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加強全市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意見

渝教外〔2005〕43號
(2005年7月7日)
近年來,隨著我市開放程度的迅速加大和來華留學生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市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廣大對外漢語教師和各級管理幹部的積極努力和團結拼搏,取得了積極成效。在新形勢下,我市對外漢語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為此,提出以下意見,望各校認真貫徹。
一、更新觀念,深刻認識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重要性
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際性教育活動。
(一)語言的傳播和影響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地位的基本象徵和實力的基本體現,並隨著國家和民族地位的提升和實力的增強而在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上得到更加積極的推廣和發生更加重要的影響。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驚人發展已經引起世人的廣泛矚目。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國際影響的不斷擴大,漢語的傳播已經走出國界,影響已經超越華人圈,逐步成為一種世界性語言,全球正在興起學習漢語的熱潮。預計漢語熱還會伴隨我國國力的進一步增強而不斷持續升溫。這是我市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二)語言的傳播和影響對於提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地位,改善國際形象,增強國家和地區的實力特別是軟實力,具有明顯促進作用。
語言的學習總是以文化為載體、以國力為後盾。語言的傳播就是文化影響範圍的擴大,就是經濟活動範圍的拓展。這一點已經被世界的發展歷史所證明。只有不斷地通過語言的傳播來輸出文化,宣傳理念,結交更多的朋友,爭取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促進我國和我市的對外開放,最終會促進我市綜合實力的進一步提升。
(三)語言的傳播和影響對於發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對於推廣國家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擴大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前,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越來越明顯。我市在這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留學生教育遠遠不能與直轄市的地位相匹配。如果在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方面能做得更好,不但可以擴大我市的國際影響,還會吸引更多的海外學生來渝學習,進一步推動我市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
二、把握現狀,深刻認識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緊迫性
我市的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雖然在50年代實施留學生教育之時就隨之開始,但是對於大多數院校來說,這項工作是在1997年重慶直轄之後伴隨留學生教育的發展而逐步開展的。因此,起步較晚,底子不厚。在這種情況下,各校仍然積極推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隊伍基本建立
我市現有對外漢語教學專、兼職教師136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人、具有碩士學位的76人、本科學歷的54人、其他3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全體教師的比例達到58%。在教師隊伍中具有教授職稱的教師9名、副教授42名,高職比例為37.5%。他們當中有知名的教授,也有一大批年輕教師,其中35歲以下的教師就有79人,占全體教師的比例為58%。可以說,全市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與學歷層次相對合理的對外漢語教學師資隊伍,這支隊伍是我市實施對外漢語教學的主要依靠。
(二)教學經驗逐漸積累
各校根據學校自身特色、專業特色以及教學對象的不同特點,認真制定教學計畫、修訂課程設定和大綱、強化課程管理,並針對學生實際,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不斷探索適應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實踐,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
(三)教學條件正逐步改善
隨著來渝留學生人數的不斷發展,對外漢語教學的條件和設施也得到逐步改善。各高校逐步建設起了專門的留學生教室,投入資金開展多媒體教學,教學設備和實施都有了很大改善,建立的語音室、計算機機房、圖書室都能基本保證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需求。
(四)成功設立了漢語水平考點和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考試考點,建立了華文教育基地
在國家漢辦的大力領導和積極支持下,在四川外語學院設立了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在西南師範大學設立了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考試考點。這兩個考點的設立分別為留學生和對外漢語教師取得相應資格創造了條件,為我市的來華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氛圍,也極大地方便了我市的來華留學生和報考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的考生。同時,在國家僑辦的領導和市僑辦的指導下,在重慶師範大學設立了華文教育基地,基地的建立對於推動我市向海外華人華僑實施漢語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五)我市三所高校設立了對外漢語教學專業
在西南師範大學、重慶師範大學、四川外語學院3所院校開設了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目前,該專業共有在校生381人。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開設對於凝聚學科隊伍,加強學科建設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同時,對於培養對外漢語教學新生力量和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看到已經取得成績的同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找準差距。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制約我市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主要表現在:教師隊伍不穩定,持證上崗教師少。我市現有136名對外漢語教學專兼職教師中專職教師只有27人,兼職教師就達到109人。專職教師偏少嚴重製約著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科隊伍的建設。同時,在27名專職教師中只有10人獲得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109名兼職教師中有27人獲得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獲得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者總計只有37人。持證人數偏少,制約著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教師專業結構較單一,視野不夠寬廣。136名專兼職教師中,有125人畢業於中文和英語專業,還有11名教師來自其他專業,畢業於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老師很少,絕大部分都是漢語言專業或外語專業畢業的,隊伍的專業結構很單一,很難適應形勢的發展。
二是教材等教學基本建設工作亟待加強。我市高校目前使用的對外漢語教學教材多為北大、北語編寫,缺乏具有地方特色、體現巴渝文化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其他配套的對外漢語教學資料也相對匱乏。一些學校還沒有比較完善的對外漢語教學設施和設備,缺乏教學必備的資料。同時,配套的管理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對外漢語教師在職稱評定、進修、培訓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市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健康、快速的發展。
三是沒有完全融入國家大的對外漢語教學體系,信息工作和參與積極性亟待加強。由於我市此項工作起步較晚,加之我市在力量和資源整合方面的力度不夠,以至於我市的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還不能很好適應當前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與國家體系聯繫不夠緊密,信息不夠暢達,缺乏有效的參與機制。同時,各校的對外漢語教師之間也缺乏交流與溝通,對外漢語教師少有機會參加各類對外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這些因素極大地制約著我市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更新,制約著教師自身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以及研究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於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三、加速建設,共同開創我市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新局面
面對當前漢語教學在世界範圍內所興起的熱潮和對漢語教學的巨大需求,只有牢固樹立開放的意識,堅定信心,深化認識,才能加快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發展,共同開創我市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新局面。因此,我市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全局,促進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持續、協調地發展。
今後一個時期,我市的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要按照“兩個服務於和兩個參與”的要求來思考和謀劃,即要服務於我市來華留學生工作發展,服務於國家對外漢語教學發展的總體戰略中我市應該擔負的語言輸出任務,要積極參與並融入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體系,積極參與全球漢語教學市場競爭。為此,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速發展,提高我市對外漢語教學的質量,擴大我市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影響。概括起來,措施就是要“建設一支隊伍、建立三個體系”。
(一)高度重視,加速建設一支相對穩定、高素質的對外漢語教學教師隊伍
教師隊伍的建設始終是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關鍵,必須始終抓緊抓好。為此,一要堅持教師專業化的導向。教師專業化是國際教師教育發展趨勢。對外漢語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直接關係對外漢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我市的國際聲譽和形象。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根據教師專業化的要求,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升擴大對外漢語教師的學科教育水平和教師教育水平。要充分利用好在我市設立的考點,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加能力考試,獲取能力等級證書。
二要努力改善對外漢語教師的知識結構。現在的對外漢語教學已不能只是單純的語言教學了,還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識。一個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應該掌握現代漢語的基本知識,包括語音、文字、辭彙、語法和修辭等基本內容,了解現代漢語各部分之間的密切聯繫和相互影響,對現代漢語的規律性要有理性的認識。要加強對外漢語教師方言知識、古漢語常識的學習。特別是重慶這樣一個方言區,在教學中應適當介紹一些重慶方言知識和文化。還要擴大教師涉獵知識的範圍,要研究外國文化和外國學習者的學習心理和語言習得規律。
三要努力提高對外漢語教師外語水平和綜合能力。對外漢語的教學對象是母語非漢語的外國人,這樣一種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對外漢語專業的教師一定要掌握留學生的母語。對外漢語教師除具備以上的素質,還應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相應的知識結構、知識面、語言表達能力、計算機運用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課堂組織能力、應變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鑒於此,建設一支相對穩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好現有教師隊伍的積極性,整合力量,搞好新老教師的傳幫帶。特別是要把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開展歷史較長、水準較高的學校中的知名教授的示範和帶動作用發揮好、利用好。為此,可舉辦全市對外漢語教學骨幹研修班,組織和邀請市內外知名專家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對新教師和教學經驗不足的教師進行培訓和研討,把我市一批老專家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所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利用起來,傳承下去。
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新生力量的引進和培養。各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要適當增加對外漢語教學專業人才的引進,提高教師隊伍中專業教師的比例。同時,要想辦法提升現有教師的學歷層次,改善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要積極協調,在教育學或者語言學學科開設對外漢語教學方向,儘早組織對外漢語教學專業在職碩士班,為我市對外漢語教學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
(二)抓緊教學基本建設,儘快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對外漢語教學體系
教學質量的提高必須要有相應的教學體系作支撐。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要求看,首先要加強專業學科建設,已經設立對外漢語專業的3所學校要認真研究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提高畢業生的競爭力,擴大影響。
同時,必須下大力氣抓好教材體系的建設。教材體系建設要兩條腿走路,一要充分利用國家和各地現有的教材,二要組織力量,積極編寫一些反映巴渝歷史文化、具有我市特色、體現我市學術水準的教材。還要研究和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體現針對性,反映多年來教學和研究成果。要改革教學方法,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要加強教學研究和學術研究,把研究成果發表出來,擴大影響。
(三)抓好資源整合,儘快構建對外漢語教學的合作與交流體系
在推進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中,要逐步改變各校交流少、信息不暢的局面。全市要一盤棋,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合力,加強溝通。
在全市層面上,要形成定期召開對外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的制度。原則上,今後每兩年要召開一次全市性研討會,各種小型的專題性研討會、交流會可以不間斷地舉辦。要發揮好成立起來得留學生專委會這個社團組織得作用,搞好聯絡和溝通。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可以考慮逐步培育一種學術刊物作為我市對外漢語教師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和擴大影響的平台。
要大力加強與兄弟省市的交流,加入到國家大體系之中。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全國性和地區性各種學術會議、學術講座,鼓勵教師到國內著名教育機構進修、培訓,以開闊視野、獲取信息、提高水平。
還要努力加強國際交流。要積極加入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和華文教學的體系之中,充分利用國外資源,把對外漢語教學事業推向世界,要想辦法把我市的漢語教育資源向海外輸出,這既可以擴大我市的國際影響,也可以擴大對外漢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渠道和教師的服務面向。現在國外的“漢語熱”持續升溫,很多人渴望學習漢語,國外現有的漢語教師,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不能滿足當地日益增長的漢語教學需要。針對這種情況,不僅應該辦好國內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努力擴大招生,還可與國外合作辦學,派教師到國外教學,努力使漢語成為具有文化魅力的世界性語言。要積極推薦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畢業生到海外就業,推薦各層次的自願者,讓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到國家“漢語橋”工程的建設,積極參與國家志願者計畫、孔子學院建設等工作。
(四)加強領導,建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科學管理體系
要改變過去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領導過問不多,重視不夠的局面。要把全市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納入正常教學體系一併加以研究,實行制度化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在職稱評定、進修提高、課時待遇、經費保障等方面,對外漢語教師至少要與從事其他教學工作的教師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各學校要研究和制訂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管理辦法,形成有利於激勵廣大教師教學熱情的、規範的管理制度。同時,還要加大投入,為迅猛發展的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提供經費保障和條件支撐。要加強學科建設,不但要繼續建設好本科專業,還要積極想辦法申請碩士點。要加強考點建設和管理,使之成為我市對外漢語教學學術中心和服務中心。要大力加強華文教育基地的建設工作,使之成為我市漢語教育走向海外、走入華人的重要視窗和培訓基地。要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管理隊伍的素質和管理水平。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二○○五年七月十四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