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鼠受難記

231980年的辭海\\ 26夢時間\\ 28書之夢\\

內容介紹

對當代詩歌的閱讀,我的數量正在慢慢減少。這和時間與精力的轉移有關。我正在喪失某種文學史性質的比較背景。或者說,我由此加深'建立在詩歌本體基礎之上的比較背景。在這樣的背景考察之下,吳銘越已然具有潛力,而變化正是這種潛力的一個有力證明。更何況這個變化是他的簡約之作奠定的。在《扁桃體》中,依然可以聞到熟悉的吳銘越的簡約氣息。我也相信這是讀者比較認可的一種作品形態:老辣、乾脆、俏皮而奇特的語句以及嶄新的社會經驗所提供的新鮮感受。吳銘越的表現更讓人相信這是一個對語言習性有著深刻了解的老資格的寫作者,他具有驚人的成熟——這就是吳銘越近來變化的起點。
——桑克(詩人)
這首詩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詩人把超現實的想像和對生存細節的深切的觀察很好地把握在了一起。詩的開頭,規定了一種超現實的調予,但緊接著,逼真的描寫就如優質的水泥一樣,將那些可能的文體的裂縫修補得宛若天成。
——臧棣(詩人,評《采冰者》)
詩人將藥片擬人化為一對夫妻,是一個相當出奇的比喻,恐怕只有吳銘越這樣風格多變、詩路怪異的詩人,才能如此突破藩籬。
——陳仲義(詩評家,評《牛黃解毒片》)
當代詩歌的進程中,70後詩人的出場,隨之而來的迅猛崛起,確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不僅詩歌讀者感到意外,而且詩歌界內部也感到意外。對有些詩人來講,由於70後詩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當代詩歌發展的脈絡變得模糊起來,甚至變得無從把握。原來構想的從 始於1970年代的地下詩,延伸到朦朧詩,再轉換到第三代詩歌,並進而擴展到後朦朧詩的這一當代詩歌的譜系,本來就在上世紀90年代的詩歌中遭遇了離析,但在詩歌史的評述上似乎還有折中的辦法。而70後詩人的星火燎原,則徹底捻滅了人們對修復原先的當代詩歌譜系的動機和可能。

作者介紹

吳銘越,1976年2月7日生於黑龍江省富裕縣。1992年開始詩歌創作。2004年加入《剃鬚刀》同人詩歌民刊,2008年加入《開》詩刊。著有詩集《吳銘越詩選》《不鏽鋼》(“剃鬚刀”從書之一)。曾居哈爾濱十餘年,現居廣州。

作品目錄

冰雪暴\1
在冰上\2
俄羅斯套娃\3
采冰者\6
剃鬚刀上的雪\7
巴西龜\8
替罪羊\9
信天翁\10
什麼貓都是貓\12
野鼠受難記\13
瓢蟲\15
審魚\16
大象\18
縣黨校標本\20
縣武裝部來人\21
暴雨凌晨與桑克跑步\23
1980年的辭海\24
夢鞋記\25
又見貓仙\26
夢時間\27
電影之夢\28
書之夢\30
紅卡子,綠卡子\31
紀念一位從未相識的朋友\33
夏加爾\34
米羅\36
聽障者\37
挖洞者\38
西裝革履的潛水員\40
失眠的催眠師\42
網上鄰居\43
與偉棟在上海街頭吃燒烤\44
另一輪迴的他們\45
宿命論\46
母親\49
外甥的墨水瓶打翻之後\50
劉博士\51
A與B\52
剪紙臉譜·十面埋伏\54
女拖拉機手周蘭\59
手風琴手\62
機械師\63
惰性金屬\65
全金屬外殼\66
彈簧刀\68
扁桃體\69
員村新村書房\71
1984年夏日即景\72
四十一歲\73
一次性聊天機\75
一分鐘快照\78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