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邑改革

改革影響:中央把土地作為采邑封給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給自己的臣下為采邑,層層分封,層層結成主從關係,形成像階梯似的等級制。 封主有責任保護封臣,封臣必須忠於封主,封建主階級內部的聯繫加強了。 其次,封臣得到采邑時同時獲得領地上農民的管轄權,對勞動者的控制加強了。

時間:8世紀初
核心:土地分封制,封君封臣制
等級:國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騎士(雖然騎士為最低等級,但當時貴族社會尚武,所以各個貴族皆以獲得“騎士”稱號為榮)
改革特點:上級只能直接管理自己的下級,而不能管理自己下級的下級,其所謂的“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背景:查理•馬特懂得僅僅鎮壓內亂、驅逐外敵,並不能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必須根本改變墨洛溫王朝無條件封贈土地的制度,實行有條件的分封,將豪紳顯貴跟王室緊密聯繫起來,從而加強中央權力。
內容:查理將國家掌握土地、沒收叛亂貴族土地和部分沒收教會的土地,分封給官員和將領,條件是必須服兵役和履行臣民義務,只限終身不得世襲。受封者不履行義務,收回採邑。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也收回採邑,分封關係終止;繼承人如願繼續以前的關係,必須重新進行分封。
改革影響:中央把土地作為采邑封給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給自己的臣下為采邑,層層分封,層層結成主從關係,形成像階梯似的等級制。這是西歐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徵。封主有責任保護封臣,封臣必須忠於封主,封建主階級內部的聯繫加強了。其次,封臣得到采邑時同時獲得領地上農民的管轄權,對勞動者的控制加強了。采邑改革後,騎兵逐漸代替步兵,奠定西歐騎士制度的基礎,也為日後加洛林朝的強盛創造了條件。737年,墨洛溫朝末王死,查理不設新王,自己直接統治。查理為緩和與教會的關係,積極支持傳教活。動。740年,格雷戈里三世封他羅馬貴族稱號,贈以聖彼得墓鑰匙。查理還答應幫助教皇反對倫巴德人,不幸741年逝世,沒能實現。
最終,國王只是名義上的全國最高土地所有者,實際權力有限,整個社會處於政治分裂和國家政權分散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