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川劇院

重慶市川劇院成立於1955年12月。建院以來,劇院排演了一大批優秀劇目,如《柳蔭記》、《孔雀膽》、《武則天》等,其中不少劇目獲獎。劇院名家薈萃,流派紛呈,卓有建樹的表演藝術家有張德成、周慕蓮等;後起之秀劉卯釗、王世澤、馬文錦、沈鐵梅等。

劇團簡介

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

重慶市川劇院始建於1951年,是著名的國家戲曲劇院。國際知名的川劇青年表演藝術家、兩度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沈鐵梅為現任院長。

半個多世紀來,劇院造就了張德成、周慕蓮袁玉堃許倩雲趙又愚等一大批老一輩藝術家。劇院以“出人、出戲、出精品”作為戰略發展理念,造就了新生代川劇領軍人物沈鐵梅以及劇作家隆學義、導演胡明克、作曲家陳安業、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黃榮華等一大批藝術骨幹,其中高級職稱40餘人,是一個生機勃勃且極富生命力的國家級劇院。

院團資料

建院時間

重慶市川劇院始建於1951年,是著名的國家戲曲劇院

重慶市川劇院新秀——萬明府...重慶市川劇院新秀——萬明府...

改組情況

1955年重慶勝利川劇院併入,後組建為重慶市川劇院,1958年四川省川劇院一團併入。

編演名劇

大幕戲:1)《金子》;2)《李亞仙》;3)《灰闌記》;4)《喬老爺奇遇》
精品折子戲:《刺目勸學》,《樂羊啜羹》,《三岔口》,《闔宮歡慶》,《思凡》,《達摩飄海》,《祝英台打雷》,《殺狗》,《風波亭》等折子戲 。

演出經歷

重慶市川劇院重慶市川劇院

《金子》一劇作為傳承傳統文化的先驅,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廣西等各大城市相繼演出,先後赴法國、瑞士、德國、韓國、新加坡、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進行國際間的重要文化交流和商業演出,共200餘場。曾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傳統劇目參加了“2002年韓日世界盃”演出和2004年 “中法文化年”文化交流演出。特別是在2006年川劇《金子》再次赴歐洲的法國、瑞士等國家的二十多個城市進行商業巡演,為傳播與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及川劇藝術以商業巡演模式進軍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 《金子》兩度進京,分別參加2008年7月國家大劇院奧運演出季和8月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的奧運重大文化活動演出。

優秀劇目

1)《金子》

歷經劇院十載打造,成功入選首屆“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第二名)。榮獲了包括文華大獎、中國藝術節大獎、中國戲曲學會獎在內的

重慶市川劇院重慶市川劇院

各類大獎近40項(其中國家級大獎共17項),是中國戲曲現代戲裡程碑式的作品,其地位相當於《茶館》在話劇中的地位,提升了重慶文化形象。作為傳承傳統文化的先驅,該劇揭示出21世紀戲曲舞台藝術的發展動態。

2)《李亞仙》

是重慶川劇院繼《金子》之後傾力打造的又一部大戲,是老戲新探的試驗,也是從內容到形式對傳統川劇的繼承、創新和發展,是“經典重讀,傳統再生”,也可以說是傳統名劇的現代表達,同時,該劇還是按照現代理念進行項目運作的又一次探索。該劇以愛為主體,既好聽又好看,既古典又現代,集觀賞性、藝術性、思想性於一體。目前正朝向“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衝刺。該劇邀請全國戲劇精英參與重慶的川劇創作,“打全國牌,創重慶戲”。

3)新編劇《灰闌記》:

該劇是中幕古裝川劇,根據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高加索灰闌記》改編,但作了中國化、戲曲化的全新演繹,並由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中國川劇領軍人物鐵梅擔綱主演和藝術總監。撲朔的古代民間故事,精美的德國文學創作,地道的中國戲曲演繹。拷問人性,拷問良知,灌輸給市民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該劇由陽曉任編劇,張仁里任導演,黃榮華、趙勇、周雨萍、王濤等眾多優秀演員參與演出。已參加“德中同行”活動演出和中央台電視錄相製作。

重慶市川劇院重慶市川劇院

4)青春版《喬老爺奇遇》

該劇曾參加廣東佛山市參加第七屆亞洲藝術節展演和多次三下鄉文化演出,此次將由川劇院青年優秀演員吳熙等演出《喬老爺奇遇》青春版,帶給觀眾以全新的面孔和視覺衝擊,藉助演出季契機讓青年演員能被更多市民所熟知,培養打造新一批川劇人才。

5)其它

《刺目勸學》 ;《樂羊啜羹》;《三岔口》;《闔宮歡慶》;《思凡》;《達摩飄海》;《祝英台打雷》;《殺狗》;《風波亭》眾多精品折子戲,有王德雲夏庭光、田淑群、王德鄰、李奎光等老藝術家傳承示範表演演,讓川劇迷領略名家風範,重拾經典美唱,一飽眼福。

演員陣容

以中國川劇領軍人物、二度梅獲得者沈鐵梅為代表,引領優秀川劇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劉樹德羅吉龍陳雪以及優秀中青年演員趙勇、張建平、孫群、許詠明、張帆、易傳林、封四海、王琦等。

藝術風格

繼承川劇大智慧、大幽默特色,突顯重慶川劇鮮明的都市化風格及聲腔創新性,巴渝文化特色鮮明,傳統文化積澱深厚。

獲獎情況

重慶市川劇院重慶市川劇院

劇院兩次榮獲重慶市政府頒發的“集體一等獎”、文化部授予的“全國文化先進集體”,成為全國矚目的一個優秀國家級劇院。

其中《金子》成功入選首屆“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並榮獲了包括文華大獎、中國藝術節大獎、中國戲曲學會獎在內的各類大獎近40項(其中國家級大獎共17項),成為了當代戲曲舞台上一座耀眼的豐碑。

對外交流

重慶市川劇院作為傳承傳統文化的先驅,足跡已遍及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杭州、廣西、成都等各大城市,並先後赴波蘭、美國、捷克斯洛伐克、保

重慶市川劇院重慶市川劇院

加利亞、朝鮮、法國、瑞士、德國、馬爾他、菲律賓、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重要的文化交流和商業演出。

2002年,重慶市川劇院受邀參加了“韓日世界盃足球賽”演出活動。繼2004年在參加“中法文化年”文化交流演出之後,在川劇聲腔藝術的演述者與創造者沈鐵梅的帶領下,於2006年再次赴法國、瑞士等歐洲國家進行了一個半月的商業巡演,極富感染力的川劇藝術贏得了歐洲觀眾的極高讚譽。這種商業巡演模式是一種成功的探索,是中國傳統藝術進軍國際文化市場的全新嘗試,是重慶市川劇院全體藝術家們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首個以商業巡演模式走出國門的舞台精品劇目,為傳播與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