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朝天門

重慶朝天門

朝天門位於重慶城東北長江、嘉陵江交匯處,襟帶兩江,江面廣闊,百舸爭流;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人行石階沿山而上,氣勢極為雄偉。朝天門是公元前314年,秦將張儀滅亡巴國後修築巴郡城池時所建。明初戴鼎擴建重慶舊城,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門上原書四個大字:“古渝雄關”。朝天門,為歷代官接皇帝聖旨的地方,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故此而得名。

基本信息

簡介

重慶朝天門重慶朝天門
重慶朝天門碼頭,來重慶必看,
長江嘉陵江交匯處
重慶水上門戶朝天門,襟帶兩江,壁壘三面,氣勢雄壯。石壁上,藤蘿垂青,黃角樹穿岩抱石,綠茵融融。崖邊古亭,飛閣臨江。兩排石階,比肩而降,至抵下水。據說無論江水怎樣枯竭,石級而下,無有窮盡,可通神秘的金竹宮。每值初夏仲秋,嘉陵江水綠,揚子江水黃,兩水相交朝天門,撕咬翻卷,流急渦旋,向稱“夾馬水”,似如野馬奔騰。江心有石磯沉浮,相傳大禹在古渝州娶塗山氏女,此後治水13年不入家門。塗山氏女佇立磯上,望夫歸來,因名“夫歸石”。朝天門地扼黃金水道要衝,為重慶主要交通樞紐之一。1949年後,碼頭一再擴建,沿兩江縱深排開。客運大樓拔地而起,客貨纜車分道直通江邊。兩江索道,凌空飛渡,左右穿梭;江面客船貨輪,鐵駁木舟,鱗次櫛比,此靜彼動。重慶的繁榮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現在水上門戶朝天門。

歷史沿革

歷代古都多建在洛陽,長安(今西安),開封,燕京(北京),重慶的近線路,應該是川陝路,只因當時由四川劍閣、廣無至陝西沔縣的蜀道,只有鳥道,難於行人。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所以,歷代帝王派出的使臣才捨近求遠,經河北或陝西,河南,再經湖北,在宜昌逆水乘船約需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到達重慶。
1891年重慶闢為商埠,朝天門始設海關。1927年因修建朝天門碼頭,將舊城門撤除。1949年的“九.二”火災使朝天門附近2千米的區域化為一片廢墟,從此,朝天門僅餘城基牆垣。今天的朝天門客運碼頭,新建宏偉的朝天門廣場,是中、外遊人觀賞兩江環抱重慶半島,山水相映、百舸爭流的好地方。
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匯小川,縱流1119千米,於此注入長江。每當初夏仲秋,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漩渦滾滾,清濁分明,形成“夾馬水”風景,其勢如野馬分鬃,十分壯觀。右側長江容嘉陵江水後,聲勢益發浩蕩,穿三峽,通江漢,一瀉千里,成為長江上的“黃金水段”。重慶的繁榮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現在這水上門戶——朝天門。

主要景點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對於美景,朝天門總是矛盾的,為什麼這么說?因為所有山城美景,從來都是遠景勝近景。想看朝天門,只能從江對岸,南濱路看,而想看南濱路只能從朝天門看。可乘坐觀光遊輪從朝天門出發,遊覽嘉陵江至黃花園大橋,之後掉頭遊覽長江至長江大橋,其間洪崖洞、大劇院、科技館、南濱路、喜來登盡收眼底。
重慶水上門戶朝天門,襟帶兩江,壁壘三面,氣勢雄壯。石壁上,藤蘿垂青,黃角樹穿岩抱石,綠茵融融。崖邊古亭,飛閣臨江。兩排石階,比肩而降,至抵下水。據說無論江水怎樣枯竭,石級而下,無有窮盡,可通神秘的金竹宮。每值初夏仲秋,嘉陵江水綠,揚至江水黃,兩水相交朝天門,撕咬翻卷,流急渦旋,向稱“夾馬水”,似如野馬奔騰。江心有石磯沉浮,相傳大禹在古渝州娶塗山氏女,此後治水13年不入家門。

碼頭

重慶是長江三峽的發源地,因此重慶旅遊坐擁長江三峽這個鑽石級旅遊資源,每年接待旅客達千萬級,為了滿足長江三峽旅遊市場的巨大需求,朝天門幾大碼頭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獨資,合資萬噸級長江遊輪。以黃金一號為例:
長江黃金一號是2011年全新打造的系列遊船之一,於2011年5月首航。該船總長136米,寬19.6米;總噸位為1.4萬噸。載客量為349人。該郵輪擁有超大江景露台客房、行政樓層、總統套房、商業步行街、名小吃店、雪茄吧、網路會所、書吧、兒童樂園、桑拿中心、中西醫療館、水療會所、旋轉大廳、多功能大廳、直升機停機坪、露天游泳池、模擬高爾夫、大型影劇院兼同聲傳譯會議廳等各種商務娛樂休閒設施,並配有4部觀光電梯。交旅集團郵輪公司稱,這是內河郵輪首次配停機坪。如果客人有私人直升機,可以直接飛到船上。

朝天門廣場

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形成“夾馬水”景觀,自此稱為長江上的“黃金水段”。
重慶公路“零公里”點標誌將設在朝天門廣場。“零公里”是一個國家或城市幹線公路的起點,也是一個城市中心點的象徵。中國“零公里”標誌已經確定在天安門廣場中軸線的中間位置,而上海則將零公里設在了人民廣場。朝天門位於長江與嘉陵江的交匯處,也是重慶最大的水運碼頭,同時重慶最大的綜合交易市場-朝天門綜合交易市場也在這裡。所以這裡人流量非常大,自古都是十分的熱鬧。
朝天門廣場就修建在碼頭的上面,遠看朝天門廣場就象一艘揚帆遠航的巨輪,氣勢磅礴,因此朝天門廣場也被稱為重慶的鐵達尼號。站在廣場上,可以看到兩江交匯,黃色的長江水與碧綠的嘉陵江水在交匯處涇渭分明,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伴隨西部大開發,重慶大發展的力度加大,以朝天門為中心的區域正在經歷一場華麗的巨變。為了搶占兩江匯合的絕佳景色,緊挨著朝天門而建的地標性建築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首先是南濱路,然後是洪崖洞,再後是重慶大劇院,朝天門廣場漸漸成為了配角。孰知,這絲毫沒有減緩朝天門的人潮湧動,反而加劇了這一現象。過去人們來重慶看朝天門。

夫歸石

塗山氏女佇立磯上,望夫歸來,因名“夫歸石”,又名“呼歸石”。朝天門地扼黃金水道要衝,為重慶主要交通樞紐之一。1949年後,碼頭一再擴建,沿兩江縱深排開。客運大樓拔地而起,客貨纜車分道直通江邊。兩江索道,凌空飛渡,左右穿梭;江面客船貨輪,鐵駁木舟,鱗次櫛比,此靜彼動。重慶的繁榮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現在水上門戶朝天門。朝天門是中、外遊人觀賞兩江環抱重慶半島,山水相映、百舸爭流的好地方。

慈雲寺

長江相隔的南岸區,日機轟炸重慶時期,為各國駐華領館區。據有關史料記載,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曾密令日機不轟炸該區的海棠溪至彈子石一段。當年這段沿岸江邊停靠了不少美、英、法、意的軍艦及商船。
南岸玄壇廟獅子出的慈雲寺,原為觀音廟,始建於唐代,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重修,
一、為廣結善緣,寺院住持雲岩法師打破舊例,適應各地僧尼和男女居士上朝峨眉,下朝九華、普陀的需要,成了當時全國唯一的僧尼合廟寺院,沿襲至今。
二、寺內大雄寶殿正中,供奉有釋迦牟尼大玉佛一尊,系由緬甸迎來,1931年抵重慶。佛高1.87米,寬1.34米重1500公斤,是我國寺廟中現有的四大玉佛之一,另三尊,一在上海玉佛寺,一在北京北海團城,一在武漢歸元寺。
在慈雲寺左上角山巔,是抗戰時期蔣介石躲避日機轟炸的黃山官邸。緊靠南岸彈子石的王家沱,早在抗戰前就是日租界地。

兩江

朝天門東邊,長江以北,距離五華里的江北區溉瀾溪處,有一座白塔,乘船東下,沿江可見。這類塔,或白色、或黑色,這是古代先民渴望生活安定的一種吉祥物,取名“鎮妖塔”,都建在入城的必經之道上,意思是好人入城,一切妖魔怪不能經過。在古代,它還起民一個路標的作用,不僅告知行人前面有城池,還說明只距離五里路程了。距離白塔不遠的人頭山。高高的土山堆上一巨石酷似一顆人頭,面向東去的長江,好象被鎮壓妖塔壓住無法脫身一般。
朝天門左邊是嘉陵江,發源於陝西秦嶺山的脈和甘肅的南部,流經陝西、甘肅、四川省,全長1119公里,嘉陵江上空來回穿梭的嘉陵客運索道,1980年12月動工,一年建成,全長740米,慢速為每秒2。5米,快速每秒8米,兩台吊車對開,每台載客46人。索道下面低水位露出的沙州,是重慶早年的練兵場,也是抗戰爆發後日機轟炸重慶投第一次炸彈的地方。
朝天門纜車,是山城重慶獨有的短途交通工具之一,主要是為乘船客人解決登石級之苦而設,建於1984年。重慶纜車最早建於1945年,在望龍門。
朝天門洪水標誌,記載了1981年7月16日百年難遇的特大洪水,高度為海拔193.38米,與低水位相比,淨增高度33.38米。由於洪峰24小時回落,內河無風浪加害,洪災時政府、軍隊、市民的奮力搶救,因比受災較小,重慶8區4縣3個市轄市境內只死亡28人,其中3人還是因貪小利,游到江心撈取飄流木材而葬身。[1]

朝天門大橋

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地處重慶市主城中央商務區,西接江北區的五里店立交,東接南岸區渝黔高速公路黃桷灣立交,是重慶主城區向外輻射的東西向快速主幹道,大橋西岸通過‘環線’可連線機場、渝合、渝涪、成渝高速公路,東岸可連線渝黔、渝長高速公路。在重慶主城區內的路網中,是連線渝中、江北、南岸中央商務區,溝通長江東西兩岸的重要通道。
朝天門長江大橋正橋工程包括北岸引橋、跨長江主河道的主橋及南岸引橋組成,全長1741.0米,主橋932.0米,其中北引橋310.0米,南引橋485.0米,主橋橋面為六車道,橋面下預留2車道汽車交通和雙向軌道交通。

老城門

位置

朝天門老城門在哪裡?巨大的廣場和新建的碼頭,早已替代了這座城門所具有的地標性意義。而在老居民的記憶里,朝天門老城門,僅是父輩口中,永聽不厭的那些美妙傳說。在專家們的指引下,抵禦著十年難遇的寒冷江風,我們終於在如今已廢棄的朝天門纜車道下,找到了這個重慶第一門的位置。
吳濤介紹,在戴鼎所築的城門當中,朝天門是最大最雄偉的一座,景色也最壯美,它位於重慶半島東北尖角處,三面環水,一面靠山。

有關記載

而據清代有關圖經記載,朝天門建在江崖高處,門外是下到碼頭的長坡,遠看十分雄偉,城門為雙層結構,正門之外還有瓮城,瓮城門向北,入瓮城右拐,才是朝天門正門,正門朝東,與外城門呈直角。在朝天門外,瓮城門額上,刻有“朝天門”三個大字,正門額上則刻“古渝雄關”四個大字。

瓮城

瓮城又稱月城,是一種軍事防禦設施,相當於兩道防線,第一道門被攻破,還有第二道門可守,如果再玩一點機謀,假裝退守第二道門,故意把敵人放一些進來,請君入甕,然後立即關上城門,切斷其後路,來個瓮中捉鱉,也就是關起門來打狗,這也是叫它作瓮城的原因。
吳濤說,也許正因為朝天門在各門中最為險固,易守難攻,所以從歷史記載來看,它似乎從未被大軍直接攻打過,敵人一般都從相對容易的地方進行攻擊,如千廝門、通遠門等,所以朝天門的軍事意義只是震懾性的,它的重要性,主要還是體現在經濟和政治意義上。

主要作用

朝天門是兩江樞紐,也是重慶最大的水碼頭,自古江面檣帆林立,舟楫穿梭,江邊碼頭密布,人行如蟻。門外沿兩邊江岸有不少街巷,雖以棚戶、吊腳樓居多,可也熱鬧成市,商業繁盛,門內則街巷棋布,交通四達。所以直到今天,這一帶仍是城內最繁華的商業批發零售區。
不過,古時朝天門主要的作用,還是如民諺所說,是“迎官接聖”,即上級有重要官員來重慶,或者皇帝有聖旨、詔諭到重慶,就都在朝天門碼頭靠岸,地方官員也到朝天門碼頭迎接,這也是朝天門得名之由。據說,早先朝天門碼頭是不準一般民船停靠的,為的是防止閒雜人員等影響治安,後來,雖然取消了這個禁令,但民船也只能靠旁邊小碼頭,最大、最好的碼頭,仍然是留給官船用的。

老城門的消失

朝天門老城門消失於何時?吳濤說,據史料記載,1927年,重慶設市,為了擴大城市規模,解決街道狹窄和交通擁擠問題,重慶開始進行近代市政建設,其內容主要是擴建碼頭和拓寬道路,包括城牆、門樓和房屋在內的舊建築,被成批拆除,原有城市格局變化加速,朝天門因其交通上的重要性,首當其衝,成為在這一輪大拆大建中,第一個被拆毀的城門。
至此之後,至少有550多年歷史的古代重慶城的象徵———朝天門城樓,就從人間消失了,甚至連城門照片也沒留下一張。

重大火災

1949年9月2日,下午3時40分左右,下半城贛江17號協合油臘鋪不慎失火,火勢迅猛蔓延,東水門至朝天門,陝西街至千廝門一帶燒成火海。這場火災連續燒了17個小時,余火煙燎延續了三天三夜。據市警察局調查,共燒毀大小街巷39條(如贛江街、余家巷、陝西街、燈籠巷等)、藥鋪5間(如以“厚德濟世”聞名於巴渝地區醫藥界的慶豐藥行)、學校7所(贛江街中學、馬王廟國小等)、機關10處、銀行錢莊33家(如聚康、裕豐源、水利、中國銀行等)、倉庫22所(如民生公司、寶元通、嘉陵、德記等)、拆卸房屋236戶。受災9601戶,41425人,有戶口可查的死者2568人,掩埋屍體2874具,傷4000餘人。

洪水淹沒

2010年7月19日,長江、嘉陵江迎來今年最大洪水,重慶主城及各區縣已緊急啟動暴雨洪災(Ⅳ級)回響,並緊急轉移危險區域地帶民眾。截至13時,嘉陵江重慶北碚水位達到197.76米,超過警戒水位3.26米。當日下午16時許,長江水位迅速上漲,重慶朝天門碼頭部分被淹沒,當地眾多市民前去觀看今年最大洪峰過境。
據了解,重慶各部門已經提前做好準備。海事部門於17日起,開始向沿岸船舶發布緊急通知,告知其19日洪峰到來,提醒各船緊急停靠。航道部門則連續三天對江面的航標、雜物等進行了清理。其他各相關部門則疏散低洼地區的商戶和住戶。

翠微門

尋完朝天門的芳蹤,我們順著奔騰而去的長江而上,希望能在交錯而生的小巷中,找到擁有美麗名稱的翠微門。但連日的尋尋覓覓,最後卻都以失敗而告終。最後,我們只能在吳濤的敘述聲中,聯想那個曾在百年前,繁華熱鬧的絲綢絹帛碼頭。
據吳濤介紹,在重慶碼頭城市形成之初,朝天門下的翠微門碼頭就是絲綢、綢緞及絹帛的出入港口,那時四川境內的重慶、閬中、合川等地都盛產絲綢,川絲也是全國市場上的俏貨,翠微門附近也就集聚了川內各大綢緞幫,是全川最大的絲綢市場。當年曾盛極一時的“寶圓通”商號在翠微門外就是以經營布匹、棉紗最為出名。
站在翠微門附近的江邊舉目望去,對岸繁華的南濱路上,一幢幢仿西洋式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接踵而建。指著數百米江面外的慈雲寺,吳濤說,寺廟旁邊的安達森洋行,曾在抗戰時期成為近4000箱故宮國寶的藏身之處
洋行坐落在海獅路2號,與慈雲寺毗鄰,背山面水,四周綠樹成蔭,地理位置極佳。當年,瑞典商人安達森在此修建洋行倉庫,最初經營中國土特產進出口貿易,其建築也極具倉儲式建築特點,幾棟大大小小的倉庫由下向上,層層疊疊依山而建,一條長而陡峭的石梯,把幾棟倉庫串了起來,每座倉庫前面,都有一處上下貨物的平台。
現在的平台很是冷清,沒有了過去上貨下貨時的忙碌情景,據說,以前為了提高效率,倉庫里還裝有直接通往碼頭的絞車,大宗的貨物,都是通過絞車進行運輸,這裡,所有房屋都建在很高的石基上,極為堅實。
抗戰時期,安達森洋行曾存放過被迫南遷的近4000箱故宮國寶,並躲過了日軍的轟炸,使這批文物毫髮未損,這段經歷,也成為重慶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吳濤說,9·18事變後,故宮近60萬件文物,從天安門推出,遷往南京保存,後又往內地疏散,其中近4000箱文物就存放在安達森洋行倉庫。據安達森洋行當年的工人回憶,當時,為保存文物共租用了4個倉庫,每當日機來轟炸時,安達森就把瑞典國旗懸掛在門口的旗桿上,以免遭到日機的轟炸。

廣場賦

朝天門廣場賦朝天門廣場賦
此賦選自《熊篤詩賦選集》第一篇。此賦在內容上涵蓋古今,包山籠水,將地理和歷史放在一起,直敘其功能及美景,鋪張揚厲,但絕不堆砌辭藻和典故。
正文
朝天古埠,渝府雄關。復水重山之險,地靈人傑之淵。嘉陵白水,攜涪、渠以挽秦蜀;揚子金沙,攜泯、沫而帶滇黔。貫六峽兩江之匯,率九宮八卦之冠。總扼西南之樞紐,遙牽吳越之群船。周初建巴國之號,秦後置郡州之藩。字水盤廓,金湯固壘。巴蔓子存城刎頸,明玉珍建夏稱孤。嚴顏張珏,留不屈之風骨;良玉獻忠,傳陷關之勇譽。討袁護國,三巴雨血風腥;抗日救亡,死塞荷戈效命。陪都聲振環宇,紅岩光耀汗青。
改革大潮,浩浩蕩蕩。上游重鎮,力推前浪。直轄弘光,山城增彩。廣場之興,順應民情。決策英明,指揮睿靈。設計施工,一流精品。立柱站流砂浸水,防汛斗險浪洪峰。昔日荒灘,杳然無蹤。大功告竣,巧奪天工,巍巍哉!形若巨輪鯨吸,御長風而破巨浪;雕以揚帆鼓翼,跨世紀而迎曙光。
車路縱橫,危磴盤旋接阜;孤梯環繞,逐層曲徑通幽。凡經貿盛會、文化展演、商旅觀光、迎賓餞客、集JH會酹觴,鹹具於茲。若夫消閒度假,約雨邀雲,則有花壇聳繡,湯草鋪茵,泉噴如瓊樹繽紛,光彩似彩虹布陣。隔岸龍門,思禹娶塗山異媛;橫空索道,驚車懸天塹奇觀。座座江橋,車梭串串,家家燈火,星光灩灩。
花朝月夕,霽日霜晨。看雲山霧水,舸艇迷津。游夔門三峽,物我消魂。一路賞心悅目,滿腔詩情畫藝。其必欣然慶幸此游,憾夫興猶未盡。頌曰:大門朝天,廣場若冠。壯哉巴渝,氣象萬千。九洲刮目,萬眾來觀。泱泱重慶,名不虛傳!

未來朝天門

重慶朝天門“朝天揚帆”重慶朝天門“朝天揚帆”
未來的朝天門,將由6座修長塔樓和一個5層商業裙樓組成,總建築面積超過103萬平方米,是一個集住宅、酒店、商場、寫字樓、服務公寓、餐飲會所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這是記者2012年9月28日從重慶來福斯項目開工典禮上獲得的訊息。 寓意城市踏浪向前
朝天揚帆 側面圖朝天揚帆 側面圖
位於朝天門地區的重慶來福斯項目,設計出自國際知名建築大師摩西·薩夫迪之手。設計靈感源於一幅中國艦隊在水面航行的古老圖畫,微微傾向水面的弧線型塔樓群猶如水面上強勁的風帆,寓意著重慶這座城市正踏浪向前。
該項目的設計亮點是聯繫4座塔樓、位於60層樓高空的“水晶廊橋”,其象徵山城重慶的梯坎。長達400米的廊橋由晶瑩剔透的玻璃構造,在250米的高空中集合了酒店、購物、休閒中心等公共空間,在夜晚猶如一條璀璨的琉璃錦帶閃耀在朝天門水域。
整個項目擁有大量的綠色植物,從裙樓頂部一直延伸到塔樓,布滿建築體的北面方向,成為南望渝中半島一處標誌性的立體綠牆。
項目裙樓的平頂層將連線現有道路,為渝中區提供近一英畝的城市中心公園。在公園裡,可以透過兩棟350米高的主塔樓觀賞到兩江交匯的景象。裙樓的5層商場位於公園下方,商場內部採光充足,並擁有兩江通透視線。公眾可以從裙樓商場一層,通過獨立人行通道,直接到達朝天門廣場及江岸。城市公園裡實現立體換乘
位於朝天門地塊的重慶來福斯項目,將極大改善重慶市中心交通體系。華龍網記者今日從重慶來福斯開工典禮上獲悉,該項目涵蓋購物中心、文化設施及城市立體交通樞紐空間功能,將集航運、水運等公共運輸於一體。
每座“來福斯”都居城市中心,具有綜合性、多元功能的特點,完美融合住宅、商場、辦公樓、服務公寓、酒店等多種業態,在城市樞紐打造成為經濟綜合體。“城中之城”是最大特色,不僅成為城市地標,也成為城市化進程的重要符號。
朝天揚帆 背面圖朝天揚帆 背面圖
重慶來福斯項目,位於朝天門地塊,由六座修長塔樓和一個五層商業裙樓組成,總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裙樓平頂層將連線現有道路,為渝中區提供近一英畝的城市中心公園。
在公園裡,可以透過兩棟350米高的主塔樓觀賞到兩江交匯的景象。裙樓的五層商場位於公園下方,商場內部採光充足,並擁有兩江通透視線。公眾可以從裙樓商場一層,通過獨立人行通道,直接到達朝天門廣場及江岸。重慶來福斯項目總投資210億
來福斯品牌於1986年發源於新加坡,至今在中國已經擁有8個項目,每座“來福斯”都居城市中心,具有綜合性、多元功能的特點,融合住宅、商場、辦公樓、服務公寓、酒店等多種業態。“城中之城”是最大特色,不僅成為城市地標,也成為城市化進程的重要符號。
“這是我們在中國最大一筆投資。”嘉德置地集團營運長林明彥告訴記者,重慶來福斯項目總投資約210億元,計畫於2017年完工。項目的5層裙樓涵蓋了購物中心、文化設施以及城市立體交通樞紐空間,將集航運、水運等公共運輸於一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