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橋工程

金橋工程

改革開發以來,我國通信網路和信息系統的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在網路能力、信息資源開發和套用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機制的建立,跨部門跨地區的信息通信與交換將日益頻繁,信息網路將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我國應抓住這種機遇發展信息化,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的綜合國力。

金橋工程宗旨

依靠廣大科技工作者,面向經濟建設,在科技與經濟之間“架橋”,促進科技與經濟的有效結合,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高新技術的推廣與套用,促進技術創新和技術市場的繁榮與發展。

金橋工程任務

在科技工作者與黨和政府之間架決策諮詢之橋;在科研機構、大專院校與產業部門之間架成果轉化之橋;在學會、協會、研究會與廠礦、企業之間架技術推廣、技術服務之橋;在科技、工業部門與社會需求之間架市場擴展之橋;在科研、工業部門與農村經濟發展之間架產業化發展之橋;在科技人力資源、信息資源與社會對人才和信息的需求之間架人才信息、智力服務之橋;在協助國內科、工、貿企業走向世界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產品和管理經濟之間架國際合作之橋。

金橋工程組織機構

金橋工程金橋工程

金橋工程的主要特徵

1、“金橋工程”活動的主要特徵為:中國科協組織實施,發揮科協系統專家群體優勢,運用各級學會和各級科協的組織網路體系,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有關政府部門支持的公益性科技服務實踐活動。

2、“金橋工程”項目實施的主要特徵為:面向基層,面向 企業,面向農村,以項目為核心,以架橋為手段,以轉化為目的,多學科、多領域、多層面廣泛深入地進行“金橋工程”項目的實施。

3、“金橋工程”所體現的“黨和政府對民眾性科技活動的支持、忠實履行科協工作宗旨和充分發揮團體綜合優勢、科學技術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廣泛需求”等方面的特徵,得到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回響,使這項活動成為科協有廣泛民眾基礎、有很大社會影響、促進 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為企業服務、為“ 三農”服務的龍頭工程。

金橋工程建設情況

(一)金橋前期工程(1993-1996年)

金橋前期是指1993年國家提出和部署金橋工程開始到1996年國家批准金橋一期工程立項以前這段時期。金橋前期工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是: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示範網路,對網路中選用的技術、標準、接口功能和性能等進行測試和評估;建設運營隊伍,確定運營機制,規章制度;為國家正式批准立項後的金橋一期工程建設奠定技術和運營基礎。

目前已完成的金橋前期工程建設有:金橋衛星通信網;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四城市間利用衛星信道組成的幀中繼網;接入網主要採用電信部門提供的PSDN、 DDN和X.25等電信設施;E-mail/EDI增值服務中心,配置了具有硬體和軟體容錯功能的計算機系統;金橋Internet信息中心(GBNIC)。

金橋前期工程建成了金橋網路運營控制中心和30個省市,在全國建立了16個吉通分公司。建成數百個VAST衛星小站,建成E-mail/EDI增值服務中心和金橋Internet信息中心。初步組建了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

(二)金橋一期工程(1997年-2000年)

1996 年8月,國家正式批准金橋一期工程立項,並將其列為"九五"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已通過項目可行性評估。從此,金橋工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金橋一期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充分利用國內現有通信資源,建設一個具有規模經營能力的復蓋全國的信息通信網。在主要大城市建設計算機信息服務系統,開發網管系統和信息安全系統,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網路服務和信息服務。預計一期工程建設投資為8.7億元,建設期為三年。金橋一期工程建設將為金橋網向寬頻多媒體信息網路發展奠定基礎。

1998年10月,金橋一期工程全面開工。金橋一期工程將充分利用國內現有通信資源,在通信資源缺乏地區補充建設地面網路,在國內主要大城市建設計算機信息服務系統,開發網管系統和信息通信平台。金橋一期工程計畫投資10個億,建設期三年。金橋一期工程完成後,金橋網將由初期星型結構的衛星通信網,發展成為主要利用地面光纖傳輸系統的網型和星型混合結構,並向寬頻多媒體通信網路發展。

在金橋一期工程建設中,信息服務始終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期工程將在北京建設全國

信息服務中心,在上海、廣州等11個發達城市和地區建設信息服務中心,構成分散式信息

服務網路。通過金橋網面向全國提供Internet信息服務,在線上資料庫查詢服務和EDI/E-mail增值服務。將開發交易處理服務系統、安全服務系統和多媒體服務系統,逐步發展電子商務和多媒體信息服務。

一期工程完成後,金橋網路由初期以衛星傳輸為主的窄帶數據網,發展成為以地面光纖寬頻傳輸系統為主、面向用戶的、可支持多業務的全國性新型電信業務網,在此網上實現了數據和話音的融合,使國內的長途通信能力得以極大的改造和完善。

隨著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的深入發展,整個社會對現代化通信需求進一步增加,新一代寬頻通信網路將成為新一代電信的明顯特徵。

(三)金橋工程建設的“十五”目標

在全國建成高速寬頻綜合業務通信網,復蓋全國200個經濟發達城市,以數據通信做為基礎承載的通信網路。該網路以客戶為中心,以套用為先導,採用先進的IP/ATM/FR/DWDM等技術,提供數據、話音、圖像及多媒體與信息服務;是統一先進、性能優良、安全可靠、服務完善的網路;可全方位、多層次的滿足基本通信業務和各種寬頻多媒體業務需求;形成金橋工程二十一世紀發展的主要支柱,成為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