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

野釣

解釋:野釣是指在野外的天然溝渠、河流、湖泊、小溪、水庫等地進行釣魚。野釣的難度大於人工魚池釣和競技釣。野釣的技術在台釣的基礎上增加了包括選塘口、打窩子、觀魚星、找底調標等過程,難度加大了,對漁人的經驗,技術要求提高了。這也正是野釣的魅力所在。 野釣與養魚池中垂釣有較大區別,能熟練掌握養魚池中垂釣技巧的,在野釣中未必就能一定找到“北”。這是因為野溝野塘的特點決定的。 野塘野溝的特點是什麼呢?因為它姓“野”,野者,無人管理也。誰都可以到它那裡去發財,網捕的,摸捉的,下籠的,甚至抽水機一架,抽個底朝天,大小一起撈;更可惱的,有些不法分子,用電擊,投毒。這些決定了野釣特點:大多塘口魚頭稀。因此,垂釣者須根據其特點制定策略才能有較好的魚獲。

基本信息

解釋

野釣是指在野外的天然溝渠、河流、湖泊、水庫等地進行釣魚。野釣的難度大於人工魚池釣和競技釣。野釣的技術在台釣的基礎上增加了包括選塘口、打窩子、觀魚星、找底調標等過程,難度加大了,對漁人的經驗,技術要求提高了。這也正是野釣的魅力所在。

野釣與養魚池中垂釣有較大區別,能熟練掌握養魚池中垂釣技巧的,在野釣中未必就能一定找到“北”。這是因為野溝野塘的特點決定的。 野塘野溝的特點是什麼呢?因為它姓“野”,野者,無人管理也。誰都可以到它那裡去發財,網捕的,摸捉的,下籠的,甚至抽水機一架,抽個底朝天,大小一起撈;更可惱的,有些不法分子,用電擊,投毒。這些決定了野釣特點:大多塘口魚頭稀。因此,垂釣者須根據其特點制定策略才能有較好的魚獲。

找底和調標

野釣野釣

剛開始轉入野釣時,我完全是用競技釣的那一套在水庫找底,是吃了不少虧的。一上來不是掛底,就是斷線損鉤,有時連幾十大元甚至上百元的浮標也丟了;二來稍有打偏,浮標不是沒入水中,就是高出一截,讓人無所適從,心裡煩躁,甚至都有點不會釣的懊惱。

後來,我就找了一塊橡皮泥,把上下兩個鉤都用橡皮泥包起來尋底,這樣情況就有所改觀。但橡皮泥用不了兩次就發硬。再後來,我就把一塊橡皮削成比花生大的一個圓球,同樣把兩個鉤子同時掛在這個圓球上。之後,再結合台釣的技術找底和調標。我的具體做法是:

首先,半水先調標。一般我是用水線60厘米左右,空鉤露6目,然後把雙鉤同時掛在橡皮球上,這時標尾便會漸漸沒入水中。之後,再不斷拉高太空豆和標座,直至標尾露出2目,說明橡皮球已經落底。這時算是找了個大概的底。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功告成。

然後,在我垂釣中心位置的3-4平方米的水域打若干竿,以便探尋水底的情況。若水底大致平整即可,因為水庫或野釣的水域,畢竟不是魚塘和競技池,主要是為了避免水底有大石頭和高低懸殊太大的地形。在確定這就是我所需要的釣點的時候,這時我才打開我的所有裝備,再取下橡皮球,開餌、精調浮標。

( 在這裡說明一點:在確定釣點之前,我是只拿出竿子和找底需要的東西。其他釣具不動,以避免此釣位不合適,繼續尋找釣點重新收拾東西,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其次,我經常使用的一種精確找底和調標的手段是,用上述方法找到大概的水底之後,再返回來,掛實際釣餌,浮標半水調平水,既掛餌後在半水的情況下,浮標的頂端與水面持平,再往上不斷移動浮標,直至標尾露出水面。這個方法的好處是,這種調標法要比調4(N)釣2(N)靈敏一些,底鉤處於輕微觸地的狀態。調4釣2在半水掛餌時,標尾往往就會沒入水中,掛餌調平水就輕了許多,所以比較靈。實際上它最大的好處還在於,若想釣鈍時,也無須加鉛,只要把浮標上調即可,強迫水線壓制雙餌觸地。

以上野釣找底和調標是非常簡單和實用的,也無須講更多的高深理論。

我的確崇尚台釣技術,即使到現在依然故我,因為它推動了祖國大陸淡水釣魚技術的一場革命,尤其是反映在競技比賽中,顯得更為突出,為此我也苦學了近兩年的競技釣,從中獲益匪淺。也恰恰是在這兩年中,我也察覺出一種誇誇其談、華而不實的所謂“純技術派”在某些人身上的表現。把本來一些簡單、易學、易見的東西,在文字表達上搞得複雜和晦澀難懂,大有故弄玄機之嫌,反映在在找底和調標上也是如此。把一支竿、一套線組和一支標,在實際釣場很容易學會看懂的東西,說得玄妙之極。

實際上找底和調標是分不開的,只要您有一定的台釣基礎,不僅容易做到,還可在實踐中舉一反三,而且會有所新的發現。如此而已。

總之,我們所面對任何事物,都處在一種或多種矛盾體中,沒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釣魚也不例外。我們在野釣的尋底和調標中,唯一要做的只不過是想方設法減化矛盾罷了。 野釣是非常開心的,大家廠區可以放鬆心情。這樣可以鍛鍊鍛鍊自己的耐心,又可以放鬆心情。大家可以組團去野釣,增加娛樂精神。

塘口

多試塘口選塘垂釣野釣的塘口,釣者心裡沒底,即使你前幾天才釣過的塘口釣獲極好,你今天去也沒十分把握,還有可能,一無所獲。去年秋天,我去安徽來安野釣,十月五號尋到一條草溝,一天下來,大小鯽魚裝了一魚護,估計在10斤以上。回來後,釣友小胡非讓我帶他去釣,十月六號,我因事沒去成,十月七號,我和小胡直奔那條草溝,早晨七時布點做窩,釣到十點,小胡收穫兩條50克左右的鯽魚,我是顆粒無收。小胡抱怨我,說我不夠朋友,非說今天釣的不是那條溝,我是有苦沒處訴,直到當地一位老農道出其中原因,十月五號我在那溝中垂釣,有人見我獲魚多,十月六號一清早,他背上電瓶來來回回電打,大小魚兒全都撈走了。 在野溝野塘垂釣,一定要多試幾個塘口,不僅不能迷信自己的經驗,甚至當地農民的指點也不能迷信。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當地農民說,那塘口才幹過,你也不妨去試試,很有可能釣一場好魚。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自嘗一口。多試塘口,選塘垂釣的方法也簡單,進入釣地後,應在周圍幾個塘口都做窩點,這叫普遍撒網,然後進行比較,挑選上魚快,上魚大的塘口進行垂釣。這樣,才能保證你的魚簍子養魚多。

1,找水底地形變異處

水底地形相對平坦時,找凹槽、找坎、找坡、找坑;水底地形複雜多變時找平灘、平坡、平壩,哪怕一小塊也可;

2,淺找深、深找淺

淺水區域找深坑、深溝,哪怕局部地方僅深幾厘米也可;深水處找高台(土坎、石包),哪怕局部地方僅高出幾厘米也可,特別不能放過坡與平面(深淺)的交界處,那可是魚的必經之道啊;

3,漲水找渠、退水找壑

魚兒喜波逐流,漲水季節找渠道,特別是被俺沒的溝渠;水退一寸,魚退一丈,退水找河道,特別是老河道;

4,寬找窄、平找曲

水面寬的水域找狹窄地段,平直的岸邊找凸凹部位;

5,急找穩、流找緩

急流水域找比穩水稍急、比急流稍緩的位置,俗稱“二道流”,由於深水流急,淺水流緩,中間形成一道白亮亮的水印,仔細觀察即可看出;

6,找汊口

一條河分成兩條河的分汊口,拐彎處的深水區是好地方;兩條河匯成一條河的汊口,進入急流的結合部是好地方;

7,長找腰、方找角

方形釣場的四邊,長形釣場的腰部。

8,密中找稀、稀中找密

遇有水草的釣場就要堅持草多時找草少的地方、草少時找草相對多的地方下鉤。

當然,魚的洄游路線還將受到氣溫、含氧量、食物源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與影響,並非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垂釣者在魚事中還要遵循相應的魚事規律,方有望尋著理想的“魚道”。

垂釣技巧

多點做窩,重點垂釣

多點做窩重點垂釣選中了塘口,也不能保證多獲魚,因為野塘野溝魚頭稀,不像養魚池那么密。魚頭稀的野塘口,如像在養魚池裡垂釣,只做一、二個窩點,那是絕對不行的,一般垂釣者在選準塘口後,一次做窩都在10個以上,甚至做到20個以上。河中扳罾的老漁翁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十網倒有九網空,逮到一網就成功。多點做窩,其實就想逮住那一網。窩點多了,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有那一兩窩點上魚的,這便是那成功的一網。 這條經驗中,還有一個“重點垂釣”,何謂重點垂釣呢?我認為,重點就是指那上魚的窩點。因為它上魚,說明那裡就可能有“魚路”,甚至是窩魚的地方,重點去照顧這樣的窩點,自然有好處等著你。至於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未上魚的窩點,垂釣的朋友稱它為“瞎窩”,既然是瞎窩,何苦去白忙活?浪費時間不算還浪費餌料。 一般來說,一次野釣,如果能選中五——十個窩點能上魚,你的收穫就會讓人另眼相看了,這五——十個窩點,便是你重點保護的“大熊貓”。 我曾碰到過這么一件奇事,有次去野塘口垂釣,選中塘口,一口氣撒了20多個窩點,偏偏只有兩個窩點上魚,我就在那個窩點垂釣,說你不信,就這兩個窩,讓我釣中80餘尾鯽魚,這真是逮到一網就成功!

走馬觀星,多快好省

野塘口,無人管理,自然也就無人餵養,一般來說,塘口只要有魚,咬鉤就很瘋狂。因此,野口垂釣,一般不採用“守釣”,我說“一般”,因為有時也須守一守的,比如窩中有魚,你不妨守上一守,因為,水底餌料,被它享受完了,它便離去,豈不可惜?但,在野塘垂釣,大多採用“走釣”。鉤落窩點,一、二分鐘之內沒有動作,便拎竿走人到下一個窩點。老釣翁常能“觀星”,魚在窩點進食,常有氣泡冒出水面,他們根據氣泡的大小形狀,不僅能判定窩中有魚,還能估計出窩中是何種魚類,以及魚的大小。有這種能耐的人,他們採用“走馬觀星釣”,沒有魚星的窩點,他們根本不下鉤,專尋那些有魚星的窩點下鉤。“走馬觀星釣”的好處是四個字:多快好省。魚獲量多,那是因為他們省時間,同樣是10個窩點,同樣是4個窩點有魚,他只須下4個窩點,比你每個窩點都下鉤,最少省出一半的時間還轉頭。釣魚的誰都清楚,時間就是魚,他的魚獲量自然就多了。 不過,走馬觀星釣須有體力支撐,那是比較累人的,年輕人有充沛的體力自然不在乎,老年人走得快了體力跟不上。我看,不如“下”馬觀星釣,走得慢一些,還是可以的。走馬也好,下馬也好,總之是為了節約時間,少做些無用功,多快好省去釣魚罷了。

多點輪窩,獲魚多多

什麼叫輪窩釣?比如說,你去野塘垂釣,須20個窩點,開始時,只撒10個窩點,等待發窩後,巡了兩遍窩點,再撒10個窩點,然後在先撒的窩點巡視垂釣,待先撒的窩須補窩時,補完窩後,去後撒的10個窩點垂釣,以此類推,反反覆覆。這種垂釣方法,我們稱其為輪窩釣。輪窩釣的好處也在一個“省時”,省去的是發窩時間。千萬別小看了這發窩時間,野塘口垂釣的發窩時間,短則10分鐘,長則半小時。假如一天補窩五次,以最短的發窩時間計算,也比不用輪窩釣的人,節省了50分鐘。你比別人多釣了50分鐘,魚獲自然會多出一截來。此法既可在一條野溝中使用,也可在多條野溝中使用,比如說,你發現有兩個野溝都有魚可釣,便可在兩溝中輪窩,效果依然好。 這種輪窩釣,還有另外一種效果,如果你去的野塘口,本就不明底細,一次就撒上20個窩點,結果發現此塘口無魚可釣,再去找別的塘口,費時不說,也浪費了大量的餌料。如果你在不明情況時,只撒10個窩點,發現塘口不對,可及時撤退,不但節約了時間、餌料,還能及時轉頭去試別的塘口。俗話說的,船小轉頭快是也。這與前面說的多試塘口,選塘垂釣是有些相通之處的。

誘餌量少,效果反好

在養魚池中垂釣,打的誘餌要多,那原因也很簡單,養魚池中魚頭密,一次進窩的魚兒多,如果投的誘餌量少,那些誘餌很快便被魚兒吃光了,反倒留不住魚。在野塘中垂釣,那裡的魚頭稀,一次進窩的魚兒只有一、二尾,如果投餌量重,一、二條魚都已吃飽了,你下鉤去釣,它懶得進食,自然上鉤率差了。 野釣,誘餌量少,效果反好。那是因為進窩的魚兒還未吃飽。我在野釣時,一個桌球做的撒窩器,裝滿了酒泡小米,要撒8個窩點,補窩的餌料更要少,一個桌球小米要補10—12個窩點。有的只須點上十粒小米就可以了。 也會碰上這樣的情況,窩中或附近有魚群存在,這也不用耽心,因為野溝塘中魚兒能吃上美味佳食的極少,那些魚兒享受完窩中誘餌後,也不會立即消失,它們還會在窩子裡或在附近尋找食物,當你下鉤時,常能迅速迴轉來搶食,即使離得遠的魚兒,也會過些時候回到它吃食的窩點來瞧瞧,是否還有些殘羹剩飯,如果你能及時補窩,它是不會放過機會咬你釣餌的。 在野釣時補窩要勤,一般在三、四次巡窩之後。沒有上魚的窩點,勿需補窩,那是“瞎窩”,補也白補。

釣點選擇

野外釣魚釣點是關鍵,特別是在野河釣魚比在魚塘複雜得多,怎樣才能找到一個較滿意的釣點呢?不妨可以試試以下幾個面。

一要找河彎處野河河道不像人工河那么有規律,它彎彎曲曲,寬寬窄窄。雨水多了,河水急流而下,河彎處水流緩,易存留食物,魚喜歡在此歇息,覓食。所以經常有人講,釣魚釣河彎,一釣一整天。意思是河彎處魚多,不需要東一個窩子,西一個釣位亂跑。

二要找河汊處野河很多地方與一條條溝溝汊汊連線。魚沿河邊遊動時,喜歡拐彎進汊。河汊處水窄水靜,食物集中,便於魚棲息的最佳選地。一個好的河汊不僅魚多而且魚大。

三要找村莊邊村莊是人生活的地方,媾的河邊,經常有人洗菜淘米。村民餵養家畜剩餘食物,丟棄糧米等被水一衝,流入河邊。魚游至這裡,戀食不走,積年累月,在村邊吃,住,生,越來越多。所以,經常聽人這樣講,釣魚釣村莊,一釣一籮筐。

四要找漁船久停處近幾年來,不僅釣魚人數越來越多,下河搞運輸的船民和打魚的漁民也逐年增長。他們的船停在河邊,經常固定在一處,在船上住,在船上住,在船上生活,他們刷鍋洗碗丟的飯粒,扔的菜葉把魚誘來。魚吃飽了在船下藏身,天熱了魚在船下乘涼,天冷了魚在船下避寒。在這久停不動的船邊垂釣,經常收穫不錯。

五要找網箱養魚處這些網箱,多數是懸浮式,養殖戶投向網箱的餌料,魚吃不完沉入箱底,網箱下面就成了魚停留覓食的好地方。

六要找水草處草是魚棲息,生育,覓食的最佳,但不是什麼草都好釣魚。要找有草不太密,草多有空隙,水面草蓋嚴,草下空一片的有草水面。這樣的水面,是魚喜歡棲息的地方,當然是垂釣佳點。

七要找凸凹岸野河的凸凹岸邊水面經常存積一些魚類愛吃的東西,這樣的地方如果水深合適,又有草,是鯽,鯉最愛光顧的地方。

八要找樹多處河邊淺水處往往有些野生的小樹棵或人工栽植的樹木。魚比較喜歡在這些地方活動。另外,樹上的蟲子掉下來,是魚的美味佳肴。所以,樹多,特別是大樹多的河邊,是匯集魚的地方。夏秋兩季這樣的地方是首選釣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