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我們的文學圖景

內容介紹

在當代文學生活中,“70後”批評家、作家正日益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書從諸多“70後”批評家、作家中抽樣選取二十八位進行訪談:一方面,力圖從不同的角度探詢這一代人的文學觀念、精神立場的生成及演進歷程;另一方面,也力圖以此為側面,來呈現中國當代文學的精神走向。

作者介紹

徐志偉,1976年生,黑龍江肇東人。2006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曾在廈門大學中文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為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
李雲雷,1976年生,山東冠縣人。200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文藝理論與批評》副主編、左岸文化網站站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當代文學批評與當代文化研究。

作品目錄

改革開放下的蛋(代序)
上篇 批評家
賀桂梅:重返80年代,打開“中國”視野
劉復生:文學研究的歷史能動性
李雲雷:從“純文學”到“底層文學”
羅小茗:從文學研究到文化研究
董麗敏:文學研究的性別視野與媒介維度
霍炬:知識分子的理論與實踐
吳志峰:文學批評的實踐意識
喬煥江:文化研究的“用”與“途”
魯太光:被“革命文學”和“十七年文學”照亮
鄭國慶:追問“現實主義”
曹清華:直面左翼與魯迅
張屏瑾:我們今天如何重新理解上海
霍俊明:當代詩歌的困境及其可能性
張碩果:新中國電影的文化政治與現代性經驗
張永峰:探尋民間文化、趙樹理的現代性價值
張麗軍:鄉土文學的遠眺與新世紀文學的近觀
下篇 作家
阿乙:另類的灰
石一楓:為新一代頑主留影
魯敏:與小說跳一場危險的舞
付秀瑩:城市與鄉村的不同詩意與想像
吳君:小人物的生活寫不完
徐則臣:悶頭幹活的“70後”
張楚:黑暗中的舞者
陳集益:忠實於身份與記憶
楊遙:文學的路是最近的路
肖江虹:探索寫作的多種可能性
海飛:小說加劇本,手持“雙刃劍”
張猛:堅持自己藝術夢想的道路不會改變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