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無柄靈芝

野生無柄靈芝

野生無柄靈芝,靈芝自古就被譽為藥食兩用、延年益壽之珍品,明代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記載:“靈芝,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可用於養生、保健、延緩衰老等。而靈芝孢子凝聚了靈芝的全部遺傳物質,是靈芝的精華,其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含量是靈芝子實體的30-50倍,具有養精、益氣、安神的作用。但目前市場上靈芝孢子類的產品眾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功效差異顯著。影響靈芝孢子類產品質量和功效的主要因素有種植環境及加工方式等。高品質的靈芝應生長在森林密布、氣候濕潤,溫度適中、天然無污染的原生態地區,其靈芝孢子質量較好。

物品信息

無柄靈芝中文學名:無柄靈芝

拉丁學名:Ganoderma

定 名 人:Boud

文獻名稱: 圓孔靈芝、扁靈芝、樹芝、三秀、靈芝、無柄靈芝等。

形態描述

擔子果一年生,無柄,木栓質到木質。菌蓋半圓形或近扇形,覆瓦狀,最小的菌蓋9×10cm,最大的菌蓋達26× 35cm,基部厚達9cm,表面紅褐色到黑褐色,有時具土褐色和土黃色相間的環帶,有似漆樣光澤,基部色深;邊緣薄,色淡。菌肉上層呈淺木材色,接近菌管處褐色到肉桂色,厚0.5-0.8cm,有環紋;菌管長0.5-0.8cm,淡褐色到褐色;孔面淡褐色到褐色;管口近圓形,每毫米4-5個,管壁較厚。無柄或有短而粗的柄,長約4.5cm,粗約6cm,有光澤,黑褐色。<br> 皮殼構造呈擬子實層型,淡褐色到褐色,組成菌絲棍棒狀,頂端膨大部分通常寬6-7.5μm,長20-25m。<br> 菌絲系統三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直徑3-4.5μm;骨架菌絲淡褐色到褐色,厚壁到實心,樹狀分枝或呈針狀,骨架於直徑3-5μm,分枝末端形成鞭毛狀無色纏繞菌絲;纏繞菌絲無色,厚壁,分枝,直徑1-2μm。<br> 擔孢子卵圓形或橢圓形,頂端多平截,雙層壁,外壁無色透明,平滑,內壁有小刺,淡褐色,有時具油滴, 7.3-11.8×5-8μm。

具體分布

中國分布

河北東陵山(15941);廣西東蘭(23418);雲南思茅(23568)、允景宏(47867)。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法國、美國、古巴、委內瑞拉、阿根廷、宏都拉斯、牙買加、烏拉圭、丹麥、英國、波蘭、德國。

模式產地

西歐。

功效

甘淡、微苦、平、無毒,能補肺益腎、和胃健脾、安神定志、扶正培本,除對癌症、腦溢血、心臟病有療效之外。還對胃腸、肝臟、腎臟、白血病、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等有顯著的療效。此外還有強精、消炎、鎮痛、抗菌、解毒、利尿淨血等多種作用和功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天然免疫調節劑。

如何辨別

關於此種擔孢子的記載有Murrill(1908):9-11× 6-8μm;Steyaert(1972):8-10.6-13×6.5-7.1-9.5μ m;Steyaert(1980):8-10.5-14×5.5-6.9-9.5μm;鄧叔群(1963):8-10×6-7μm;Ryvarden(1976),他們都記載擔孢子橢圓形到頂端平截,內壁有小刺。本文作者引證的研究標本的擔孢子,與上述記載的基本上一致。 <br> 關於此種菌肉的顏色,文獻上的記載是:Pilát(1942)記載上層菌肉呈淡褐色,下層菌肉呈肉桂色。日本文獻記載菌肉上層呈淡木材色,下層褐色,本文作者引證的研究標本菌肉上層呈淡褐色,近菌管處褐色到肉桂色。與記載基本一致。<br> Steyaert(1972)記載G.sessile的模式標定( Typification)是有疑問的。雖然指出以現在保存於紐約標本館(New York Herbarium)里,生長在楓香屬植物上的標本作為模式,但當Murrill(1902)描述此種時並未記載此標本,他的目錄里是將此標本作為送給他的標本例子之一,他列舉的標本沒有一個與模式相聯繫。可能Murrill在標本館裡指定的模式沒有發表,直到1908年在北美真菌志里才發表。他又記載他研究了G.sessile和G.resinaceum,發現它們的微觀性狀相同,特別是擔孢子類型相似。因此,他確認它們是同一種,而有效名稱是後者(模式標本保存在 NY)。Bazzalo et Wright(1982)同意Steyaert的概念。<bR> Steyaert(1980)記載G.resinaceum在外部和內部形態上容易與G.lucidum相混淆。但二者不同之點在於後者擔孢子卵圓形,有少而長且粗的小刺。而前者擔孢子卵圓形,趨向橢圓形,具有稠密而短粗的小刺。擔孢子的特徵是區分這兩個種的可靠特性。G.resinaceum的擔子果通常比G.lucidum大。<bR> 作者參考了(FH)的此種定名標本3352 Sheet,3353 Sheet;(BR)的A347,K925,A6912,A6914,A6945, A6946;(0)的No.1627A等號標本,其特徵基本一致。 <br> 無柄靈芝已經被用於實驗室階段的人工培養及開發利用的研製。

由於它表面形態相近於赤芝,較多人將它也當成赤芝,但從學術文獻資料來看,此品種並非廣泛藥用的品種,形態接近於樹舌(平蓋靈芝),只不過是顏色赤紅色而被人稱為無柄赤芝了,學術名為無柄靈芝

因為技術推廣等諸多問題,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人工的無柄靈芝,其外觀與赤芝有明顯區別,所以大家選購時很容易與有柄赤芝區別,但其功效與赤芝卻極為相似。年產量目前還比較多,價格也不是特別昂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