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的前身是重慶師專體育系,創辦於1979年,已有三十年的辦學歷史,是重慶市高校較早創辦體育專業的院系。 該院設有體育教育本科、社會體育本科、體育教育專科、體育保健康復專科及少數民族體育教育本科預科,其中體育教育專業是“重慶市市級特色專業”,體育保健康復專科專業是“重慶市高職高專示範專業”。體育學院有學生900多人,生源涵蓋重慶、四川、山東、海南、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內蒙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

學院簡介

體育學院是“重慶市中學體育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體育教師培訓基地”、“重慶市農民體育活動田徑訓練基地”。體育學院黨總支2006年被重慶市教育工委授予“先進黨總支”稱號;2004年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我院“先進集體”稱號。

師資力量

該院有教師總數5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講師16人、碩士研究生16人,在讀碩士共10人。其中有全國高校優秀青年體育教師;重慶市體育衛生先進個人;國家級田徑裁判4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人;國家級健美操指導員2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是一支結構合理、朝氣蓬勃、勤奮敬業、專業過硬、具備較強實力的師資隊伍。

教學設施

該院有標準田徑場2個;籃球場28塊;排球場16塊;網球場10塊,以及室內風雨球場、室內田徑棚、體操館、健美操館、武術館等,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同時,該院還擁有體質健康測試中心、健身健美中心、運動解剖實驗室、運動生理實驗室、保健康復實驗室,配有能滿足教學、訓練、科研需要的儀器與設備。

學院成績

該院在對外比賽中成績突出,1994年包攬了四川省第二屆大學生運動會男、女籃球和田徑項目全部三座金杯;1998年至2008年在重慶市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上獲得男子乙組“十連冠”、女子乙組“五連冠”、女子甲組“二連冠”(2002年、2003年);2005-2007年CUBA重慶賽區男女專業組“三連冠”、市大學生男排錦標賽“二連冠”,2006、2008年校女籃兩次代表重慶參加了西南片區比賽;是重慶農運會田徑代表隊的訓練基地,由重慶市農協聘任我院教師組成教練班子,率隊參加了第四屆、第五屆和第六屆全國農民運動會(田徑項目),分別取得男子團體第三名、第一名、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共獲8金、9銀、10銅的佳績。該院代表學校參加2008年重慶市第二屆大學生運動會上取得49金、38銀、17銅的佳績,列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雙雙第三名,取得了歷史的突破。特別是田徑和男女籃球項目比賽,分別在西南大學、重慶大學颳起了一股文理鏇風,贏得了對手的尊重。

教學科研

該院常年堅持教研、科研和教學改革,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田徑課程成為重慶市精品課程, 《籃球》、《健美操》、《足球》、《公共體育》為校級重點課程,1996年獲得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並有多個市(省)級課題和校級課題;該院教師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同時主編和參編了多部全國統編教材、專著。 自考本科(與成都體育學院聯辦)

相關介紹

獎學金設定

1、國家獎學金:8000元 一等獎:6000元 二等獎:4000元 2、優秀學生獎學金 特等獎:800元/年 一等獎:600元/年 二等獎:300元/年(獎勵面35%) 3、貧困生國家/地方助學金:每年1500元 4、感動校園獎:每年評選一次,獎金5000元 5、師範專業獎學金 6、優秀新生獎:獲全國單科競賽二等以上獎勵、填報第一志願被錄取的本科(文、理)前三名以及當年錄取的本科(文、理)前三名的考生每人一次性獎勵1000—3000元(若新生符合多項獎勵條件,取最高的一項進行獎勵,不實行累加)。

貧困生綠色通道

1、國家助學貸款(可貸學費、住宿費、生活費。最高限額6000元/年) 2、學校助學貸款 3、學校勤工助學工程 4、學校臨時困難補助

住宿條件

學校為學生提供多種類型和層次的住宿條件,分別有以下標準: 公寓每生每年1000—1200元 普通宿舍每生每年500—800元 臥具可自帶或在學校自行購置。

專業選擇

普通本科(含藝體類)專業學生入學後,在重慶文理學院(原渝西學院、重慶師專)基礎學院按“大文大理”模式接受一年的通識教育,學習大學基礎課程和部分專業基礎課程。一年後,按學校規定,部分優秀學生將有再次選擇專業的機會。

專升本

學校全日制專科專業的學生都有“專轉本”的機會。專科(含高職)學生在第三年的專科學業中有一次“專轉本”機會。我校專科學生在歷年市級“專轉本”統一考試中均名列前茅。

畢業生就業

學校一貫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畢業生理論基礎紮實、知識面寬、適應能力強,能吃苦耐勞,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學校為給畢業生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專門開設了《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對全校學生進行系統的就業指導教育,讓學生全面了解就業形勢和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確立職業目標,明確成才方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掌握切實可行的求職擇業方法和技巧。每年都積極主動地與本地區及外省各用人單位聯繫,廣泛收集畢業生需求信息、安排供需見面和雙向選擇活動。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1%以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