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女真研究

金啟孮在40年代曾留學日本,接觸到這部著作,後翻譯成中文,並正式出版。 少年時秉承家學,潛心於女真文、滿洲史之研究,及長在女真文、滿學、蒙古學方面卓然成家。 先生一生為女真學、滿學、清史的發展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內容介紹

此書為金啟孮譯著。原著為日本著名學者三上次男。譯後,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於1984年2月出版。三上次男是日本研究金史的學者,其著作除了這本《金代女真研究》之外,還有《金代女真社會研究》、《金代政治制度研究》和《金代政治社會研究》三卷合成的《金史研究》。
金啟孮在40年代曾留學日本,接觸到這部著作,後翻譯成中文,並正式出版。這部著作最核心最重要的成果,是在猛安謀克制度的研究方面。作者採用了大量歷史資料,這對忠實於原文進行翻譯,是較為困難和繁重的工作。同時這部書譯成中文共40萬字,分量也比較重。而要達到翻譯精確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需要譯者有紮實的中文、日文和金史方面的知識與水平,從已出版的漢文譯本《金代女真研究》看,譯者成功地翻譯了此書。
此書漢文譯本有1982年作者寫的《作者的話》,有1982年譯者寫的《譯者的話》。正文中有作者的原序、自序、凡例。此書共分三部分,即第一部分“完顏阿骨達的經略和金國的建立”,此編共有13章,分別論述了完顏阿骨達起兵、發展與建國的過程及思想策略。第二部分為“猛安謀克制的研究”,此編共分8章,分別論述了金太宗、太祖時代、熙宗時代、海陵時代、世宗時代、章宗時代、宣宗到金末的猛安謀克制的發展與變化及其崩潰。第三部分為“分論”,共分4章。分別從“作為官吏的猛安謀克”、“猛安謀克制的社會構成”、“作為軍事組織的猛安謀克制”、“關於猛安謀克的居住地”幾個方面,對猛安謀克制進行了補充研究,使此論題更為全面。譯者將此書引進我國學術界,對於金史研究無疑起到了推動與促進作用。

作者介紹

金啟孮(1918~2004年)先生,滿族,原遼寧省民族研究所所長、教授、《滿族研究》雜誌主編,國內外著名女真文、滿學、清史專家。先生姓愛新覺羅氏,名啟孮,字麓漴,為清乾隆帝第五子榮純親王永琪七世孫。父金光平(恆煦)為女真文和滿文的著名學者。
金啟孮先生是國際著名的學者,治學嚴謹,根柢深厚,尤精於女真學、滿學和蒙古學,在學術界自成一家。少年時秉承家學,潛心於女真文、滿洲史之研究,及長在女真文、滿學、蒙古學方面卓然成家。先生一生為女真學、滿學、清史的發展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為中國阿爾泰學會名譽會長,日本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