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拜訪馬克思

(三)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科學 (二)馬克思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系統概括 (三)馬克思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央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平裝: 108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7328578
條形碼: 9787507328578
尺寸: 23.2 x 16.2 x 5.2 cm
重量: 1.6 Kg

作者簡介

陳文通,1941年12月生於河北省樂亭縣,196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有突出貢獻的學者享受中央政府固定特殊津貼。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及市場體系建設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首都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中央黨校經濟學多方面主題的教學和研究,多次承擔國家和中央黨校的科研項目,已出版四部個人專著;《相互兼容中的新形態》(1991),《(資本論)第四卷概要》(校級項目。1999),《當前中國重大經濟問題探索》(200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研究》(國家項目2003);主持合著《科學發展觀新論》(校級項目2005)。

內容簡介

《重溫經典:拜訪馬克思(七個重大理論問題)(套裝上下冊)》是一部系統研究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經濟科學的著作。全面考察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最卓越的理論貢獻——“兩個偉大發現”;重點介紹了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社會一般規律、政治經濟學、商品生產、價值形式、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認識,儘可能保持他們理論觀點的本來面目:對他們的主要觀點進行了概括和梳理,對其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作了揭示和評述。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
一、馬克思的理論貢獻和馬克思主義
(一)馬克思最重要的理論貢獻是兩個偉大發現
(二)馬克思的《資本論》發展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
(三)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科學
(四)馬克思主義就是《共產黨宣言》的基本思想
(五)黑格爾學派解體後的科學理論成果應當用馬克思的
名字來命名
二、唯物主義歷史觀是在批判哲學的基礎上形成的
(一)哲學產生的根源是蒙昧時代愚昧無知的觀念
(二)德國哲學完全顛倒了生活和意識的關係
(三)哲學是遠離經濟事實而同大資產階級形成過程相
適應的意識形態
(四)實證科學對現實的描繪使思辨哲學失去生存環境
(五)來自實踐的實證知識和基本原則不再是哲學
(六)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哲學中去尋找
(七)現代唯物主義使凌駕於其他學科之上的哲學成為多餘的東西
(八)現代唯物主義是世界觀而不是哲學
(九)從死亡的哲學中被保留下來的只有邏輯學和辯證法
(十)只有在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接受了辯證法時哲學的
廢物才能消失
三、對唯物主義歷史觀基本原理的總概括
(一)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概括
(二)馬克思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系統概括
(三)恩格斯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闡述和概括
四、唯物主義歷史觀包含的主要觀點
(一)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人類歷史的基本前提
(二)一定的物質生產力決定一定的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態
(三)任何一種經濟社會形態的產生和滅亡都取決於物質條件
(四)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
(五)勞動資料是勞動的社會關係的指示器
(六)經濟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史的過程
(七)人類社會不能跳過和取消自然的發展階段
(八)任何經濟社會形態都是在原有形式內部發展起來的
(九)每一種特定的經濟形態都只應當解決從它本身產生的問題
(十)革命和經濟制度的性質取決於經濟發展的狀況
(十一)任何生產方式和經濟規律都是歷史的
(十二)暴力是新社會藉以產生的助產婆
(十三)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本身發展的利益是一致的
(十四)人們扮演的經濟角色不過是經濟關係的人格化
(十五)民族的發展取決於生產力分工和交往的發展
五、必須正確地堅持唯物主義歷史觀
(一)唯物主義歷史觀不能作為哲學來堅持
(二)唯物主義歷史觀不是教義和標籤
(三)唯物主義歷史觀並不否定上層建築的反作用
六、馬克思主義是作為無產階級的理論武器出現的
(一)馬克思主義不是空論而是革命的理論
(二)馬克思主義作為共產主義不是教條
(三)馬克思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
(四)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入
第二章 如何認識經濟社會一般規律
一、人類的活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
第三章 如何認識政治經濟學
第四章 如何認識商品生產
第五章 如何認識價值形式
第六章 如何認識窗資本主義
第七章 如何認識社會主義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