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皇陵

金朝皇陵

金朝皇陵,又稱金陵,位於北京城西南房山區車廠村至龍門口一帶,範圍達數十公里。始建於金海陵王時期(1149~1160),以後三代皇朝加以擴修。 它以九龍山為中心,主要遺存有清入關後重修的三合土寶頂一座及寶頂對面的享殿遺址、碑亭遺址、神道遺址。陵區到處可見散落的琉璃瓦件及殘碑斷碣等。此地有睿陵(葬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興陵(葬金世宗完顏雍)、景陵(葬金睿宗完顏宗輔)。金陵對研究金代歷史發展及其變遷具有重要作用。

概況

金朝皇陵 金朝皇陵

北京大型皇家陵寢除明十三陵以外,還有一座比明十三陵早200餘年的大型皇家陵寢,它就是房山雲峰山(又稱九龍山)下埋葬有17位皇帝的金陵。

早在12世紀初,生活在我國東北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的一支,在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統一了東北女真族後,經過幾年堅苦卓絕的對契丹遼國的征戰,逐漸強大,於公元1115年稱帝,建都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國號“金”(遼為“鐵”的意思,完顏阿骨打取國號為“金”是以金克鐵之意)。金曾兩次發動對北宋管轄的燕京戰爭,最後占領了燕京(今北京地區)。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沒有看到他的子孫滅遼、滅北宋,於天輔七年(1123年)7月,在征戰途中崩於部堵濼西行宮(今吉林省扶餘境),年56歲,謚武元皇帝,廟號太祖。

金太祖死後,其弟完顏晟繼承皇位,號太宗。太宗死後,又將皇位傳給了太祖之孫完顏亶。完顏亶又被他的堂兄弟海陵王完顏亮殺死,皇位被篡。

睿陵(金太祖陵)外景 睿陵(金太祖陵)外景

金帝陵的陵墓主要分為三個等級:帝陵陵區;埋葬后妃的坤厚陵;諸王兆域。文物專家楊亦武著《大房山金陵考》對金陵的分布有如下說:據目前已經探明的情況來看,金代帝王陵主要分布在大房山(今北京房山地區)東麓的九龍山、鳳凰山、連泉頂東峪、三盆山鹿門峪。建陵初期,出於安葬和謁陵、祭陵的需要,在山陵東端的入陵處建行宮磐寧宮,章宗時期,又在山陵至高點大房山主峰茶樓頂上建離宮崇聖宮、白雲亭。大金國立國前的始祖以下十帝均遷葬於大房山陵。大金國九帝除金宣宗葬汴京(河南開封)、金哀宗葬蔡州(河南汝南縣)外,太祖至衛紹王七帝均葬於大房山陵,海陵王、衛紹王兩位皇帝死後被削去帝號,故葬所無陵號。大金國追封的四帝,三位葬在大房山。完顏氏宗室諸王有許多葬在大房山陵,其中有文獻可考的有三位:梁王完顏宗弼、榮王完顏爽、宿王矧思阿補。此外海陵太子完顏光英也葬於大房山(諸王兆域)。可以確定的葬於大房山的后妃有23位。坤厚陵是大房山唯一一座后妃陵,乃世宗為昭德皇后烏林答氏以下六位后妃所建。其他諸位皇后均附葬諸帝陵。金世宗逝後,烏林答氏從坤厚陵遷興陵與世宗合葬。餘下五妃的陵墓為坤厚陵。陵墓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太祖第四子梁王完顏宗弼,即和南宋民族英雄岳飛對陣的金兀朮的陵墓。因《說岳全傳》的影響,人們普遍對金兀朮沒有好印象,把他看成是異族侵擾和兇惡的化身。其實,金兀朮在統一北方、促進女真族向封建化過渡方面的歷史功績是不可泯滅的。有資料記載:金兀朮是大金國傑出的軍事家,開國元勛,勇武絕倫,一生戎馬征戰20多年,為大金國立下汗馬功勞。他首征江南,蹙宋帝于海島,再征江南終於迫使宋帝劃淮為界,為大金國贏得了大半箇中國。完顏宗弼是唯一一位以王爵陪葬太祖陵的,這反映了他在金王朝的地位和影響。

被毀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對金陵進行挖掘時發現,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龍槨已殘毀,僅保留槨蓋和東壁擋板。北京地區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帝王陵緣何被毀?

睿陵(金太祖陵)地宮 睿陵(金太祖陵)地宮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宋大川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金陵在元至明天啟之前,一直享受祭祀,而在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8)罷免祭祀,金陵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宋大川說,據史料記載,明熹宗登基以後,崛起於東北的滿族,是女真族的後裔,所建國為後金,常犯明朝邊境。於是在天啟二年、三年(1622至1623年)兩次大規模地毀壞金陵。

天啟二年,金陵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他們把太祖睿陵主陵脈的龍頭砍掉一半,在咽喉部挖一個深洞,裡面填滿鵝卵石,以斷其“王氣”,還把金陵地面上的建築全部砸毀,甚至扒開墓道,掘開地宮,連金陵以外的金代墓葬也幾乎無一不毀。

金陵的形制是因山為陵,有明顯的唐代風格。天啟三年,明王朝為了震懾金陵的“王氣”,在金陵的原址上修了許多關帝廟,遺址留存至今。睿陵的主龍脈上有一座,道陵享殿基礎上也有一座。在完顏宗弼(金兀朮)墓上還有一座“皋塔”(現已被毀),就是因為民間曾有“氣死兀朮,笑死牛皋”之說才修建的。

老北京的“燕京八景”中本來有“道陵蒼茫”一景,指的就是位於房山的金陵。如今,其餘七景風采依舊,而“道陵蒼茫”卻因明天啟年間的大規模破壞,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據介紹,金代海陵王在北京建立金中都後,為了達到長久目的,決定將原在黑龍江阿城的祖陵遷至北京。海陵王派司天台的官員在北京尋找風水寶地,後來終於選定房山區的金陵現址。經過七八個月的建設,1155年10月份金陵竣工。

金章宗的道陵 金章宗的道陵

海陵王對這塊陵寢地址十分重視,在建設期間曾前來視察4次,最後一次曾駐紮半個月。對該地的風水,迷信的說法是——背靠的大山是玄武,左邊的一座山包是青龍,而右側的是白虎,前面的案山間被人工挖成一道暗渠,也就是迷信中的“朱雀”。

金陵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皇陵,北京市文物部門對金陵的考古調查最早從1985年開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01年春,北京市文物部門對金陵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2002年春,對金陵祭祀坑遺址進行清理髮掘。截至目前,除在完顏阿骨打的睿陵內發現四具棺槨外,還在該陵寢遺址區內清理出金絲冠、銅柄鐵劍、石枕、磁州窯龍鳳罐及金“泰和”銅錢等。

考古專家認為,對金太祖陵的搶救性發掘和清理,不僅發現了大量金代陵寢制度的實物資料,同時豐富了後人對金代帝陵陵寢結構和平面布局形制的認識。此次金陵之考古發現,對於研究金代帝王陵寢制度,女真族政治、經濟、文化和中國歷史都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名稱

君主陵墓名稱地點
金始祖 光陵 北京房山區
金德帝 熙陵 北京房山區
金安帝 建陵 北京房山區
金獻祖 輝陵 北京房山區
金昭祖 安陵 北京房山區
金景祖 定陵 北京房山區
金世祖 永陵 北京房山區
金肅宗 泰陵 北京房山區
金穆宗 獻陵 北京房山區
金康宗 喬陵 北京房山區
金太祖 睿陵(和陵) 北京房山區三峰山
金太宗 恭陵 北京房山區三峰山
金徽宗 興陵
金熙宗 思陵 北京房山區峨嵋谷
海陵王 海陵王陵 北京房山區
金睿宗 景陵 北京房山區大房山
金世宗 興陵 北京房山區三峰山
金顯宗 裕陵
金章宗 道陵 北京房山區大房山
衛紹王 北京房山區
金宣宗 德陵 河南省開封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