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韓國導演]

金基德[韓國導演]

金基德(Ki-duk Kim),1960年12月20日出生於慶尚北道奉化郡,韓國導演,編劇。 1993年,憑藉劇本《畫家與死囚》獲得劇作教育協會最佳劇本獎。1994年,憑藉劇本《二次曝光》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1995年,憑藉劇本《非法穿越》再次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 。1996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 。2000年,推出實驗作品《真相》,並組建自己的電影公司 。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04年2月,憑藉《撒瑪利亞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電影節 。9月,憑藉愛情片《空房間》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2012年,憑藉執導的第18部影片《聖殤》獲得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2013年6月,憑藉執導的驚悚片《莫比烏斯》入圍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 。2014年,憑藉執導的驚悚犯罪片《一對一》獲得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2015年3月,受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擔任“天壇獎”評審 。 2016年9月,金基德新片《網》在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金基德 金基德

1960年12月20日,金基德出生在韓國慶尚北道奉化郡,在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小山村里長大,自小熱愛繪畫。

1969年,全家移居漢城,金基德在一所農業技學就讀,在哥哥被開除後自己也被迫輟學,即中學還沒畢業就輟學了,之後走進工廠。金基德的青春期幾乎都是在工廠里度過的,為了謀生他離開學校後在各種機器前日夜勞作直至20歲入伍。在從家到學校的路上,他常常低頭向路面,邊走邊自言自語。

金基德的父親對金基德過分嚴厲,一心希望兒子能開辦工廠成為有產者改變家中貧困的現狀。少年金基德極為懼怕父親家常便飯式的呵斥,經常心情憂鬱到連飯都吃不下,只好在飯後偷拔後院的大白菜充飢,鄉下那種泥土砌的廁所也成為他躲避父親的地方。

1980年,20歲的金基德應徵入伍,加入韓國海軍。

1985年,金基德退伍,在教堂尋得一份差事,又在一家殘疾人收容所里幹了5年的體力活,同時堅持畫畫   。

1990年,金基德前往法國巴黎深造美術,並靠賣畫為生,在法國蒙托利埃海灘畫了兩年畫,沒有參加任何官方展和其他活動,在德國慕尼黑也弄過街道展,在那裡知道了埃貢·希勒的作品   。

演藝經歷

金基德 金基德

1992年,金基德回國,貧困潦倒的他開始嘗試劇本寫作。

1993年,憑藉劇本《畫家與死囚》獲得劇作教育協會最佳劇本獎。

1994年,憑藉劇本《二次曝光》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

1995年,憑藉劇本《非法穿越》再次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   。

1996年,金基德籌得資金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從此走上了職業電影人的生涯,但是之前他並沒接受過任何有關電影或者美術的正規教育   。

1997年,金基德拍攝了第二部電影《野獸之都》,並首次入選第16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而這也是他的一部半自傳色彩的影片   。

金基德 金基德

1998年,憑藉第三部作品《雀籠小客棧》成功打入歐洲,並在柏林 電影節等八個國際大中小電影節中展出   。

1999年,憑藉情色片《漂流欲室》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   。

2000年,金基德推出實驗作品《真相》,並組建自己的電影公司   。

2001年,憑藉動作片《收件人不明》再度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   。

2002年,憑藉情色片《壞小子》再度入圍柏林電影節,但僅獲得藝術獎和演員獎   。同年,他說服偶像明星張東健出演自己的低成本電影《海岸線》   。

2003年,金基德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該片當選韓國當年十大佳片之一,並代表韓國角逐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2004年2月,金基德以《撒瑪利亞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電影節   。9月,憑藉愛情片《空房間》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

電影作品照 電影作品照

2007年,金基德拍攝了以監獄和死囚作為題材的電影《呼吸》,扮演了一個教導所保全科長,這是金基德為張震量身定做的影片,該片真實取景於監獄,而且選擇用死囚將要結束的生命與初生的愛情萌芽作為視角講述了一個關於愛和尊嚴的故事     。

2011年5月13日,拍攝紀錄片《阿里郎》,入圍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因為該片是金基德自2008年患社交恐懼症離群索居後的第一部作品,影片並無具體故事,編劇、導演、演員、後期製作、主題曲演唱,全部由金基德一人完成,加之大量的自問自答和獨白,整部影片猶如金基德的一次自我獨家專訪   。

2012年9月9日,金基德執導第18部影片《聖殤》,獲得“年輕評論家獎”、非正式單元的兩個獎項和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

2013年6月,執導驚悚片《莫比烏斯》,講述一個意外造成兒子致命傷的女人和一個自宮贖罪的男人之間的故事,該片入圍了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因含母子性交的亂倫場面,在韓國被評為限制上映級別   。

2014年,執導驚悚犯罪片《一對一》,該片講述一位少女被殺害後,七名市民懲罰導致少女被殺的政府和軍方高官的故事,同時獲得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2015年3月,受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擔任“天壇獎”評審   。9月23日,金基德簽約中國電影公司嘉視年華,啟動他的第一部高成本大製作電影《無神》   。

2016年,拍攝電影《網》,講述一名北韓的漁夫(柳承范飾)因不得已的原因漂流到南韓而展開的故事   。

2017年,5月末開拍新片《人類的時間》   。

2017年6月,出任澳大利亞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AACTA)最佳亞洲影片大評審團評審。  

個人生活

金基德的父親是個經歷過韓戰的退伍軍人,母親是一名普通主婦   。

主要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職務
2017《人類的時間》導演 
2016《網》導演 
2015《無神》導演 
2014《一對一》導演/編劇
2013《演員就是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
2013《紅色家族》  導演/編劇/製作人
2013《莫比烏斯》導演
2012《聖殤》導演
2011《阿門》導演
2011《阿里郎》導演
2008《悲夢》導演
2007《呼吸》導演
2006《時間》導演
2005《弓》導演
2004《撒瑪利亞女孩》導演
2004《空房間》導演
2003《春夏秋冬又一春》導演/編劇/演員
2002《壞小子》導演
2002《海岸線》導演
2001《收信人不明》導演/編劇
2001《漂流欲室》導演
2000《真相》導演
1998《雛妓》導演
1996《野獸之都》導演/編劇
1996《鱷魚藏屍日記》  導演

獲獎記錄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2016    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網    (提名)    
  • ▪ 2012    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小金獅獎    聖殤    (獲獎)    
  • ▪ 2012    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納薩雷諾塔代伊獎    聖殤    (獲獎)    
  • ▪ 2012    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鼠獎    聖殤    (獲獎)    
  • ▪ 2012    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聖殤    (獲獎)    
  • ▪ 2004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空房間    (提名)    
  • ▪ 2004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特別獎    空房間    (獲獎)    
  • ▪ 2004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特別提及    漂流欲室    (獲獎)    
  • ▪ 2004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天主教文化特別榮譽獎    空房間    (獲獎)    
  • ▪ 2004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特別導演獎    空房間    (獲獎)    
  • ▪ 2004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    空房間    (獲獎)    
  • ▪ 2004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小金獅獎    空房間    (獲獎)    
  • ▪ 2001    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收件人不詳    (提名)    
  • ▪ 2000    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漂流欲室    (提名)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2011    ​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阿里郎    (獲獎)    
  • ▪ 2007    第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呼吸    (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2004    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    撒瑪利亞女孩    (獲獎)    
  • ▪ 2004    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撒瑪利亞女孩    (提名)    
  • ▪ 2002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壞小子    (提名)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 ▪ 2003    第5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青年評審團獎    春夏秋冬又一春    (獲獎)    
  • ▪ 2003    第5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春夏秋冬又一春    (獲獎)    
  • ▪ 2003    第5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堂吉訶德獎    春夏秋冬又一春    (獲獎)    
  • ▪ 2003    第5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國際藝術院線協會獎    春夏秋冬又一春    (獲獎)    
  • ▪ 2003    第5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豹獎     春夏秋冬又一春    (提名)    
釜山國際電影節
  • ▪ 2004    第9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     空房間    (獲獎)    
亞洲電影大獎
  • ▪ 2012    第7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獎    聖殤    (提名)    
  • ▪ 2012    第7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聖殤    (提名)    
韓國青龍電影獎
  • ▪ 2012    第33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影片獎    聖殤    (獲獎)    
  • ▪ 2012    第33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聖殤    (提名)    
  • ▪ 2004    第2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空房間    (提名)    
  • ▪ 2002    第23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劇本獎     壞小子    (提名)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 ▪ 2013    第49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電影獎    聖殤    (提名)    
  • ▪ 2013    第49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聖殤    (提名)    
  • ▪ 2009    第45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劇本獎     電影就是電影    (提名)    
韓國電影大鐘獎
  • ▪ 2012    第49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導演獎    聖殤    (提名)    
  • ▪ 2012    第49屆韓國電影大鐘獎評審會大獎    聖殤    (獲獎)    
  • ▪ 2012    第49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電影獎    聖殤    (提名)    
  • ▪ 2004    第41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電影獎     春夏秋冬又一春    (獲獎)    
韓國影評獎
  • ▪ 2012    第32屆韓國影評獎國際影評家聯盟韓國總部獎    聖殤    (獲獎)    
  • ▪ 2012    第32屆韓國影評獎最佳作品獎    聖殤    (獲獎)    
  • ▪ 2012    第32屆韓國影評獎最佳導演獎    聖殤    (獲獎)    
義大利大衛獎
  • ▪ 2005    第49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電影     空房間    (提名)    
歐洲電影獎
  • ▪ 2004    第17屆歐洲電影獎環球銀幕獎    空房間    (提名)    
  • ▪ 2003    第16屆歐洲電影獎環球銀幕獎     春夏秋冬又一春    (提名)    
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 ▪ 1997    第16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    野獸之都    (提名)    
其他獎項
  • ▪ 1995    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    非法穿越    (獲獎)    
  • ▪ 1994    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    二次曝光    (獲獎)    
  • ▪ 1993    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    畫家與死囚    (獲獎)    

人物評價

金基德,一個用畫面說話的導演,一個永遠關注邊緣人的藝術家,每一部作品帶有金基德獨特的個人魅力   (1905電影網評)。

金基德電影的整體水平很高,題材也相當豐富,其中形式感最強、最圓滿的是《春夏秋冬又一春》,最寫實的是《海岸線》,最有衝擊力的是《收件人不明》,最集中筆墨寫男性的是《壞小子》,最集中筆墨寫女性的是《漂流欲室》   (鳳凰網評)。

金基德的電影以思想的悠遠深邃而聞名世界,他的電影,自始至終都在堅持審視生活、反思人類的本性、關注人文情懷,金基德導演便是一個立足於生活又超脫於生活且致力於闡釋生活的導演,在影壇中堅守著自我,默默地探索著   (人民網評)。

金基德的風格,就是美麗然而冰冷的噩夢,唯美的鏡頭裡透著生命的殘忍,他的電影令人悲傷。金基德的電影,畫面美、意境美,人物美——美到如同水墨畫,還帶著濕漉漉的氣息;金基德的電影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國際電影,因為他完全擺脫了語言的束縛,他的電影所體現的情愛、暴力、禪定雖都劍走偏鋒,卻是人性所共通。“邊緣是我們社會中的一面,在邊緣生活的人總是比較隱蔽,這些生存在艱苦困境中的人也是非常美麗的   (搜狐娛樂評)。

金基德的作品從主題到素材及表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金式風格,題材十分大膽,其中《壞小子》,《漂流欲室》以妓女為題材,《野獸之都》以社會底層的藝術家為題,《撒瑪利亞女孩》講的是少女援助交際,《收件人不祥》反映那個時代韓國和美國微妙的關係,《春夏秋冬又一春》以和尚為題,《空房間》則是堂而入室者與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愛情故事。這些題材都在揭開社會血淋淋的傷疤,揭示人的本性,詮釋邊緣人群的灰色人生,他的電影就象一枚炸彈,給人以思想上的無限的衝擊   (光明網評)。

金基德的作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暴力美學,酷愛以極端的性和暴力,反映人性和民族的深刻悲劇。二是隱喻形式,決不迴避對政治和社會現實的探討,但大多以隱喻的形式出現,其影片中遍布著各種充滿暗示的符號,比如魚、島、少女往往具有極強的形式感。三是關注女性,女性在金基德電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她們往往是劇情的關鍵,矛盾的核心。四是人性刻畫,金基德電影雖然以韓國人為刻畫對象,但大多直指人性深處,具有整個人類的共性   (中華網評)。

人物爭議

金基德入圍的2013屆威尼斯電影節影片《莫比烏斯》,因含母子性交的亂倫場面,在韓國被評為限制上映級別,現時未有戲院能上映這級別的電影,而一切宣傳及廣告亦受到限制,即等同被禁映   。

2017年8月,金基德因涉嫌在片場毆打女演員並強迫其拍攝劇本中沒有的床戲而被首爾中央地方檢察院立案調查。  

2018年2月舉行的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入圍全景單元,金基德提及他4年前因涉嫌拍攝電影《莫比烏斯》時施暴女演員被起訴,最終被處以5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3萬元)罰款。  

2018年3月6日,韓國MBC電視台時政節目《PD手冊》揭發金基德性醜聞,三名女演員以受害者身份亮相該節目,闡述了自己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遭性騷擾和性侵的情況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