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店子行政村

金山店子行政村

洞門上方的“敕賜大明禪院”六個大字,為金大定三年所刻。 90厘米,為元泰定四年(1327年)所刻,雕刻精細,造型美觀。 ,地處金山以南,金山店子村東,由於墓的封土是紅褐色,民眾又稱它為紅土山漢墓。

該村兩委班子帶領民眾致富能力強,積極引導民眾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大蒜、圓蔥等經濟作物,有2000多畝。
金山公園內秦王避暑洞是一處歷史罕見的人工開鑿工程,因洞內冬暖夏涼,又名清涼洞。有詩讚曰:“六月入得避暑洞,清涼如水世間無”。

此洞共有明道、側室、甬道、耳室、主室等九部分組成。總長約89.80米,最寬28米,石壁最高處15米,如劈如削。洞室整體結構布局嚴謹,開鑿工整,鬼斧神工,令人驚嘆,千古奇觀,勝地佳境,吸引著歷代眾多的遊客。有多少文人名士懷著幾多感慨,幾多讚嘆,欣然命筆,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和精闢的考證石刻,宮道兩壁上現存宋以來的石刻44貼,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宋、金、元時期,這裡曾為佛寺,香火旺盛,經久不衰。洞門上方的“敕賜大明禪院”六個大字,為金大定三年所刻。洞內石佛像兩尊,高約 90厘米,為元泰定四年(1327年)所刻,雕刻精細,造型美觀。
紅土山又稱禹梁山漢墓 ,地處金山以南,金山店子村東,由於墓的封土是紅褐色,民眾又稱它為紅土山漢墓。由於出土銅器上的銘刻,墓室上的題記,都未見紀年,再加上墓室主人的玉印章和朱書字已脫落不辨,因此,給此墓主人的鑑別和考證帶來了一定困難。該墓工程浩大,整體結構嚴密,有封土層、亂石層、防盜層、墓道堵石、墓門堵石、墓門牆、前室、後室等。隨葬的器物十分豐富,其中銅器526件、鐵器405件、陶器29件、玉器43件,加上漆器和其他器物共1051件。這次出土的兵器之多,在古墓發拙中是比較罕見的,而銅禮器的大量隨葬和成藥、製藥器械的新發現,也給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
禹梁山漢墓是一座大型崖墓,其構築方法與河北滿城漢墓、曲阜九龍山崖墓、江蘇銅山龜山漢墓基本相同;出土的器物與太原東太堡雲夢大墳頭“一”號墓、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同類器物更為相似。與銅雀山“1”、“2”號漢墓器物也大都相似。特別是臨沂銅雀山“1”、“2”號漢墓發現有《元光元年曆譜》竹簡,“元光”是漢武帝劉徹即位第二個年號,時間可以確定在西漢中期。禹梁山墓葬的年代,很可能在漢武帝元光年以後的後元末年和漢昭帝始元元年之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