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2001年2月成立,學院現有“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三個本科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四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學院概況

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繼承了原重慶郵電學院無線電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的辦學歷史,攜手原重慶郵電學院光纖通信技術研究所,經學科及師資隊伍的歸口最佳化整合併於2001年2月正式成立。學院現有“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三個本科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四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學生1500餘人。
年輕的光電工程學院在朝氣蓬勃的發展過程中,以人為本,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現在職教職工41人,其中正高職稱9人,副高職稱10人,中級職稱15人;專業教師中,11人具有博士學位,18人具有碩士學位;博士生導師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重慶市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2001年以來,教師共發表論文552篇,其中186篇被SCI收錄、EI、ISTP收錄;共承擔包括863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科研項目88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國家專利4項;教師中4人次獲省部級先進個人。圍繞“光纖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與“微電子工程重點實驗室”兩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省部級重點學科的建設,目前已經在光纖通信技術、TD-SCDMA手機核心晶片的研發、DAB/DMB技術、納米光電子材料的理論研究等領域形成特色。
學院十分重視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義大利、日本、紐西蘭、新加坡、香港等地的知名大學、研究所以及國內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及學者互訪的關係,並不定期地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來校講學、進行學術交流。近年來,學院已成功協辦了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和全國學術會議,同時承擔了學校與英國南岸大學聯合培養“電信和計算機網路”碩士研究生合作項目。
學院的人才培養以知識教育為主線,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微電子、光電子為特色,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基於這樣的教育理念,學院建設了數門各級精品課程和重點課程。積極推動教學改革,強化素質教育,各級各類的教改項目總數達到20項。重視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鍛鍊培養,狠抓實習基地建設。學院現有專業實驗中心實驗教學單位,還有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光信息技術實驗室、微電子技術實驗室、積體電路設計實驗室和射頻技術實驗室;此外,還先後與重慶普天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西南積體電路設計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航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重慶萬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聯合建立了學生實習基地。

光電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電子工程類

(含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和電磁場與無線技術三個專業)
為了體現本科教育“寬口徑、厚基礎、多方向、強能力”的特點,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2011年學院對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和電磁場與無線技術三個本科專業實行電子工程類招生,即新生入學時不分專業,按大類培養,前兩年採用相同的培養方案教學;修滿規定學分後,學生根據學業傾向,遵循學校相關規定和程式在大類範圍內選定專業,後兩年按選定專業的培養方案修業。在培養過程中,加強電子工程基礎,突出電子信息學科優勢,依託優良軟硬體教學環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實踐環節,培養學生分析、判斷、創新及綜合能力,適應社會需要。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本科,標準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招生類別: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德才兼備、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創新能力強,具備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強化“光機電算”結合,可從事光通信系統設計及開發、光電系統及工程、通信工程、光電器件及信息處理及相關的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儀器儀表等領域的科研、開發、生產或管理工作的科學與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數理基礎系列、電路系列、計算機系列以及通信系列課程等基礎課程,以及基礎光學系列、光電技術系列、光纖技術系列、光信息處理系列等專業課程,光電領域前沿技術課程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重慶市特色專業。以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為基礎研究平台,以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室為專業實踐教學平台,突出光機電算結合,在光通信系統設計及開發、光電技術及系統、光信息處理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就業去向:通信設備製造商、通信營運商以及其他光機電設備製造商從事產品開發、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

電子科學與技術

(本科,標準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招生類別:理工類)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意識,在射頻微波電路、無線網路等方向形成自身特色,並能在射頻微波電路、無線網路領域從事相應器件及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生產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科學與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數理基礎系列課程、電路系列課程、計算機系列課程以及通信系列課程等基礎課程,電磁場與電磁波系列、微波電路與技術系列以及無線網路技術系列等專業課程。
專業優勢和特色:校級品牌專業。依託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學科,以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射頻實驗室、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實驗中心等為專業基礎實踐教學平台。服務電子信息產業和地方經濟,在射頻微波電路、無線網路技術等領域特色鮮明。
就業去向:電信設備製造商、通信運營商及廣播電視、航空航天等企業,從事射頻微波電路、物聯網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設計和開發等工作。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本科,標準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招生類別:理工類)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基礎理論紮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能夠在無線傳播環境分析和電磁兼容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研發、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的“研究開發型”和“工程套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數理基礎系列課程、電路系列課程、計算機系列課程以及通信系列課程等基礎課程,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基礎課程、天線技術系列課程以及電磁兼容技術系列課程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以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學科為依託,以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實驗中心等為專業實踐教學平台。突出無線網路最佳化與設計、電磁兼容技術方向特色,注重套用型人才培養。
就業去向:通信、廣播電視、航空航天、儀器儀表等信息產業和電信設備製造商、通信運營商及天線系統製造等企業,從事無線傳播環境分析、電磁兼容等方面的研究、設計和開發等工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