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波浩

野波浩

”從上面這段評論可以看出,野波浩一直在追求的是一種畫意而非寫實攝影。 或許,他不過是借攝影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用畫無法達到的那種境界。 從這點上來說,相較於繪畫,攝影的確是一種比較便捷的記錄表達手段。

野波浩,1954年出生於日本島根縣,1974年畢業於大阪寫真專門學校(大阪攝影學院),5年後的1979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Noah”,開始獨立攝影創作。並於1991年在大阪開設了自己的首次個展。隨後,他獨特的攝影風格開始引起越來越多策展人的注意,展覽開始接二連三,影響也越來越大。1993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作品集——“ABYSS”(深淵),隨後又連續出版了6本攝影集。攝影集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充滿空靈詭異風格的女人人像
我們來看看所謂的“野波浩”風格到底是怎么樣的。日本影評家中安伊人是這樣描述野波浩風格的——波浩的影像世界在驟然一片迷茫混沌不見天日,如神靈,如仙魂如妖精美女們從混沌中升起,飄渺於輕紗似的水面與雲影之中;偶爾撥出一角深遠與亘古,也是冷峻和寂靜;有淒涼的風,從天籟處一絲絲透出來。到的是一種淒絕與妖艷的和諧之美,淡淡的色彩和溫婉的面孔已渾然一體。畫面透著一種特別的氣味,這氣味令你有種孤獨的感覺,發現人世間居然有透澈的淨化和漂游的美麗仙靈,就在這裡遠避塵囂而靜靜地存在,想停下來遠離人群去感受這種滋味。“難以想像的是,這些作品竟出自東方的日本人之手,與其說是照片,不如稱之為染上寶石般色彩的一幅幅繪畫。野波浩確實獨創了一種幻想世界中難得的寂靜美,而讓人詫異的是:樸拙美怎么會與秀麗美如此奇妙地統一?”
從上面這段評論可以看出,野波浩一直在追求的是一種畫意而非寫實攝影。在他的觀念裡面,過於清晰東西是不唯美的,而只有處於模糊狀態的影像和模特失去血色的臉才足夠表達他意念中的夢境,而夢境總是唯美的。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把他當作一位嚴肅的的攝影家。或許,他不過是借攝影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用畫無法達到的那種境界。從這點上來說,相較於繪畫,攝影的確是一種比較便捷的記錄表達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