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化現象

金屬化現象

從非金屬態變成金屬態所需的壓強稱為金屬化壓強。

金屬化現象

正文

1925年,英國物理學家J.B.伯納耳提出:任何材料在足夠大的壓強下都可能變成金屬。這是高壓下所特有的一種特殊相變。近代高壓物理的發展,證明了這一假設的正確性。從非金屬態變成金屬態所需的壓強稱為金屬化壓強。

金屬化現象金屬化現象
金屬化的結果可使物質的電阻率 (ρ)降低幾個數量級,同時,電阻率的溫度係數金屬化現象也從負值變成正值。
根據能帶理論,材料發生金屬化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在壓縮過程中,隨著固體體積的縮小,材料能帶就相應擴展,造成價帶和導帶的重疊,從而,導帶中可能出現電子,價帶中形成空穴,而導致了金屬導電性。
低溫下固化的惰性氣體在足夠高的壓強下會發生金屬化轉變,是這種轉變的典型例子。例如,Xe的5d電子和6s電子對應的能帶在高壓下就會發生交疊,如下圖所示。1968年M.羅斯首先用衝擊波技術觀察到這種轉變,1979年有人利用一種變型的金剛石高壓砧用靜壓方法實現了Xe的金屬化轉變,他們估計轉變壓強大約是33GPa。

金屬化現象金屬化現象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