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絲膜菌

野絲膜菌

野絲膜菌(拉丁學名 Cortinarius torvus Fr. ),傘菌目、絲膜菌科、絲膜菌屬菌類植物,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4-10cm,初期扁半球形,後期稍平展或扁平,褐黃色或土黃褐色,表面初期有細微的鱗片,邊緣有不明顯條溝紋和菌幕殘片。菌肉白色帶紫,稍厚。菌褶近直生,寬而稀,紫色至暗黃褐色,不等長。菌柄較粗,長4-10cm,粗1-2cm,基部膨大可達3cm。菌環呈膜狀,近污白色。孢子近卵圓形,粗糙有疣,8-10.5μm×5-6.5μm。秋季生林中地上。此菌有抗癌作用,對小白鼠肉瘤和艾氏癌的抑制率達90%。又屬外生菌根菌。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野絲膜菌
拉丁學名 Cortinarius torvus Fr.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 圖 508 野絲膜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分類地位 傘菌目、絲膜菌科、絲膜菌屬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4-10cm,初期扁半球形, 後期稍平展或扁平,褐黃色或土黃褐色,表面初期有細微的鱗片,邊緣有不明顯條溝紋和菌幕殘片。菌肉白色帶紫,稍厚。菌褶近直生,寬而稀,紫色至暗黃褐色,不等長。菌柄較粗,長4-10cm,粗1-2cm,基部膨大可達3cm。菌環呈膜狀,近污白色。孢子近卵圓形,粗糙有疣,8-10.5μm×5-6.5μm。
生態習性 秋季生林中地上。
分布地區 西藏等。
經濟用途
此菌有抗癌作用,對小白鼠肉瘤和艾氏癌的抑制率達90%。又屬外生菌根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