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樹原

1933年春,金樹原和北師大同學王勛寶(王逢原)、王一夫、房錦堂等參加晉綏抗日同盟軍。 1935年復學之後,曾和於毅夫參加東北抗日救亡總會,進行抗日活動。 1945年“九·三”抗戰勝利後,金樹原第一批由晉西北調來東北工作。

金樹原,原名金正一,字樹原,後以字行。1903年生,黑龍江明水人。幼年在本地私塾讀書,1927年在齊齊哈爾市一中學俄文班學習。曾參加在學生中發起的抵制日貨運動,此時與張平洋相識。 1928年春金樹原在北京私立弘達學院補習,同年秋考入北平師範大學文科預科,1930年秋,入該校中文系。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金樹原經張平洋介紹,在北師大參加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1932年秋,經唐明照、王一夫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並任中共北平師大數理學黨支部書記。在此期間,金樹原參加黑龍江省留北平學生會組織的反對萬福麟運動,占領了萬的住宅,向其索要在任督軍和省長時期所斂取的民財。當年秋季參加東北三省留平學生聯合會,擔任執行委員。由東北學聯發起,要求張學良出兵收復東北失地,並要求撥款保證東北留平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張學良於1932年冬,撥款在北平各區分設“東北籍學生簡易食堂”,免費供給一伙食,師大附近的簡易食堂,由師大學生金樹原、賈毓麟負責辦理。
1933年春,金樹原和北師大同學王勛寶(王逢原)、王一夫、房錦堂等參加晉綏抗日同盟軍。曾和王勛寶化裝商人,充當尖兵刺探敵情。1933年冬,國民黨軍隊與日軍勾結,同盟軍遭夾擊失敗,吉鴻昌將軍去天津。金樹原與王勛寶等化裝潛歸北平師大。
1933年後,金樹原因家鄉淪陷,家庭無力承擔其學習費用,被迫停學,曾在河南省偃師、山東省平原、濱縣、山西省平遙等地教書。 1935年復學之後,曾和於毅夫參加東北抗日救亡總會,進行抗日活動。
1937年7月26日,日軍陷北平城後,他同幾個摯友離開北平,經天津、煙臺、青島、濟南等地,於1938年1月到山西參加閻錫山的新軍。歷任新軍決死二縱隊團政治部民運科科長、游擊四團政治部主任、晉西北八分區供給部政治委員等職。1943年調任西北八分區貿易局局長兼經理。
1945年“九·三”抗戰勝利後,金樹原第一批由晉西北調來東北工作。曾任黑龍江省政府財政廳廳長、教育廳廳長、嫩江省政府副秘書長和建設廳廳長等職。他在兩省政府工作期間,一貫實事求是,堅持原則,勤懇樸素,平易近人。這些作風為領導和民眾所稱道。
1949年5月至1954年5月,金樹原先後任東北人民政府水利局第二局長、農林部林政局局長、林業部造林局局長等職。
在東北人民政府林業部工作期間,他根據東北地區森林分布的狀況,提出造林的建議。1951年建立我國第一個森林調查機構——東北森林調查大隊。在勘查的基礎上,制定南起遼東半島和山海關、北至興安嶺以南的黑龍江省甘南、富裕等地,長達1100公里,寬達100多公里的宏偉造林計畫。1952年,東北人民政府作出“關於營造東北西部防護林帶的決定”。為了組織實施這個“決定”,他組織林業界的專家和科技人員對東北森林的分布進行實地勘查,並委託瀋陽農學院、哈爾濱農學院培訓400餘名調查人員。在中共各級組織和政府的領導下,在民眾的努力下,這個計畫逐步得以實施,對東北西部地區增加林產資源,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以至培養人才都起了重要作用,金樹原為此作出重大貢獻。
1954年金樹原調國家林業部工作。1960年調任黑龍江省農村工作委員會任常務副主任。在主持農委工作期間,他經常到地、縣、農場了解生產和生活情況。幾年間,他幾乎走遍全省各地。每到一地,都能認真聽取意見,幫助基層解決工作中存在問題。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發現各地刮“共產風”,搞浮誇,征糧過槓,甚至把農民的米麵、乾糧都給拿去,他非常氣憤,如實向上級報告,並嚴肅地批評這些幹部,指出他們這種做法破壞了生產力。
金樹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殘酷的迫害,舊疾復發,於1972年病逝,終年6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