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

區境主要礦產有煤、天然氣、鐵、鋁土礦、石灰石等。 地衣、苔蘚植物據統計,分別有20餘種和300餘種。 有冷沙土、石骨子、黃泥、大泥等4個土種。

基本信息

區情簡介

1、地理位置:涪陵區位於東經106°56'―107°43',北緯29°21'―30°01'之間。地處重慶市中部,東鄰豐都縣,南接南川區、武隆縣,西連巴南區,北靠長壽區、墊江縣。 涪陵區居重慶市及三峽庫區腹地,扼長江、烏江交匯要衝,歷來有川東南門戶之稱,經濟上處於長江經濟帶、烏江幹流開發區、武陵山扶貧開發區的結合部,有承東啟西和沿長江、烏江輻射的戰略地位。
2、幅員面積:全境東西寬74.5公里,南北長70.8公里,幅員面積2941.46平方公里。
3、歷史文化:涪陵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先王陵墓多葬於此而得名。2000多年前,巴國在此設郡,秦、漢、晉時設枳縣,自唐以來一直為州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為涪陵地區,轄10個縣,1995年撤地設涪陵市(地級),下轄兩區一市三縣,1998年重慶直轄後改設涪陵區。
4、地形地貌:涪陵區地處四川盆地和盆邊山地過渡地帶,境內地勢以低山丘陵為主,橫跨長江南北、縱貫烏江東西。地勢大致東南高而西北低,西北--東南斷面呈向中部長江河谷傾斜的對稱馬鞍狀。海拔最高1977米,最低138米,多在200~800米之間。?
區內地貌類型多樣,以丘陵、台地為主(共占54.4%),其次為低山(占31.1%)、中山(占13.3%)、平壩(僅占1.2%)。地貌格局形成條嶺狀背斜低山與寬緩的向斜谷地相間有序排列,而被長江、烏江河谷橫斷為江東、江北、江南三大片。
4、氣候: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8.1℃,年均降水量為1072毫米,無霜期317天,日照1248小時。
5、河流:境內長江流程77公里,烏江流程33公里。匯入長江的一級支流有35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烏江、梨香溪、小溪、渠溪河等12條。
6、水、電、氣:水資源豐富,電力工業超前發展,地方電網自成體系,電力供應自給有餘,天燃氣充足。
7、港口:23個。 大型新建貨櫃碼頭已投入使用。
8、公路和水上運輸:公路通車裡程達到43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公里,全區行政村公路通達率為100%。
9、機場:距江北國際機場80公里。

自然資源

涪陵區幅員面積2941.46平方公里,域內資源富集,開發前景廣闊。最能代表涪陵資源優勢:一是水、電資源豐富。全區水資源理論蘊藏量大,達14.8萬千瓦,極具開發潛力;目前地方電網自成體系,涪陵電網屬全國最大的三大地方小電網之一。二是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最具優勢的是石灰石資源,表內儲量4億噸以上,含氧化鈣52%以上,適宜建設大型水泥廠和生產高標號水泥。三是農產品獨具特色。除水稻、玉米、小麥、紅苕、柑桔、蠶繭、生豬等大宗農產品外,涪陵榨菜和紅心蘿蔔、時鮮蔬菜等,逐漸形成特色和規模,拓展重慶市場。四是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涪陵白鶴梁,有石刻163段,記載了1200多年以來長江水文資料和歷代文人墨客豐富多彩的詩畫題刻,被譽為"水下碑林",國家文物局已建成"水下博物館"予以保護。古代巴王故里小田溪,理學聖地點易洞,唐長孫無忌墓等,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土地資源
全區土地面積共2941.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7045公頃,園地面積5332公頃,林地面積126133公頃,內陸水域面積13406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88畝。
礦產資源
涪陵區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最具優勢的是石灰石資源,表內儲量4億噸以上,含氧化鈣52%以上,適宜建設大型水泥廠和高標號水泥。
區境主要礦產有煤、天然氣、鐵、鋁土礦、石灰石等。
一、燃料礦
(一)煤 區境的煤產開二迭系和三迭系的上統地層,多為零星分布。現已發現小型礦床(點)20餘處,煤層大多比較薄且厚度不穩定。累計探明原煤儲量3071萬噸,而可采儲量比較有限,故區境煤炭資源相對貧乏。
吳家坪煤系系區境主要產煤地層。位於二迭繫上統底部,其煤質為瘦煤和焦煤,主要煤層之下為灰白色鋁土岩,之上為含星散狀黃鐵礦的黑色頁岩和深灰色薄層狀石灰岩。該煤系在區境主要出露於經烏江水系切割的彈子山、桐麻灣背斜地帶以及梓里場背斜北端。煤系地層在南端(梓里煤田)為單層或雙層結構,煤層厚0.59至1.06米,向北漸變為多層結構,至卷洞鄉境即為煤線或雞窩狀煤層。
須家河煤系,以前稱香溪煤系,位於三迭系須家河組地層底部,含煤3至7層,正連煤層最大厚度0.37米,副連煤層平均厚0.2米,煤質均為焦性煤。須家河組中部及上部亦含薄層煤1至2層,但缺乏開採價值。
(二)天然氣 產於藺市盆地的三迭系地層中。1984年於四合鄉首次鑽通一井,日產氣可達24萬立方米,預測儲量17億立方米。每立方米發熱量8500千卡,含硫46毫克。
二、金屬礦
(一)鐵礦 區境鐵礦藏於侏羅系下、中統地層,累計探明儲量2249餘萬噸。其品種有菱鐵礦和赤鐵礦兩類。菱鐵礦主要分布於大柏、荔枝、清溪、永義等鄉境,主產於侏羅系下統自流井組地層,含鐵量26-31%;累計探明儲量2249萬砘。 其中以清溪河嘴儲量最豐,近1000萬噸。礦體有兩層,僅一層有工業價值,呈似層狀及透鏡狀產出,傾角31至40度;平均含鐵量31.53%,因含磷量較高,難以得用。70年代涪陵鋼鐵廠曾開發過此礦。此外,尚有開平鄉八岩村產菱鐵礦,出於三迭繫上統須家河組上部,儲量不明。赤鐵礦主要分布於太和、梓里、酒店等鄉鎮,產於侏羅系下統珍珠沖組地層,累計探明儲量約40萬噸;礦體薄,僅一層,含鐵量27-30%。
(二)砂金 主要分布於區境長江沿岸河沙礫石堆積中,其中焦岩鄉坪西壩、珍溪鎮兔耳壩為唐寧以來歷久不衰的淘金點。據取樣檢測,每件(即一瓢,約3公斤)一般含量5至22粒。
(三)鋁土礦 產於二迭系梁山組中部或下部,與耐火粘土共生,礦體多為似透鏡狀。龍塘鄉牛角洞附近發現兩個透鏡體礦床,一個長1200米,一個長300米,厚0.6至2.55米,平均厚 1.5米,預測儲量54萬砘。其化學組成:三氧化二鋁含量50-80 %,二氧化矽5-15%,三氧化二鐵2-10%。此外,白濤鎮二迭系龍潭組底部產鋁土頁岩,厚0.3至4米。據1962年四川省地質局203 地質隊取樣化驗:三氧化二鋁含量25.53 -- 33.08%,二氧化矽23.70 -- 37.68%,缺乏開採價值。
三、非金屬礦
(一)石灰石 區境水泥用石灰石分布廣泛,累計探明儲量達4億多砘。北岩口石灰石屬早三迭世沉積和嘉陵江灰岩。 礦體厚51至167米,呈單斜層產出,傾角13至20度。氧化鈣含量48-52%,氧化鎂含量1%左右。儲量1億噸以上。 大堡山石灰石屬中三迭世沉積的雷口坡灰岩。礦體位於背斜軸部,有3至4層,傾角10至38度。總厚166至181米。氧化鈣含量51-53%。 氧化鎂含量0.66 -- 1.19%,大多數在1%以下。儲量2.7億噸。兩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均簡單,易於露天開採,且運輸方便。
此外,尚有二迭系茅口、長興組的中厚至厚層緻密狀灰岩,可加工商品大理石。白濤、焦石 、卷洞等鄉已發現一些有開採價值的礦點。
(二)泥岩 可作製造水泥的配料。現已發現兩個大型礦床:一為涪陵城東插旗山,位於早侏羅世的自流井組中部(馬鞍冊段)。平均品位:二氧化矽58.73%,三氧化二鋁16.04%,氧化鉀和氧化鈉2 -- 3.09%。礦體層數5層,總厚154至167米。呈單斜層狀產出,傾角10至18度。累計探明儲量2022萬噸。該礦排水條件良好,適於露采。一為叢林鄉廖家灣,產於侏羅系中統地層中。礦體為一層,厚130至148米。已探明儲量1811萬噸。平均品位:二氧化矽60.20%,三氧化二鋁16.55%,氧化鎂1.54%。水文地質條件簡單,適宜露采。
(三)砂岩 可作水泥配料。主要產於三迭繫上統須家河組和侏羅系地層中。已發現4個礦點:菜場馬腳溪, 累計探明儲量647萬噸;白濤鎮木頭溪,探明儲量6000萬砘以上; 城西南鵝頸關,儲量1374萬噸。以上礦體的二氧化矽含量都在80%以上。水文地質狀況簡單,易於露天開採,亦便於運輸。
(四)矽質岩 又名石英砂,系製造玻璃的原料。區境卷洞鄉發現礦點。該礦主要以似層狀賦存於二迭繫上統吳家坪組第三層及長興組中下部,已探明儲量1.2億噸。岩(礦) 石按其顏色可分為黑、白兩種類型,均為緻密狀構造,隱晶至微晶質結構,粒徑一般0.01至0.02毫米,質堅硬。主要礦物成分石英或玉髓含亘90 - 98%,次為泥質、有機質碳酸鹽礦物。 但該礦三氧化鐵的含量普遍偏高,且有質硬、粒粗、選礦難、不具備露天開採等因素,難於開發利用。
(五)鉀質凝灰岩 區境叢林、永義鄉有礦點,產於三迭系雷口坡組底部,習稱"綠豆岩"。厚0.6至0.78米。 平均含氧化鉀9 - 11%。叢林鄉1977年曾建廠開採。後因礦點小、品位低等原因而轉產水泥。
(六)硫鐵礦 分布於上二迭系長興組上部和上三迭系須家河組含煤地層的頂部和底部,大多呈結核狀、星散狀形式賦存。焦石、卷洞、山窩、龍塘、梓里等鄉境均有礦點分布,含硫量8- 24%不等,已探明儲量260萬砘。其中以焦石火石溝所產品位最高,含硫量達到24%左右。卷洞鄉道角、龍塘鄉牛角洞、大木鄉土井儲量較多,分別為168、72、20萬噸,含硫量17%, 1977年曾建廠開採,後因資金不足等原因下馬。
此外,尚有螢石,已探明儲量50萬砘。還有區境沿江分布的河沙、卵石和砂岩是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
動物資源
涪陵區境在動物地理區劃上屬東洋界中印亞界華中區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帶農田動物群和盆地南緣中低山地帶亞熱帶森林農田動物群的過渡地區,其特點是:南(中低山區)北(嶺谷區)方種類均有,以南方為多,但稀有珍貴種少,有不少有代表性的亞種;獸類方面有穴居、生活在岩石上的多種蝠類。
一、種類及分布
無脊椎動物 略可記述的、常見的動物有:蚯蚓(俗名曲蟮)、日本醫蛭 (水螞蝗)、中國圓田螺(水螺螄)、 蛞蝓(懸巴蟲)、蝸牛(乾螺螄)、背角無齒蚌(蚌殼)、河蜆(小蚌殼)、河蟹、水蚤、米蝦、蜘蛛、角倍蚜(五倍子蚜蟲)、稻縱卷葉螟、稻薊馬、稻飛虱、麥蚜蟲、玉米螟、粘蟲、瓢蟲、柑橘潛葉峨、柑橘尺蠖、星天牛、地老虎(地蠶)、菜粉蝶、米象(米牛)和各種螞蟻、蚊類、蠅類、以及虱、蚤等。
脊椎動物 可分飼養、野生兩大類:
飼養動物有豬、牛、羊、馬、騾、驢、兔、狗、貓、雞、鴨、鵝、鴿、和魚等,市境各地普遍飼養,其中“涪陵水牛”系地方優良品種,全國四大名水牛。武隆板角羊、豐都山羊等地方良種羊市境亦有飼養。
野生動物又可分水生和陸棲兩類。
水生動物,據初步調查魚類有7目12科52種,主要有青鯉、鯽魚、草魚、白鰱、鱅魚、烏鱧、中華倒刺?(青波)、圓口銅魚等。
陸棲動物,據初步調查有200餘種。
常見的兩棲類動物有:中華大蟾蜍(俗名癩哈蟆、癩疙寶)、黑斑蛙(青蛙、田雞、水疙螞)、澤蛙(乾疙螞)、沼哇(蓑衣背)、棘皮蛙(梆梆蛙)、大鯢(娃娃魚)等。爬行動物有:烏龜(鐵釷、銅龜、鷹嘴龜)、鱉(團魚、甲魚)、蹼趾壁虎、藍尾石龍子(四腳蛇)、白條草晰、烏梢蛇、黑眉錦蛇(菜花蛇)、水赤鏈游蛇(水游螟)、翠青蛇(青竹標)、赤鏈蛇(爛草蛇)、烙鐵頭等。
鳥類動物有:蒼鷹(青莊、灰鷺)、白鷺(白鶴)、夜鷺(夜哇子)、綠翅鴨(小水鴨)、赤麻鴨(黃鴨)、鳶(老鷹)、雀鷹(鷂子)、雉雞(野雞)、灰胸竹雞(竹鷓鴣)、紅腹錦雞、白胸苦惡鳥(白胸秧雞)、董雞、丘鷸(山鷸)、山斑鳩、鷹鵑(陽雀、米貴揚)、四聲杜鵑(光薅包穀、包穀雀)、大杜鵑(布穀鳥)、斑頭鵂?(鬼冬哥)、普通翠鳥(小翠鳥)、鴛鴦、啄木鳥(啄木官)、普通家燕(燕子)、白頭鴨(白頭翁)、戴勝(臭姑姑、雞冠鳥)、黑枕黃鸝(黃鶯、黃鳥)、喜鵲(鴉雀)、大嘴烏鴉(烏鴉、老鴉)、畫眉、藍喉太陽鳥(黃腰太陽鳥)等。
哺乳類動物有:蝙蝠、角菊頭蝠(岩蝠)、貉(狸)、黃鼬(黃鼠狼)、狗獾(?子)、鼬獾、豬獾(泥豬)、大靈貓(九節狸)、小靈貓(香貓)、狐(毛狗)、果子狸(花面狸)、豹貓(野貓)、華南虎(扁擔花、大貓、老虎)、金錢豹、雲豹(狗豹子)、林麝(獐子)、鬣羚(蘇門羚、山螺子、馬豹)、野豬、小麂(黃麂、山羊)、毛冠鹿(青麂子)、草兔(野兔)、協腹松鼠(松鼠)、帚尾豪豬(刺豬)、竹鼠(竹鼬)、巢鼠(麥鼠)、黑線姬鼠(田姬鼠)、林姬鼠、黃腹鼠(黃胸鼠)、褐家鼠(大家鼠)、小家鼠(耗子)、水獺、獼猴(黃猴、恆河猴)等。
野生動物的分布:天然魚類主要分布在長江、烏江和一些溪河中。虎、豹、羚羊、猴、紅腹錦雞等多出現在1000米以上的中山地區,其餘野生動物以深丘、低中山區為多,淺丘、平壩田野只有野兔、鼠類、蛇以及部分禽類動物。
二、野生動物資源
區境野生動物按其經濟意義分,有以下幾類:
珍貴稀有動物 屬國家第一類保護動物的有金錢豹、雲豹、華南虎和中華鱘(臘子)、白鱘(箭魚)、長江鱘等;屬二類保護的有毛冠虎、水獺、大靈貓、獼猴、蘇門羚、林麝、紅腹錦雞(金雞)、大鯢、胭脂魚(黃排);屬三類保護的豹貓、小靈貓、棕色鼯鼠、豪豬、狗獾、貉子、狐、太陽鳥等。屬珍貴動物的有竹鼠、蝮蛇、啄木、鳥苦惡鳥、鴛鴦、白鷺、鳶、黃鸝、棘皮蛙等。這些動物在市境大多已十分稀少,獸類動物基本上僅偶見於東南邊緣中山地區。
毛皮、羽用動物 毛皮類動物資源比較豐富,1981年縣外貿部門收購各種野獸皮毛皮1.13萬張,比1980年增加26.7%,其中?子皮1640張,麂子皮977張,獾子皮575張,貉子皮 547張,狐皮202張,獺皮50張。此外不還有松鼠、 鼯鼠等毛皮。其後收購量不斷減少。羽用動物主要有野鴨、雉、鷹、鶴等。
肉用動物 野生動物大多可食用,有的屬山珍野味,有的具有藥用價值。肉用獸類主要有鼬獾、豬獾、野豬、山羊、草兔;鳥類有竹雞、雉雞、斑鳩、秧雞等;爬行類有龜、鱉、蛇等;魚類有鯉、鯽、草魚,南方大口鯰(連馬浪)、長吻?(江團)、圓口銅魚、鰻鱺(青鱔、白鱔)、黃鱔、泥鰍等。
藥用動物 取自野生動物的藥材有水獺肝、猴骨、夜明砂(蝙蝠類)、五靈脂(鼬鼠類)、烏梢蛇、麝香、龜板、鱉甲、蛇膽、蛇蛻、蜈蚣等。
其他 主要是對農、林、牧、副及人類衛生保健有益的動物。據不完全統計,農林害蟲的“天敵”資源動物有215 種(而病蟲害動物竟有1387種,其中農作物425種、森林962種)。其他如黃鼬(黃鼠狼)、鳶蛇、啄木鳥、杜鵑、大山雀、家燕、青蛙等也都是對農業有益的動物。供觀賞的動物主要有金雞、畫眉、太陽鳥、相思鳥以及猴子等。
三、人類活動對動物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以來,區境除後山地區還保存少量森林面積外,其餘多被闢為農田,呈現林地、灌叢、農田交錯分布的局面。煙火漸密、農田廣布、交通發展、工業環境污染,使動物隱蔽、棲息、繁衍的場所不斷縮小或受到嚴重破壞,許多動物種類或遷移或死亡,數量大大減少,以致於絕滅。如50年代涪陵城對岸的北山坪、天子殿等地還可見到白鷺;坪上地區不時可見田中覓食的蒼鷺、池鷺,野貓、野豬、山羊等也不時出沒,現在已經很難見到了。鳶(老鷹)、蛇的數量也大大減少,以致田鼠危害增加。溪河邊棲息的龜、鱉、水獺以及水中的鱘魚、岩原鯉(墨魚)、鰻鱺等因大量捕殺,日淅稀少。目前,虎、豹等唯殘存於大木、龍塘、山窩鄉的荒山密林中,猴子僅見於龍塘鄉角梆、田壩、四合村等地。
植物資源
區境植物因環境有利而終年生長,以常綠植物為主。農作物可四季栽培,糧食作物可一年兩熟和兩年五熟。因自然地理 環境比較複雜,植物種類豐富,類型多樣。還因古地理環境關係而保存有不少古老的珍稀植物,如禿杉、銀杏、杜仲、鵝掌 楸、紅豆樹等,以及一些蕨類植物。植物成分以亞熱帶植物為主體,代表品種有柑、橘、油桐、慈竹、棕櫚、荔枝、龍眼、黃桷樹等,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區及河谷地區;亦有溫帶的樺木、楊、柳、槭等植物,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帶。有明顯的垂直分布特徵。現有植被的組成及其分布,因市境開發較早而反映了人類活動的深刻影響,表現在栽培植物的種類繁多,自然植被因大多先後遭到人為破壞而保存較少。
區境植物種類據粗約統計,孢子植物(含菌類、地衣、苔 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含裸子、 被子植物)共有 330 余科 1500餘屬4000餘種。
一、種類及分布
(一)野生植被
藻類植物 區境8個門的藻類均有分布。除常見的衣藻、水綿等外,還有生長在溪河、稻田和池塘水中的各種藻類。也有生長在陸上的,如生於李渡鎮下橋等地紅石骨子潮濕地面的葛仙米(屬藍藻門念珠藻科)系涪陵特產,古來有名。
菌類植物 據不完全統計有100餘種, 常見的有香菇、平菇、草菇、蘑菇、靈芝、竹蓀、油臘菇、松毛菌、石灰菌等野生食用菌,以及藥用植物中的茯苓、雷丸等。
地衣、苔蘚植物 據統計,分別有20餘種和300餘種。
蕨類植物 適應性很強,陸上各地皆有生長,有40餘科100餘屬500餘種。常見的有鐵芒萁、大葉蕨、鐵線蕨、舌蕨、 裏白、桫欏、金毛狗、鳳尾蕨、石松、海金沙等。
裸子植物 據初步調查有蘇鐵、銀杏、松、杉、柏、羅漢松、紅豆杉等7科18屬26種。其中以馬尾松、杉木、 柏木樹種最為常見。
被子植物 有180餘科1100餘屬3800餘種, 其中雙子葉植物占80%以上。
(二)栽培植物 區境栽培植物分陸生、水生兩類。
陸生植被群 主要有木本、草本、菌類等。
木本類 用材林木有杉、柏、桉樹、千丈、泡桐等。經濟林木有柑橘、橙、柚、檸檬、桂圓、枇杷、荔枝、梨、苹、桃、李、櫻桃、板栗、核桃、葡萄、獼猴桃、桑、茶、油桐、油茶、鹽膚木、漆樹、木瓜、黃梔子、枳殼、吳萸等。觀賞林木有桂花、黃葛蘭、紫荊、羅漢松、柳等。
草本類 一年生的有紅苕、玉米、小米、花生、芝麻,以及豆類、瓜類等糧食、油料和蔬菜作物。多年生的有麻類、黃連、天麻等,主要分布在大木、龍塘鄉等地。
菌類 主要是蘑菇、黑木耳等栽培食用菌。
水生植物 以水稻為主,次有芋頭、蓮藕、荸薺、高筍、菱角等。全市各鄉村均有分布。
二、植被類型
涪陵區屬川東盆地偏濕性常綠闊葉林亞帶,地帶性植被當以常綠闊葉林為主體,但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山地自然植被已被破壞,代之以亞熱帶針葉林為主。目前區境植被主要有針葉林、闊葉林、竹林、灌叢、草地等5個類型。
針葉林 是區境的主要森林植被,由馬尾松、杉木、柏木等組成的各類亞熱帶常綠針葉林。其中又以馬尾松林為主體,其林地面積和木材積蓄量均居首位。1985年分別占全市的82.4%和81.5%。馬尾松有較強的適應性,從海拔200 米(河谷)至1200米的中山地帶均有分布;且能與其它許多樹種同帶分布,混交成林,呈現不同的結構。計有以下4種類型:
1.馬尾松和多種闊葉樹的混交林 在土地條件較好、較濕潤的地方呈小片狀分布。常見混交樹種有樟、楠、栲、楓香、石櫟、山柳等。林下灌木茂盛,覆蓋度一般為60-70%,高1至2米;常見有柃木、烏飯、冬青、莢迷等。草本較稀少; 蕨類主要有狗脊、蕨箕等;苔蘚較發達,樹幹上常有附生。
2.馬尾松和其它針葉樹的混交林 土地條件較好的地方常與杉木混交。在石灰岩發育的山地黃壤上,多與柏木混交。林下灌木主要有火棘(谷名紅籽)、枸棘、莢?等。覆蓋度40%,高1.5米左右。
3.灌木馬尾松林 為區境主要森林類型。灌木隨鬱閉度大小、土地條件好壞及海拔高度的不同,結構上有一定差異。鬱閉度60%以上,松樹生長良好者,灌木稀少,主要為烏飯、莢?等,底層以蕨類為主體;覆蓋度40%左右,高0.5米。 松樹生長差者則灌林茂密,灌木高1至2米,覆蓋度在達70-90%;常見灌木、草本種類:海拔1000米以下以杜鵑、鐵籽、火棘和蕨其、白茅等為主,1000米以上以火棘、薔薇、懸鉤子、烏飯等為主,石灰岩黃壤區常以馬桑、黃荊、十大功勞、南天竺等為主。
4.多種落葉櫟類的馬尾松林 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立地條件較差的地區。常見櫟類主要有?櫟、槲櫟、麻櫟等,本應是混交林,由於被伐作薪材而多次萌生,多長不高,與灌木層為伍,高僅1.5至2米,覆蓋度80%左右。
亞熱帶常綠針葉林的另一個大類是杉木、柳杉林,但面積不大,基本上是近二三十年培育的人工林;多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溝、谷坡等地。林地陰濕、生長很好。林下植被主要有莎草、鳳尾蕨、紫菀、山柳、莢?等,一般高0.5米, 覆蓋度10-30%。
此外還有柏木、華山松、油松等林,基本特徵同上或為人工幼林。
(二)闊葉林 闊葉林又分常綠和落葉兩類。
1.亞熱帶偏濕性常綠闊葉林 從海拔200至2000 米均有分布,但1000米以下地區因適宜農業生產,現代多為農業植被,除風景區、果園、“四旁”(地、路、溝、宅)綠化區外,基本無成片保存。1000米以上地區因過量採伐保存很少,殘存闊葉林的喬木層主要有殼斗科的栲屬、柯屬、櫟屬,樟科的楠屬,山茶科的木荷屬、槭屬、樺屬以及化香、燈台、四照花、楊等屬。灌木層茂密,覆蓋度70%以上,建群種類有柃木、杜鵑、石楠、忍冬、莢?等。草本較少,主要有蕨、狗脊、金粉蕨、海秋掌等。藤本、苔蘚、寄生植物較發達。
2.落葉闊葉林 屬常綠闊葉林演替過程中的次生植被,多呈小塊零散分布,因常被採伐,故多疏林。常見的有青?林等。林地較乾燥,灌木以火棘、枸棘、莢?等為主。
(三)竹林 主要由竹類植物組成。竹類的適應性較強,市境各地皆有分布。天然的竹林多為混交林,以竹子為主,其他常綠闊葉樹種或針葉樹種混生其間。人工栽培的則多屬純林。竹林的林下灌木一般很少,但草本層則較茂盛。
區境竹林主要的類型有慈竹林、毛竹林、荊竹林和水竹林等,其中以慈林最普遍,新妙區是全市慈竹的集中產地,次為坪上地區的溪河沿岸和山溝。
後山地區還有溫帶竹林的分布,其特點是群落結構簡單,竹桿低矮、呈矮林狀,主要類型有箭竹林、風竹林等。
(四)灌叢 由各類森林被嚴重破壞或者土地棄耕而形成。從河谷到山頂皆有分布。海拔1000米以下的以杜鵑、火棘、懸鉤子、馬耳稈等為建群種;石灰岩地區還有薔薇、馬桑、黃荊等,大多處於陡坡、薄土地帶,生長不茂。海拔1000米以上以山柳、柃木、忍冬、杜鵑、懸鉤子等為建群種,局部地方有箭竹、風竹等,生長茂盛,高1至2.5米,覆蓋度常達80%左右。
(五)草叢 主要為森林、灌叢被火燒和農地棄耕後形成的次生植被,常與少量低矮灌木、荊棘等或疏林混合組成。海拔800米以下的草本植物有馬唐、藎草、蟋蟀草、 竹葉草、山螞蝗、硬桿子草及其他雜類草等。800至1400米的主要為白茅、藎草、馬唐、鐵絨草、野古草、狼尾草等。1400米以上有芒、白茅、莠竹和其他雜類草等。
三、植物資源
區境植物種類繁多,不少種類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人工培育和開發利用,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品種,成為發展地方經濟的優勢。
農作物品種資源 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紅苕、洋芋、豌豆、胡豆等十多種,計300多個品種。 經濟作物有油料類、蔬菜類、藥材類、其它類等數百個品種;莖瘤芥(青菜頭)、紅心蘿蔔等為涪陵著名特產。
森林資源 用材林有馬尾松、杉木、柏木等喬木樹種資源42科78屬104種,其中有香樟、楠木、紅豆等珍貴樹種,水杉、禿杉、銀杏、鵝掌揪等珍稀樹種。經濟林木中有柑、橘、 蘋果、梨、李、桃、龍眼等果樹資源30100多個品種, 還有油桐、桑、茶、漆、烏桕、木瓜、黃梔子、杜仲、厚朴、昊萸以及竹類、青藤、馬桑等數百個品種。
牧草資源 計有43個科160多種,集中分布面積達50萬畝。
中藥材資源 據1979的不完全調查,野生中草藥達850餘種,家種藥材96種。
野生經濟植物資源 區境野生經濟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有的開發利用已有上千年歷史,有許多還未被利用,還有的未被認識,大致可分為11類:1.藥用植物,如天麻、黨參、三尖杉等計數百種;2.油脂類,有山蒼子、木姜子、山胡椒等;3.芳香油類,有巴岩香、五味子、桂花、野菊、香附子等;4.澱粉類,有蕨根、青?子、野葛紅籽、金櫻子等;5.纖維類,有蓑草、白茅、構樹、棕櫚及竹類等;6.水果類,有獼猴桃、草莓、刺梨、野山楂等;7.單寧類,有小果薔薇、栽身泡、野核桃等;8.蟲膠、蟲蠟類,有蠟樹、女貞、鹽膚木等;9.食用菌類,有香菇、草菇、平菇、九月香、竹蓀等;10. 花卉及蜜源類,有毛杓蘭、黃荊、杜鵑花、山桂花等;11.編織類, 有青藤、黃荊條、羊食條及草稈等。
珍稀古老植物資源 涪陵區亦是“第三紀植物避難所”地區之一。古老孑遺植物中,有芒萁、裏白、金毛狗、鳳尾蕨、石松、海金沙等蕨類。裸子植物中的水杉、銀杏等是有名的“活化石”。列入1984年7 月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公布的第一批珍稀危保護植物名錄,屬一級保護的有水杉、禿杉,屬二級的有三尖杉、杜仲、鵝掌揪、福建柏、水青樹、荔枝、銀杏、金錢松、馬尾松、鐵線蕨等,屬三級的有厚朴、黃連、天麻、龍眼、楠木、紅豆杉、紅椿、紅豆樹等。這些植物可供科學研究和觀賞等用。
土壤
涪陵區土壤總面積2265.19平方公里(1978年末數,下同),分別占總幅員面積的和陸地面積的76.9%、83.0%。由於地形、地貌、土壤母質、氣候條件、自然植被分布和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形成了涪陵區的土壤組合:三迭系雷口坡組、飛仙關組和侏羅系出露地層,形成區境大片紫色土,占全市土壤面積的50.4%;三迭系的須家河組、嘉陵江組以及二迭系、志留系出露地層,形成了區境後山地區的大片山地黃壤,占全區土壤總面積的49.1%;長江、烏江水系沿岸則在第四世紀以來形成了帶狀、零星分布的沖積土,約占全區土壤總面積的0.5%。
區境河谷、平壩、低丘陵地區秦漢時代已大量開發,許多山和低中山地唐宋時代已闢為畲田和梯田。清代乾隆年間及以後,山地亦廣泛墾殖為耕地,農業土壤面積不斷壙大。這方面使丘陵坡地森林不斷減少,水土流失不斷加劇,尤其是近幾十年來更為嚴重造成大量的瘦、薄坡地。另一方面,由於人們對土壤的改良,使土壤屬性、肥力發生髮質的變化,如區境大量的水稻土即是這樣形成的。
區境土壤根據其屬性並結合成土條件和成土過程的分類原則,可分為4個土類,6個亞類,18個土屬,64個土種。4 個土類按耕作方式劃分,除水稻土外,其餘3類合稱旱作土。
第一類:水稻土
總面積57.4萬畝,占耕地面積的51.6%從海拔200 米左右的河谷地區至1000米以上的低中山地區皆有分布。
水稻土是各種自然土壤經人們開墾種植水稻後熟化而形成的特殊土類。區境水稻土分長期淹水的冬水田和季節性淹水的小春乾田(水旱輪作兩季田)兩大類。良好的水稻土,其水、肥、氣、熱協調,土體健壯,很適宜水稻、小麥、油菜等生長。
水稻土因受水文作用方式和強度的不同,在剖面形態上有差異,按此可分為淹育、滲育、瀦育和潛育等4種形態類型。
淹育型水稻土 主要分布於蒡田和新開田、子灣、支沖及多年實行水旱輪作的田塊。其耕作層絨而不爛,爽水透氣,但耕作層較淺,不耐乾旱;若水源得到保證,即可穩產高產。剖面層次一般為淹育/滲育/母質。泥夾石骨子田、半沙半泥田等即屬此類。
瀦育型水稻土地 主要分布於丘陵坡腳、支中溝轉彎處,溪河兩岸和寬谷帶壩區。此類土壤因策略水下滲瀦留或因地下水側滲,土體受到淋洗,鹽基物質流失,多黃化至漂白,使水稻生長浪 。剖面多為淹育/滲育/瀦育型。豆瓣泥、死黃泥、白鱔泥田等屬此類。
潛育型水稻土 主要分布於深溝窄谷以及長年關蓄冬水和稻田。土體分散,灰藍色,含還原物質較多。剖面以淹育/潛育/滲育特徵,具、冷、爛、毒、串等低產特徵,各種爛包田、鴨屎泥田等屬此類。
水稻土按其屬性屬性特徵又可分為3個亞類,9個土屬,28個土種。
一、衝擊水稻土亞類
占水稻土類面積的0.3%,據母質來源不同分為兩個土屬。
(一)灰棕沖積水稻土 占水稻土面積的0.26%,系長江流水搬運淤淀於兩的灰棕色土壤母質經水耕形成礦物質養分較豐富,土壤層次分明,多為淹育/滲育組合,水旱兩用。有沙田、渥沙田2個土種。
(二)紫色沖積水稻土 占0.04%,零星分布於龍潭河、渠溪河等中小溪河兩岸,由紫色土母質水耕熟化而成。有冷沙田1個土種。
二、紫色水稻土亞類
占水稻土類面積的89.9%。主要分布於丘陵低山區。由侏羅系砂頁岩、泥岩母質經水耕形成。因母質原系湖相沉積物,且風化殼厚,故礦物質養分含量較高,質地適中,酸鹼相宜。但由於地處亞熱帶氣候環境,有機質分解大於合成,且多為麥--稻熟制,故養分又普遍不足。據母質的來源不同可分為4 個土屬。
(一)暗紫色水稻土 占水稻土面積的(下同)14.3%,多分布於深丘、低山山麓,順溝谷發育,形成沖漕田。該土屬光熱條件差,水分側滲大;土壤粘重,田深爛;土體處於分散還原狀態。有黃沙泥、黃泥、大眼泥3個土種。
(二)灰棕色水稻土 占39.1%,分布於沿江丘陵區。由沙溪廟組砂面岩發育而成,礦物質養分高,吸收量大,呈中性或微酸性,多為麥---稻兩熟田。地處溝、沖的、排水困難,土壤潛唷 態發育。地處幸福上、埡口的,易遭乾旱。有砂田、黃泥、豆瓣泥、白鱔泥、大泥等5個土種。
(三)紅棕色水稻土 占13.8%,由遂寧組鈣質面岩、泥岩、粉砂岩等發育而成。分布於350至700米的丘陵、低山向斜軸部。土壤發育較淺,鈣質、硫化物、氯化物較多,膠體品質甚差,潛育層深厚。失水快、吸水慢,乾後硬結成塊,耕作困難,有效磷被固定,水稻極易坐蔸,多為低產水稻田。有紅石骨子沙田豆瓣泥、紫黃泥、泥夾沙田等4個土種。
(四)棕紫色水稻土 占22.7%,由蓬萊鎮組棕紫色砂面岩發育而成。分布於龍潭一藺市向斜軸部,海拔650至900米。土壤粘化和富鋁化過程明顯,土質偏酸至中性,磷素缺乏。有冷沙、沙夾泥、黃泥、大泥田等4個土種。
三、山地黃壤水稻土亞類
占水稻土的9.8%,由山地黃壤水耕熟化而成。 主要分布於焦石、白濤等岩深帶壩區和低山背斜山麓,海拔500至 1500米。有3個土屬。
(一)礦子黃泥水稻土 占7%, 主要由嘉陵江灰岩發育而成。處於漕壩地形,深洞發育、水分滲汛大,土壤粘化,富鋁化過程同時發生,剖面通體黃化,多有淋溶現象。以瀦育態為主。土內有機質今是雖較高,但礦質化強度較弱,有效養分明顯缺乏。有黃泥、白鱔泥、鴨屎泥等3個土種。
(二)冷沙黃泥水稻土 占2.6%, 由須家河組砂頁岩發育而成。因所處地勢較高,砂岩透水性較強;土壤剖面通體向白粘化發展,具酸、沙、冷、瘦特點,有效磷缺乏,水稻極易坐蔸。有冷沙田、黃泥田、炭渣田、白鱔泥田等4個土種。
(三)老沖積黃泥水稻土 占0.14%,由老沖積黃泥和卵石黃泥水耕而成,同旱作土為復區分布。有黃泥田、卵石黃泥2個土種。
第二類:沖積土
總面積4500畝,占耕地面積的0.4%。
沖積土又名潮土。系江河、溪流沖刷搬運沉積而成。主要分布於長江、烏江沿岸河漫灘和一、二級階地上。其總的特點 是土層厚,顏色多樣,礦物質成分複雜。由於母質來源和沉積 位置的不同,土性差異甚大。一般離河床較遠的潮土養分含量較豐富,疏鬆肥活;離河床較近的質地粗散,養分缺乏,涵水保肥力弱。潮土歸為河流沖積土亞類,有2個土屬,4個土種。
一、灰棕沖積土
占沖積土面積的60.4%,分布於長江兩岸的大、小中壩和黃旗壩、坪西壩、兔耳壩及烏江邊的小溪、三門子、網背沱等一、二級階地上。主要有潮沙泥、潮泥2個土種。
二、紫色沖積土
占39.6.%,零星分布於區境溪河兩岸。 系紫色岩層風化搬運的沉積物。有夾沙泥、冷沙2個土種。
第三類:紫色土
總面積39.23萬畝,占耕地面積的35.4%, 主要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下的沿江丘陵區和坪狀低山區。
區境紫色土主要由物理風化形成,故其理化性質直接受母質影響。如富含鹽基物質的母質發育成的土壤,則養分含量較高,呈中性或微酸性;具明顯的粘土化過程,沿江丘陵區的紫色土即屬此類。如在先天性瀦育的母質上發育成的土壤,由於深受古氣候、古水文作用的影響,則有富鋁化特徵,常可見鎂、錳的酸性淋溶和白土化的成土過程,如龍潭壩、藺市--五馬坪的紫色土。此類紫色土肥力較低,趨於黃壤化方向發展。據其母質來源的不同,可分4個土屬,21個土種; 都歸於棕紫泥土亞類。
一、棕紫泥土
占紫色土類總面積的12.7%,集中分布於龍潭─藺市坪和珍溪─大勝向斜軸部。由蓬萊鎮組灰白色長石石英砂岩和棕紫色泥、頁岩發育而成。富含鈣鎂鹽基物質。以泥、頁岩成土的,多含母質碎屑;以碳酸鹽岩為主成土的,呈鹼性反應;以砂岩成土的,多呈酸性反應。有冷沙土、石骨子、黃泥、大泥等4個土種。
二、紅棕紫泥土
占13.5%,分布於龍潭─藺市坪和珍溪─大勝向斜軸部,由遂寧組厚紅棕紫色泥、頁岩發育而成,以剝蝕風化形成紅石骨子為主要成土形式。因長期過度墾殖,水土流失嚴重,土壤有機質缺乏,有效養分低,缺磷、偏鹼;“天晴一把刀,落雨一包糟”。有紅石骨子、紅沙大土、豆瓣泥、硝白鱔泥等4 個土種。
三、灰棕紫泥土
占46.0%,主要分布於海拔200至500米的沿江丘陵區,以李渡、新妙、清溪區最多,珍溪、城郊區次之。由沙溪廟組砂岩、頁岩發育而成。土壤大多膠體品質較好,耐乾回潤,含多種養分,呈中性或微酸性,但因地形不同,各土種垂直分布明顯。從丘頂至坡腳,土性質地由沙(或粗)至粘(或細),土層由薄而厚;依次發育為沙土(或紅石骨子土),沙夾泥、豆瓣泥等土壤。沙土處於坡地,不耐旱,黃泥常在凹陷處,滯水較重。有石骨子土、沙土、夾沙土、紫黃泥、豆瓣泥等5 個土種。
四、暗紫泥土
占27.8%,主要分布在黃草山、木魚山山麓和勾家場─梓里場背斜之東西兩翼,以及焦石、清溪區交界的單斜高丘地帶。該土屬母質來源複雜,有自流井組的暗紫色頁岩和石英長石粉砂岩、雷口坡組的黃灰色泥質灰岩、飛仙關組的紫色頁岩等。成土因素以物理風化為主,化學風化較淺。土壤礦物質養分含量較高,土層深厚,膠體品質好,抗沖刷和抗旱力較強。有黃沙土、油石骨子、夾沙土、炭渣土、黃泥、鴨屎泥、大眼泥等7個土種。
第四類:山地黃壤
總面積1402萬畝,占耕地面積的12.6%,分布於海拔 500至1500米的低中山背斜軸部。
區境山地黃壤母質主要有砂頁岩、石灰岩、老沖積物等3種,是在亞熱帶濕熱氣候和常綠針、闊混交林植被條件下形成的。土體棕黃色,有鐵、錳的淋溶、澱積;有過粘、過沙等弱點;大部分呈酸性,少部分為鹼性。土性冷涼,礦物質總養分含量高,但有效性低,特別缺磷。歸為山地黃壤亞類。有3 個土屬,11個土種。
一、冷沙黃泥
占山地黃壤土類總面積的23.2%,分布於沿江丘陵低山和背斜低中山翼部,大部分處於山嶺和長崗狀地形帶內,由須家河組厚層黃色砂岩和雜色頁岩發育而成。因受水化作用較深,多呈黃色。結構鬆散,酸性大,養分含量低。系市境旱糧作物和經濟林木的主要生長地。有冷沙、黃沙泥、炭渣土、黃泥4個土種。
二、礦子黃泥
占72.7%,集中分布於焦石、白濤兩區和勾家場─梓里場背斜的嘉陵江灰岩出露地區,以及龍塘、大木的背斜中山軸部二迭系灰岩出露區, 處於岩溶漕壩低中山地形, 海拔多數在500至800米之間。成土環境:日照少,氣溫低,乾濕交替不明顯。土壤質地細,粘重板結,酸鹼度隨發育深淺不同,肥力受生產水平影響大。主要有黃泥、火石子黃泥、死黃泥、大泥等4個土種。
三、老沖積黃泥
占4.1%,零星分布於離長江岸數百米的丘陵坡地上, 為古河道流經區,大山鄉硃砂坪、焦石鄉睦和村境有較集中的分布。特徵為厚層渾圓卵石夾黃泥。土質粘重,呈酸性反應。因卵石多,耕作不便,大多未開發利用。有卵石黃泥、黃泥、白鱔泥等3個土種。
農產品資源
涪陵區農產品資源獨具特色。除水稻、玉米、小麥、紅苕、柑桔、蠶繭、生豬等大宗農產品外,涪陵榨菜和紅心蘿蔔、時鮮蔬菜等,逐漸形成特色和規模。特別是享有"世界三大名醃菜之一"盛譽的"涪陵榨菜",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較大影響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