻中縫分開,前額隆起。尾短,四肢強健,前肢特發達,肩高大於臀高。被毛短而松,但體側下方披毛特長。我國分布的四個亞種毛色均不同,秦嶺亞種為白色或金黃色;不丹亞種則為淺棕色,且有一明顯的黑色背中線,初生牛犢為咖啡色。

分布地域

 陝西、甘肅、四川、雲南及西藏

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山地森林中。營群居生活,少者3~5隻,多者數十隻或上百隻。群中都有“哨牛”,職責是站在高處警戒。扭角羚看上去又粗又笨,但反應很敏銳,攀爬能力較強。以各種樹枝、樹葉、竹葉、青草等為食,隨著季節和食物基地的變化而遷移。

夏季過著群居的生活,一般6—10隻,多的時候上百隻生活在一起,由一隻雄性成年羚牛當首領。在行進中“首領”走在前面,“部下”跟在後面,大多走的是小道,一旦遇到異常情況用“哞哞”的叫聲來發出信號,群體或“撤退”或準備應戰,如果應戰,“首領”身先士卒,跑在前頭。可是到了冬季,又各自分開,變成2—3隻小群,大概是用化整為零的辦法來對付冬季的飢餓的吧?食性很廣泛,到了無所不吃的程度,據動物學家的粗略統計,它至少吃100多種植物。冬季和初春,它吃竹葉、常綠的杜鵑花、屬植物的皮革狀葉子和櫟屬植物,啃剝幼小的松樹、柳樹,吞食從雪地中伸出來的馬尾草。到了4月,大地一片綠色,羚牛便可以開懷飽食,盡情地享受各種各樣新鮮的美味。羚牛還愛舔食天然的鹽塊

繁殖特點

繁殖期6~8月份,孕期8個月左右,每胎l仔。

其它

沒有什麼自然敵害,憑藉它那強壯的身軀和力氣,可以隨心所欲地趕走前來爭食的毛冠鹿麝鬣羚和其他有蹄動物。別看它體態臃腫,步態蹣跚,嗅覺卻很靈敏,發生緊急情況,性情粗暴,動作敏捷,它能輕鬆地躍過2.4米高的樹尖,或者用前腿、胸膛去對付一根擋在前進路上的樹木,把樹木折斷。
羚牛7—8月間交配,為了爭奪母羚牛,雄獸間常常展開劇烈的生死搏鬥,口鼻部幾乎低垂在兩退間,雙角直向情敵衝去,同時發出嗷嗷的嗥叫,經過幾個回會的鬥爭,如一方敗逃,獲勝者也不追擊,如果雙方勢均力敵,鬥爭更為慘劇,常常會造成一方頭角脫落,鮮血淋漓。獲勝者便得到母羚牛的愛,雙雙進入深山密林,秘密地度密月。母牛懷孕8個多月,次年4月產仔,一般一胎產一仔。幼獸出生3天就能跟著母獸到處活動。
處於瀕危狀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把它列為世界瀕危保護種,載入特別保護的“紅皮書” 。我國把它列入一級保護動物,尤其是金毛羚牛,至今還沒有在國外展覽過。我國還在四川北部的喇叭河和陝西的柞水建立了兩個羚牛的自然保護區,另外我國建有12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金毛羚牛四川羚牛常和大熊貓分享著領地的自然風光。由於我國保護措施落實,目前數量不斷上升,目前在秦嶺山脈就有約1300頭金毛羚牛在無憂無慮地生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