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春繁效益高

野兔生長快,飼養3個月即可上市,成年野兔可長2~3千克。 春季氣溫回升,野兔受精率較高,又是野草、牧草的生產旺季,飼料豐富,因此把握好春季野兔繁殖關,是提高野兔經濟效益的關鍵。 春季氣溫較低,對仔野兔要注意保暖,控制兔舍內的溫度。

野兔是皮、毛、肉兼用的野生動物,經人工馴化的野兔,改變了其膽小、怕驚的性情及家兔的一些不良習性,同時保持了原有的野味。野兔是草食性、節糧型小家畜,主食野草、樹葉、甘薯藤等。這些食料來源廣、價格低,因而養殖成本極低。野兔的抗病力極強,成活率極高,比家兔更容易飼養。其繁殖能力很強,母兔每年生育5~8胎,每胎產10~12只。野兔生長快,飼養3個月即可上市,成年野兔可長2~3千克。
春季氣溫回升,野兔受精率較高,又是野草、牧草的生產旺季,飼料豐富,因此把握好春季野兔繁殖關,是提高野兔經濟效益的關鍵。
(一)選好種兔:野公兔以體格健壯、發育良好、遺傳基因穩定、性慾旺盛的青壯年種兔為佳。野母兔要選擇生殖器發育好、發情規律正常、產仔率高、泌乳量高的優良母兔。
(二)配種:當種兔的體重達到成年體重的70%以上時即可進行初配。野母兔每15天發情1次,持續時間為2~3天,配種時節可根據母兔陰部顏色而定,即“粉紅早、黑紫遲、大紅配種正當時”。交配時間應安排在晚上,這樣便於白天產仔的看護。可採用1只母兔與1只公兔交配2次(一般間隔4小時)或與2只公野兔先後交配(一般間隔2小時)的復配和雙重配方法;在交配後將母兔的臀部提起並輕拍幾下,使之肌肉緊張,可防止精液倒流,可提高受精率。交配一星期後,將母野兔放入公野兔籠中,若母野兔拒絕公野兔爬跨則表示受孕,反之要重配。
(三)孕期、哺乳期母兔飼養與管理:母兔懷孕後期要精心管理,為防流產應注意日糧的營養水平和飼料衛生,不餵發霉變質飼料,不突然改變日糧,不能隨便亂捉、驚嚇。產仔5天后要增加日常飼料量的1~1.5倍,多餵新鮮的青綠多汁飼料(如蒲公英、苦菜、萵苣葉等)及骨粉、魚粉、豆餅、礦物質及少量食鹽,以提高母野兔的產乳量。
(四)仔兔飼養管理:仔兔最好採用人工護理,用乾淨的毛巾擦乾仔兔,清除血毛等污物,待母兔產下胞衣後給母兔餵一些溫開水,最好是5%的紅糖水或0.9%的食鹽水,然後可將仔兔移入墊有軟草的保溫箱餵奶1次,每24小時再將母兔放入保溫箱餵奶1次。春季氣溫較低,對仔野兔要注意保暖,控制兔舍內的溫度。1~5日齡最適宜溫度為30~32℃,5~10日齡為25~30℃;以後保持在15~25℃。仔兔出生16~17天后開始補料,可餵一些青綠嫩草,並逐步增餵一些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容易消化的全價配合飼料,35~40天后即可斷奶。
(五)衛生防疫:春季多陰雨、濕度大,是各種疾病發生的高峰季節,飼養中要注意防濕、防病,應每天檢查野兔的健康狀況,做好兔舍、兔籠的清潔、消毒、殺菌工作。兔籠最好每天清掃1次,每7天消毒1次。在陰雨天,地面可鋪些生石灰、草木灰等進行消毒、殺菌、防潮。白天儘量讓野兔多曬太陽,早晚要採用人工光照,避免因光照不足影響野兔的生長。另外,要勤觀察,發現病兔要及時隔離治療,對籠具要嚴格消毒。(《農村養殖技術》2004.4,張邦安,湖北省老河口市光化辦事處農辦,44180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