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器

重器

重器,拼音為zhong qi,詞語,本義是指青銅之器,肇始於夏,鼎盛於商周,衰微於春秋戰國。泛指珍寶。

基本信息

重器
拼音:
解釋:
1.指國家的寶器。 2.比喻天下,政權。 3.指重要的器物�p財物。 4.猶大器。比喻能任大事的人。 5.猶重兵器。

出處與詳解

1、指國家的寶器。
①《孟子·梁惠王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焦循正義:"復遷徙其國中之寶器。"
②《國語·晉語九》:"先主為重器也,為國家之難也。"韋昭注:"重器,圭璧鐘鼎之屬。"
③《淮南子·本經訓》:"大鐘鼎,美重器。"高誘注:"重器,大器,蓋鐘鼎也。"
2、比喻天下,政權。
①《史記·伯夷列傳》:"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司馬貞索隱:"言天下者是王者之重器。"
②《隋書·楊秀傳》:"汝地居臣子……自言骨相非人臣,德業堪承重器。"
③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滿人﹞怵惕於漢人,知不可以重器假之。"
3、指重要的器物、財物。
①唐沉亞之《華州新葺設廳記》:"幾硯者,公事之重器也。"
②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朝士有潛遁者,近幸富人,競匿重器,都人皇皇。"
③清周亮工《書影》卷一:"吏部偽以金、銀、錦、幣諸重器為籍,使追捕如法。"
4、猶大器。比喻能任大事的人。
①《漢書·梅福傳》:"士者,國之重器;得士則重,失士則輕。"
②《三國志·蜀志·諸葛瞻傳》:"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③《隋書·李禮成傳》:"此兒平生未嘗回顧,當為重器耳。"
④《周書·齊煬王憲傳》:"此兒智識不凡,當成重器。"
5、猶重兵器。
《墨子·備梯》:"雲梯者,重器也,其動移甚難。"岑仲勉簡注:"重器,猶今言重兵器。"
6、本義是指青銅之器,肇始於夏,鼎盛於商周,衰微於春秋戰國。尤其青銅"禮器",其鑄造精美,品類繁多,是商周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並具有"明貴賤,辨等列"的作用,所以又名"重器";
7、泛指珍寶。
①如《觸龍說趙太后》:多予之重器。
②《東周列國志》第八回:"華督遂遣使往鄭報喪,且迎公子馮。一面將宋國寶庫中重器行賂各國,告明立馮之故。"
重器重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