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釀2號

果粒圓形,平均縱、橫徑為1.32 2008年在廣西農科院試種平均株產9.8kg,平均畝產1029kg。 2009年和2010年在南寧市西鄉塘區試種,平均畝產1228.4kg。

品種簡介

審定編號:桂審果2011002號
品種名稱:野釀2號
選育單位:廣西植物組培苗有限公司
廣西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品種來源:河池宜州市德勝鎮桃村野生毛葡萄變異株---兩性花株系。

特徵特性

一年生成熟枝條呈黃褐色,橫截面近圓形,嫩梢淺紅色。小型葉片,幼葉黃綠色,成熟葉綠色, 平展光滑,全緣,卵圓形,基部呈V型,葉背有白色茸毛,平鋪於小葉的葉脈間,果枝上也有稀疏茸毛,較長。兩性花,第1花序多著生在結果枝的第2、3節位。果穗圓錐形,平均穗重182.9 g。果粒圓形,平均縱、橫徑為1.32 cm×1.34 cm,粒重1.55 g,果皮黑紫色,有小黑點狀果蠟。每果平均有種子3.6粒,褐色。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為11.8 %,出汁率72.8 %,總糖(以葡萄糖計)9.73g/100 ml,總酸(以酒石酸計)1.49 g/100 ml、單寧63.3 mg/100 ml。較耐寒、抗濕熱。

產量表現

2008年在廣西農科院試種平均株產9.8kg,平均畝產1029kg。2009年和2010年在南寧市西鄉塘區試種,平均畝產1228.4kg。

栽培要點

1、選地和種植:石山地區,坡度較大的丘陵、山地按每畝30?60株挖坎,丘陵、山地可採取挖壕溝方式整地,每畝80~120株。以3-5月種植為宜。定植前放2~5公斤腐熟有機肥,定植後覆蓋農膜保濕防蟲,定期檢查防治蟋蟀、霜霉病等病蟲害。2、架式及修剪 :平緩地栽培以平棚架式為宜,架面距地面高度1.8-2.2米,採取X型整枝,在架面上均勻培養多級枝蔓和結果枝組。坡度較大的地以大井字形高垂架式為宜,只拉單根等高水平承載線,線距2.0~3.0米。整形時在縱向線培養一級主蔓,在橫向平行等高線培養二級主蔓,然後在一級、二級主蔓上培養結果枝組或結果枝。冬剪:在元月至3月上旬進行,每平方米留芽量15~20個,長(7~10芽)中(4~6芽)短(3芽以下)剪相結合,剪口直徑至少為0.6cm。桂南等地區有些年份冬季致冷量偏少,冬剪時注意以3-6芽短、中剪為主。夏剪:只選留強健的主芽,抹去所有副芽。開花前5?7天在頂端花序前留6?10葉摘心,可用大剪進行籬笆式剪除,坐果後對過密造新梢、副捎要剪除。對高垂架式下垂枝條修剪並保持離地面50cm以上。3、肥水管理:投產後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在幼果膨大期每畝施用45%複合肥20~40公斤,第二次在採收後畝施有機肥500~1000kg,拌入鈣鎂磷肥20?40kg,尿素5-10kg,鉀肥5-10kg。桂南等地區採收後施肥量酌情減少,著色前可葉面噴施鉀肥一次。生長中後期注意排水,忌積水。4、病蟲害防治:重點防治霜霉病、白粉病和果腐病。萌芽前:對樹幹枝蔓噴五氯酚鈉300倍+45%晶體硫合劑300倍混合液。萌芽至開花期:70%乙磷鋁800倍或78%科博500倍+50%辛硫磷1500倍混合預防1~2次,開花至成熟期:噴灑1:1:200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800倍或50%退菌特800倍液,輪換使用2?3次。採收後至落葉期噴灑波爾多液一次。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在生產上有較大的套用價值,通過審定,在廣西全區均可種植。桂南等地區有些年份冬季致冷量偏少,注意冬剪時以3-6芽短、中剪為主,採收後施肥宜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