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第三中學

重慶市萬州第三中學

重慶市萬州第三中學(Chongqing Wanzhou NO.3 Middle School ),位於重慶市萬州區,是重慶市級重點中學,重慶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學校。 學校創建於1926年,初名“萬縣縣立女子初級中學”, 1953年更名為“四川省萬縣第三中學校”,1983年名為“四川省萬縣市第三中學”。1997年因重慶直轄更名為重慶市萬州第三中學。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共占地近100畝,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擁有太白、沙龍兩個校區, 2013年,學校共有高國中教學班90個,擁有6050名(國中2345人,高中3464人,復讀生241人)學生,共有320名教職工。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學校創建於1929年,由縣立第二女子學校擴建而來,初名“萬縣縣立女子初級中學”,校址為高筍塘原王家花園。

萬三中 萬三中

1933年萬縣女子職業學校併入。

1934年,增設簡易師範班。

1942年增設高中,名為“萬縣縣立女子中學”。

1950年2月,省立萬縣中學女生部併入。

1953年更名為“四川省萬縣第三中學校”。

1978年被確定為萬縣地區重點中學。

1983年名為“四川省萬縣市第三中學”。

1997年因重慶直轄更名為重慶市萬州第三中學。

2004年經重慶市政府批准為重慶市重點中學。

2013年2月,獲重慶市市級文明單位稱號。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占地近100畝,擁有太白、沙龍兩個校區,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 2013年,學校共有高國中教學班90個,擁有6050名(國中2345人,高中3464人,復讀生241人)學生。

硬體設施

截至2012年10月,學校教學實驗區能容納45個教學班,擁有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電教室、微機室和數位化校園網,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可同時播放三套自辦節目和28套其他電視節目,教室語音系統可分別播放外語和音樂節目。 學校食堂是重慶市示範食堂。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重建校園網站,安裝並更新了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添加了理、化、生實驗儀器,配備了音體美勞科技等教學器材,新建了體育活動室,完成了綜合樓的地面整治。

師資力量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共有320名教職工 ,其有中學高級、一級教師180餘名;國家、市、區級骨幹教師,學術帶頭人,學科帶頭人39人;國家、市、區級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三峽之光”訪問學者40多人;有60多人已取得或正在攻讀碩士學位,在重慶乃至全國中學中首創成立了碩士工作室。

重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王智力 、郭應權

重慶市優秀教師(1人):段紅剛

重慶市骨幹教師(4人):段紅剛 、陳兵 、唐展 、謝白琳

教學模式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開設了播音、表演、田徑、籃球、排球、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機器人研究、計算機網路等校本課程供學生選修。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09年高考:該校923人參考,其中:1同學以687分奪萬州區高考理科狀元;高考600分以上優生36人;重點本科上線203人,重本上線率22%;本科上線676人,上線率73.2%;總上線917人,上線率99.3%。

2010年高考:該校1098人參考,600分以上學生28人,重點本科上線221人;本科上線801人,總上線1088人,上線率99.1%。

2011年高考:該校1187人參考,重點本科上線251人,本科上線839人,總上線1178人,總上線率達到99.2%。

2012年高考:該校1296人參考,重點本科上線263人,本科上線916人,總上線1287人,總上線率達99.3%。其中1同學通過自主招生選拔,再參加高考,取得693分的總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3年高考:該校1278人參考,重本(一本)上線313人,上線率25%;本科上線1033人,上線率80.9%;總上線1277人,上線率99.9%。其中1同學以652分(不含任何加分)列萬州區文科第二名。2013年高考萬州區文科前十名學生中,該校學生占五人。

2014年高考:該校重點本科上線人數達316人,重本上線率達23.6%,本科上線人數達951人,本科上線率達71%,升學率99.86%。文科1同學646分(三年前中考成績位列萬州區75名)、理科1同學661分(三年前中考成績位列萬州區958名)。兩名同學分別奪得萬州區文、理課第三名。其中1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文、理科630分以上4人(文科3人,理科1人),600分以上11人(文科8人,理科3人)。1同學以150分(滿分)的數學成績奪得重慶市文科數學單科第一名。

2015年高考:該校600分以上高分人數達92人。其中文科:1同學651分、1同學645分。理科:1同學655分、1同學653分。文科1同學639分、1同學632分、1同學634分。理科1同學638分、1同學627分、1同學628分。重點本科上線人數達337人,重本上線率達24.72%。本科上線人數達1107人,本科上線率達81.2%,總上線率為99.86%。上萬州區最高錄取線的僅有68人,該校統招線613比最高調招線632低19分。

2016年高考:該校600分以上高分人數達44人,其中理科32人,文科12人。理科1學生675分;文科1學生623分;重本上線人數達379人。其中理科238人,文科141人。重本上線率28.13%。本科上線人數達1086人,本科上線率連續三年超過80%。文科1學生617分;1學生616分;1學生612分。理科1學生658分,1學生653分,1學生陳果651分。總上線率為99.86%,居全區之首。

年份
重本上線人數(人)重點本科率 理科最高分(不含加分) 文科最高分(不含加分
2009年20321.99%687--
2010年22120.13%----
2011年25121.15%----
2012年263
20.29%--
--
2013年313
25%--652
2014年31623.6%661
646
2015年33724.72%655
651
2016年37928.13%675
623


中考成績

2013年中考:萬州三中統招線622,調招線561。

2014年中考:萬州三中統招線623,凋招線574。

2015年中考:萬州三中統招線622,自主招生線605,最低控制線480分。

素質競賽

2012年6月,在重慶市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暨“美年達”杯重慶市重點中學聲樂專場比賽中,萬州三中的小合唱《美麗的夢神》獲二等獎。

2012年10月,在重慶市萬州區第五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區長獎中,唐晨瑩同學獲得科技創新區長提名獎。

2013年,在第七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中,高2015級冉翰林同學作品《槓桿式電動漂浮物打撈裝置》獲市長獎。

2013年,在重慶市萬州區第六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區長獎中,高2014級學生張旭川獲區長獎。

2014年,在重慶市萬州區第七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區長獎中,牟曉同學獲區長獎。

2015年9月15日,在“萬州區第二屆中學生規範漢字聽寫大賽決賽”中,該校楊東來同學奪第一名。

2015年10月,在重慶市第四屆中學生科技小論文大賽中,熊浩宇同學獲一等獎、宋治霖同學獲三等獎。

2015年10月,在萬州區“中華魂”讀書演講活動中,該校高2016級向洋的講演《如若心暖,何畏手寒》、初2017級張宇圻的《感恩生命美如畫,銘記恩情存如血》奪一等獎,周思月獲二等獎。 在徵文比賽中,有五位學生獲一等獎,萬州區一等獎共15篇。

教師成績

2013年12月,在萬州區“卓越課堂”優質課決賽中,高中語文教師王旭英、國中歷史教師邵麗歡分別獲兩個學科決賽一等獎。

截至2014年,在重慶市萬州區青少年大賽第26屆、第27屆、第28屆等三屆比賽中,唐展老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4年11月29日,在重慶市中學語文中青年教師文本解讀大賽中,萬州三中國中教師蒲承文獲一等獎。

2015年,在2014—2015學年度優秀德育工作者和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中,該校教師李洞斌獲萬州區“優秀德育工作者”、李正清獲萬州區“優秀班主任”稱號。

2015年,在重慶市國中物理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決賽暨教學技能大賽觀摩活動中,該校教師李秀敏的教學設計、課件均獲一等獎,優質課大賽獲二等獎;孫澤權、張瓊的自製教具各獲一等獎。

榮譽成果

截至2013年10月,學校先後獲“全國第三屆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創新活動先進集體”、“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狀”、“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重慶市衛生與健康教育促進示範學校”、“重慶市中學實驗教學實績考核一等獎”、“重慶市衛生工作先進學校”“萬州區高中教育質量一等獎”“萬州區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質量一等獎”等100多項國家、市、區級榮譽稱號。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訓

萬三中校訓圖 萬三中校訓圖

法自然、公天下、做真人

•校徽

重慶市萬州第三中學 重慶市萬州第三中學

萬州三中校徽簡潔明了,主體呈紅色,紅色代表熱情、活力、陽光,寓意萬三中學子如太陽般充滿朝氣活力,左邊為“三”,右邊為變異“中”。

社團文化

學校每年均會舉辦秋季田徑運動會、科技文化藝術節、校園歌手大賽、演講比賽等活動。

現任領導

校長、黨委書記:王智力

副校長:張德賢 、郭應權 、段紅剛 、陳兵

知名校友

紅岩英烈:黃玉清

“中國秦篆研究第一人”:李文放

東南大學校長:易紅

教育部考試中心副主任:李光明

科學家:王傳雅、歐陽祖熙

央視節目主持人:史小諾

詩人:鄢家發

重慶市萬州區中學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