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克特

里克特

伯頓·里克特(Burton Richter,1931年3月22日——),美國物理學家,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基本信息

里克特
姓名:里克特 Richter,Burton 國家或者地區:美國 學科:物理學家 發明創造: 獲獎理由:因和丁肇中彼此獨立地發現一種稱為ψ/J的新粒子,與丁肇中分享了1976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簡 歷 里克特(Richter,Burton) 美國物理學家。1931年3月22日生於紐約州紐約市。 里克特獲得麻薩諸塞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後,又去史丹福大學專攻粒子高能物理學。他負責督造了世界上第一對電子存儲環;這種設備可使兩束高能電子進行正碰撞,從而增大了碰撞的有效能量。六十年代里,他又設計了斯坦福正電子加速環;它可使物質粒子和反物質粒子進行正碰撞,這便進一步提高了能量的量級。 這樣大的能量打開夸克世界的大門。當蓋爾曼提出夸克這一概念時,只需要假設存在兩種夸克,便足以解釋質子和中子的存在了。這兩夸克叫做“上夸克”和“下夸克”。為了解釋各種奇異粒子的本質,又引進了第三種夸克----“奇異夸克”。 隨著對夸克本性的進一步研究,人們發現須認為夸克是成對存在的,如果存在著第三種夸克,也就必然存在著第四種。給它起的名字叫“粲夸克” 由於手頭有了巨大的能量,里克特在1974年得到了一種粒子,由這種粒子的性質可以認定,粲夸克正存在於它的內部。里克特給這種粒子起名為Ψ粒子。幾乎與此同時,在美國長島的布魯海文國立實驗室工作的丁肇中也獨立發現了一種新粒子---他將這種新粒子叫做J粒子。J粒子和Ψ粒子原來一回事,這兩項發現便聯合發表了。 里克特和丁肇中的發現提供了支持現有夸克理論的有力證據,因此,兩人共同獲得了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六種味夸克-內部結構模型圖六種味夸克-內部結構模型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