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菩提

釋迦菩提

釋迦菩提子屬棕櫚科目,菩提樹果籽,英文名:raphia seed,因果實有點空心,又俗稱佛心果,以前稱為空心菩提,後又叫釋迦菩提。其樹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數量非常多。近幾年我國大量從非洲進口,非洲當地價格低廉,當地沒有加工工藝。進口到國內用作工藝品原料,通過拋光打磨加工成手串、吊墜,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菩提樹有許多別名:沙羅雙樹、阿摩洛珈、阿里多羅、印度菩提樹、黃桷樹、思維樹、畢缽羅樹、覺樹,與佛教淵源頗深。

釋迦菩提樹釋迦菩提樹

菩提樹原產於印度,所以又得名為“印度菩提釋迦菩提樹”,後人又尊稱為覺悟樹、智慧樹。早在公元502年,也就是南北朝武帝天監年間,菩提樹被印度僧侶從天竺引入我國,種植於廣州光孝寺壇前,這處遺址依然存在供後人憑弔。從此之後,我國的西南部地區以及中南半島均有菩提樹生長,像廣東、雲南等地都是菩提樹的第二故鄉。菩提樹不僅歷史悠遠,而且用途廣泛、實際作用巨大。由於菩提樹的樹冠大,亭亭如蓋、濃蔭覆地,觀賞效果和綠化效果都很突出,所以在城市的園林建設中常用做行道樹,屬耐旱耐高溫物種,易生長,不屬於瀕危物種。菩提樹還具有很突出的醫藥用途,如菩提樹的樹汁可以用做治療牙病的漱口水,菩提樹的花葉可以做鎮痛劑,秋天採摘曬乾後可直接入藥,造福了一方百姓。
生長習性
釋迦菩提子
作為一種大自然的產物,有其天日常釋迦菩提子然的屬性,在我們的日常持用與盤帶中應該注意保養。如果能做到精心保養,經過長時間的持用,釋迦菩提子的顏色會由淺變深,或成棕色,褐色,赤色不等,表面也會越來越有光澤,令持用者愛不釋手,隨著時間的久遠,釋迦菩提子的價值也會隨之提升。

釋迦菩提子通過曬乾高溫蒸煮滅活簡單加工後打包封存,同時表面均勻的和空氣接觸形成細密均勻的氧化保護層開始手盤的時候手一定是要剛洗過並且已經乾透的,汗手不要直接盤,同時需要注意孔口周圍一定要盤到,一天可以盤30分鐘左右。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之後,你便可以感覺有呱嗒呱嗒的粘阻感,這是因為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這時就可以放臵一段時間,進行自然乾燥,讓包漿進行一定程度的硬化。一般是一個星期左右,3個月的時間,你便會看到很有靈氣的光澤。

釋迦菩提子在盤帶過程中儘量不要沾水,如果不小心沾到水,應該馬上用軟布擦乾,存放於陰涼避風處陰乾,處理不當會造成釋迦菩提子的開裂。

持用釋迦菩提子不宜出入溫差過大的場合,過大的溫差產生熱脹冷縮,會破壞釋迦菩提子自身的結構
不要將釋迦菩提子保存在潮濕的環境中,因其為植物種子,遇到潮濕環境會產生霉變反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長毛,如果出現霉變現象不要害怕,用乾淨的軟布將霉變物質擦淨即可,不會影響釋迦菩提子的結構,更不會影響釋迦菩提子的正常使用。
如果釋迦菩提子表面出現過於乾燥的現象,一般釋迦菩提是乾性皮膚朋友盤帶的結果,此時只需將釋迦菩提子在面部或身體其他出油部位滾蹭。如效果不明顯,也可將少量橄欖油滴在手心上,將釋迦菩提子放在手中盤捏,直至釋迦菩提子表面被橄欖油滋潤均勻為止。但這種方法儘量少用,避免因塗油不均,導致釋迦菩提子的表面產生花印,影響美觀。
應儘量避免將釋迦菩提子置於暴曬,大風,冰凍的環境中,如果在這種天氣環境下佩戴,應儘可能讓釋迦菩提子處於身體可防護位臵,如:上衣口袋或包里。有稜角或造型的釋迦菩提子,應儘量避免外力擠壓或墜落在硬地上,這樣有可能會破壞釋迦菩提子的外觀和結構。

選購須知

外加工的果未加工的果


釋迦菩提作為一種價格並不算高的手把件,很快被大眾們所接受。釋迦菩提子經過漫長的等待和用心製作才終成經典,可謂是菩提子之王,菩提子之中的極品“沉香”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那么如何判定釋迦菩提串珠的好與壞呢?

以前稱為空心果,也有人叫釋迦菩提或者佛燈果菩提佛心果外殼堅硬無比,果實有點空心,硬度很大,可以雕刻:成任意喜歡的把件,也可以做成手鍊。最常用的的是打磨成手把件,或者做吊墜用

挑選技巧

①、釋迦菩提的自然紋路要保全,打磨的時候用砂紙按照釋迦菩提子果子的表面走,
②、釋迦菩提果表面的黑斑要清理乾淨,不然盤玩一段時間以後就不好看了。更重要的是清理黑斑的時候注意紋路的聯絡,千萬不能為了清理黑斑而把很好的紋路斷開,造成紋路“孤苦伶仃”地懸在半空。
③、釋迦菩提的芽眼不要破壞,保留完整芽眼的千眼才是上乘釋迦菩提子,用蜜蠟等鑲嵌的千眼就次之了。[6]
摺疊編輯本段佩戴方式
釋迦菩提無論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夏天是最適宜佩戴釋迦菩提子的季節。同時釋迦菩提子喜油脂,所以,如果您是油性皮膚,那么就恭喜您了。平日不帶的時候,最好將手串臵於密封的小袋之中,以免因風乾而開裂。
摺疊編輯本段保養知識
打磨過程:

釋迦菩提子釋迦菩提子


(1)準備階段:一小盆清水,耐水砂紙150目,240目,800目,1200目,2000目和要打磨的釋迦菩提子。
(2)打磨階段:
1.先用100目砂紙打磨去皮。
2.再用240目砂紙打磨至花紋略顯。
3.即換800目砂紙打磨花紋清晰。
4.再換1200目砂紙打磨表面光滑。
5.最後2000目砂紙為極致拋光。
(3)注意事項:花紋顯露後最好拿在手裡找型,雖然比較費時費力,效果最佳。拋光的時候最好停止沾水,在以後的盤玩中也最好不沾水。
釋迦菩提子作為一種大自然的產物,有其天然的屬性,在我們的日常持用與盤帶中應該注意保養。
首先:是不要上油——因為上油準花;
其次:開始是可以用粗布盤一個月,再用細棉布手套盤一、兩個月;
第三:剛開始手盤時最好是淨手盤;如果能做到精心保養,經過長時間的把玩,釋迦菩提子的顏色會由淺變深,或成棕色,褐色,赤色不等,表面也會越來越有光澤,令持用者愛不釋手。

盤玩的注意事項:


1.菩提子在盤帶過程中儘量不要沾水,如果不小心沾到水,應該馬上用軟布擦乾,放於陰涼避風處陰乾,處理不當會造成菩提子的開裂。
2.持用菩提子不宜出入溫差過大的場合,過大的溫差產生熱脹冷縮,會破壞菩提子自身的結構。
3.不要將菩提子保存在潮濕的環境中,因其多為植物種子,遇到潮濕環境會產生霉變反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長毛,如果出現霉變現象不要害怕,用乾淨的軟布將霉變物質擦淨即可,不會影響菩提子的結構,更不會影響菩提子的正常使用。
盤玩前後的對比
4.如果菩提子表面出現過於乾燥的現象,一般是乾性皮膚朋友盤帶的結果,此時您只需將菩提子在您面部或身體其他出油部位滾蹭即可。如效果不明顯,也可將少量純橄欖油滴在手心上,將串珠在手中盤捏,直至籽珠表面被油潤均勻為止。這種方法儘量少用,避免因塗油不均,籽的表面產生花印,影響籽的美觀。
5.應儘量避免將菩提子置於暴曬,大風,冰凍的環境中,如果在這種天氣環境下佩戴,應儘可能讓菩提子處於身體可防護位置,如:上衣口袋,包里等。
6.有稜角或造型的菩提子,應儘量避免外力擠壓或墜落在硬地上,這樣有可能會破壞籽的外觀和結構。

加工方式

加工流程加工流程

釋迦菩提飾品菩提子製作只有水磨和乾磨兩種,水磨顧名思義,是為了節約了成本,用機器磨製的珠子。但是菩提子是植物,沾水時間長就會破壞其內部的原有結構,比較容易裂,損害菩提子的壽命。乾磨也是顧名思義,磨製過程中不添加水。這個的好處就是保留了其原本結構,使成品具有“親膚棉”的感覺。但這種製作就是手工的工費高,產量低。現如今市面上還出現了水磨改的珠子(前期是水磨後期是乾磨),這樣的珠子星空紋路很明顯,但是有打磨痕跡,所以也會影響到珠子的品相。
從裝飾的角度來講,水磨和乾磨都影響不大。從把玩的角度來講,水磨的珠子不乏高密度的,乾磨的珠子不乏糠籽、低密度的。

菩提益處

釋迦菩提一、把玩菩提子能夠起到按摩手部的作用。人的手是與多處重要器官的反射區的,通過把玩中的按摩,對心、肝、脾、肺、腎等均有好處。所以,經常把玩菩提子能夠讓人們身體更健康。
二、菩提子手串還能起到純淨心靈,使主人神清氣爽、心情愉悅等很多作用。尤其心情容易煩躁的人佩戴,更能起到平心靜氣的作用,使心情保持愉悅、生活幸福。據佛經記載,用菩提子念佛,可獲無量倍功德,因此,菩提子也是最廣泛使用的法器之一。其中,顯宗佛教弟子用星月菩提多一些,密宗佛教弟子用鳳眼菩提多一些。
三、菩提子把玩時間長更有升值空間。菩提子其質地堅硬歷久不變,越用越光澤,使用久則色由淺變深,品質甚高。這樣通過時間的積累,菩提子包漿,本身也是一種增值。
在把玩的過程中,既能夠帶來身心健康,又能夠有升值空間,何樂而不為呢

收藏知識

釋迦菩提是當今發現的最大的菩提子之一,釋迦菩提不像其他菩提子那樣做成手串或者串珠佩戴,而是成為了一種手把件,因表面有很多天然斑點,仿佛有眾多的眼睛而得名。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普遍栽植菩提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釋迦菩提堅硬無比,為實心狀,密度硬度大,同時可以雕刻成任意喜歡的把件,也可以斷開打磨做成手串、手鍊。釋迦菩提二十年開花結果,結果之後其樹很容易枯萎,其籽非常難打磨,所以成品極其罕見。經過漫長的等待和用心製作才終成經典,可謂是菩提子之王,譽有菩提中的“沉香”之稱,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相傳釋迦菩提子乃千手千眼觀世音之化物,屬菩提子之上品!釋迦菩提子越來越受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在收藏的同時,您是否了解釋迦菩提的打磨過程呢?
打磨過程:
(1)準備階段:一小盆清水,耐水砂紙150目,240目,800目,1200目,2000目和要打磨的釋迦菩提子。
(2)打磨階段:
1.先用100目砂紙打磨去皮。
2.再用240目砂紙打磨至花紋略顯。
3.即換800目砂紙打磨花紋清晰。
4.再換1200目砂紙打磨表面光滑。
5.最後2000目砂紙為極致拋光。
(3)注意事項:花紋顯露後最好拿在手裡找型,雖然比較費時費力,效果最佳。拋光的時候最好停止沾水,在以後的盤玩中也最好不沾水。
打磨菩提子的過程也是一種很不錯的享受,當您看著醜小鴨在您手中變成白天鵝時,樂在其中喔。
盤玩的注意事項:
1.菩提子在盤帶過程中儘量不要沾水,如果不小心沾到水,應該馬上用軟布擦乾,放於陰涼避風處陰乾,處理不當會造成菩提子的開裂。
2.持用菩提子不宜出入溫差過大的場合,過大的溫差產生熱脹冷縮,會破壞菩提子自身的結構。
3.不要將菩提子保存在潮濕的環境中,因其多為植物種子,遇到潮濕環境會產生霉變反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長毛,如果出現霉變現象不要害怕,用乾淨的軟布將霉變物質擦淨即可,不會影響菩提子的結構,更不會影響菩提子的正常使用。
盤玩前後的對比
4.如果菩提子表面出現過於乾燥的現象,一般是乾性皮膚朋友盤帶的結果,此時您只需將菩提子在您面部或身體其他出油部位滾蹭即可。如效果不明顯,也可將少量純橄欖油滴在手心上,將串珠在手中盤捏,直至籽珠表面被油潤均勻為止。這種方法儘量少用,避免因塗油不均,籽的表面產生花印,影響籽的美觀。
5.應儘量避免將菩提子置於暴曬,大風,冰凍的環境中,如果在這種天氣環境下佩戴,應儘可能讓菩提子處於身體可防護位置,如:上衣口袋,包里等。
6.有稜角或造型的菩提子,應儘量避免外力擠壓或墜落在硬地上,這樣有可能會破壞籽的外觀和結構。

顆數區別

加工好加工好

釋迦菩提佩戴文玩菩提子的講究很多,包含了各類文玩菩提子的意義以及不同數目串珠的穿法。實際上,文玩菩提子的顆數,在佩戴時多者千顆以上,少者惟有一顆而已。串珠的顆數不同,其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但每一種串法都是有講究的,並非隨意成串。在此,選擇了當下常見的一些串珠顆數來講解。
1080顆這是目前可查的最大數量的串珠數目,1080顆串珠暗合了“前六後四”共10界間的1080種煩惱,其中每界為108種煩惱。這種穿法更多地出現在法事大會或其他的重要場合之上,往往由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上人所配,平日裡難得一見。
108顆相對而言,這種數目的串珠較為普遍,大家在很多佛珠上都可以見到,暗指消除108種煩惱,求得身心安定,化做無欲無求的姿態,是很多修佛者佩戴文玩菩提子所選擇的數目。另外,108也是道家文化中天罡地煞的數目總和,佩戴亦有護身之意。
54顆此串珠數源於菩薩修行中所需感悟的54處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地”、“十回向”和“四善根”。
42顆此數目和54顆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也說的是菩薩修行中所要感悟的階位數目,只不過用“等覺”、“妙絕”兩顆串珠代替了“十信”、“四善根”,同“十住”、“十行”、“十地”、“十回向”共成42顆串珠。
36顆36顆是108顆的精簡版本,主要是為了便於人們隨身攜帶,另外也傳達了以小見大、化繁為簡的奧妙哲理。
27顆每一顆串珠代表一位佛學聖者,合計為佛家27聖賢,源於小乘派系中“四向四果”之論。
21顆覆蓋了菩薩修行自大涅槃到成佛所經歷的21處階位,即“十地”、“十鳳梨蜜”和“佛果”。
18顆這一數目比較常見,很多串珠都以此為準,民間也有“十八子”的說法,數目吉祥而且便於攜帶,故而頗為常見。從佛學的角度上說,其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羅漢亦或是佛祖的18種變化。
14顆同18顆一樣,這一數目也很常見,尤其是很多青年人極其青睞這一種串珠,借用了其“十四忍”的寓意。不過,也有研究者認為其代表的是佛家所說的“十四無畏”,體現的是勸誡修行的理念。
12顆在佛學中,常有“十二因緣”或是“二六之緣”一說,世間之事多為因緣而生又為因緣而去,而這12顆串珠就表明了這“十二緣起”。
6顆分別代表了耳、鼻、舌、眼、身、意這“六根六情”,指代的是人的六種感官六種感知。
3顆代表是“佛”、“法”、“僧”這三寶,多為虔誠的佛教信徒所持有。
1顆一般來說,一顆珠往往比較貴重,挑選具有很高物質價值的珠子,表達了佩戴者的藝術審美品位,可以貼身攜帶或是懸掛在家中,體現了人們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願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