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雜誌

醫學雜誌

醫學雜誌(medical periodicals):以醫學和與醫學相關學科為內容的情報載體,按卷與期和(或)年與期的順序編號,意欲長期印行下去的連續出版物。它匯集著醫學工作者的醫藥經驗和工作成果,反映了醫藥學的進展及水平,是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的情報來源。廣大醫務工作者可藉以掌握本門學科的現狀和動態,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開展新的研究。它在傳播和交流學術思想,溝通情報信息方面,起著紐帶和橋樑作用。

基本信息


簡介

本刊以臨床實用為基礎,提高與普及相結合,主要報導全國各地各級臨床醫生及醫學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實用性較強的臨床經驗、醫學新技術、新動態等。設有述評、專題筆談、專題報導、基礎研究、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臨床總結、藥物與臨床、檢驗與臨床、綜述、中醫中藥、誤診分析、醫院管理、臨床護理、短篇報導、病例報告、臨床病例討論及醫學訊息等欄目。 本刊為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最新版),一直被國家科技部列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核心期刊),目前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網資料庫入選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入選期刊、國家科技部萬方資料庫入選期刊、中國生物醫學現刊目次資料庫入選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資料庫入選期刊。更為榮幸的是,自2007年第1期起,本刊已正式被美國《化學文摘》資料庫收錄。 本刊影響因子,2007年為0.7240,2008年為0.6130。據2007年版《中國期刊高被引指數》報告,本刊五年被引頻次為1265,五年影響因子為0.306,在同類醫學雜誌中排名位居前茅。 本刊熱誠歡迎全國各地臨床醫學工作者投稿;誠摯邀請省級以上科研課題負責同志將課題論文投向本刊,本刊將儘快安排審稿、刊出;對篇幅短小(1000字以內)的臨床新技術、實用性較強的臨床新經驗及少見病例報告,本刊也將儘快刊出。
醫學雜誌
medical periodicals

雜誌特點

以醫學和與醫學相關學科為內容的情報載體,按卷與期和(或)年與期的順序編號,意欲長期印行下去的連續出版物。它匯集著醫學工作者的醫藥經驗和工作成果,反映了醫藥學的進展及水平,是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的情報來源。廣大醫務工作者可藉以掌握本門學科的現狀和動態,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開展新的研究。它在傳播和交流學術思想,溝通情報信息方面,起著紐帶和橋樑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出版的科技期刊約12萬種,年發行近30億冊,其中25%為生物、醫學期刊約3萬種,發行量在7億冊左右。與圖書相比期刊的特點為出版周期短、專業性強、選題機動靈活、作者眾多,具檢索性能。
··

醫學雜誌的起源和發展 隨著科學的發展,出現了學術團體。學術團體的成員定期聚會,討論學術問題,公布自己的研究或實驗成果,會上的發言常被記錄下來,然後印成若干副本分發給團體內外的成員。有些科學家則用交談或通信方式相互交流信息。這就是期刊問世前科學家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到17世紀中葉,隨著科技活動規模的擴大,一種新的學術工具──期刊在學術通訊和學術會議的基礎上誕生,使學術思想和知識的收集、交流和傳播進入一個新時期。歷史最久享有盛譽的學術團體──英國皇家學會於1662年建立,1665年創刊(至今仍繼續出版)的《皇家學會哲學彙刊》和同年法國出版的《學者周刊》(1665~1938)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學雜誌。早期的學術團體和學術刊物一般都是綜合性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知識的湧現,科學門類越分越細,於是分支學科的學術團體和出版物逐漸產生。公認最早的醫學期刊,首推1679年法國出版的《醫學新進展》。
中國的中醫藥雜誌約有 400餘種。清代唐大烈主編的《吳醫匯講》11卷(1792~1801),內容包括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敘有內、外、婦、兒各科及歷代醫家論述,經義詮釋、隨診筆記、讀書方法、藥物真偽鑑別等。從編例及內容而言,《吳醫匯講》可說是近代中醫藥期刊的雛形。
早期的西醫藥期刊,19世紀中葉出現在受外國資本主義影響較深的廣州、上海兩大城市。1880年(清光緒六年),美國傳教醫師主編的《西醫新報》,是中國最早的西醫藥刊物,由廣州博醫局發行。《博醫學報》創刊於1887年,後於1915年11月由中華醫學會主辦,是今天中文版《中華醫學雜誌》及其英文版的前身,也是中國歷史最長、影響深遠的醫學刊物,至今仍由中華醫學會總會編輯出版。
隨著科技的發展,刊物增多,文獻量增大,學科之間相互交叉滲透,往往從本專業的少數期刊中難以窺察某項研究課題的全貌,於是把原始論文收集、濃縮和排序的摘要、提要、題錄等形式的期刊出現了,這就是二次文獻,即檢索性期刊。世界上最早的醫學文摘雜誌是德國1769~1776
··
年出版的《各學院優秀外科論著摘要彙編》。文摘雜誌在報導和交流科學成果的同時,又可作為檢索工具,使科技情報活動獲得新的發展,又可視為科技情報誕生的標誌。由於文摘簡明扼要,且包含原文提供的主要信息,深受醫務工作者的歡迎,因此發展較快。中國的醫學文摘分為兩大系列,一個是報導國內文獻的《中國醫學文摘》,分為16個分冊和《中國藥學文摘》;另一個是報導國外文獻的《國外醫學》共分44個分冊,這些分冊覆蓋了醫學大部分的專業面。

 醫學雜誌的現狀

醫學雜誌在3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品種由少到多,內容由最初的綜合性發展為專科甚至於專題。今天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從發展速度看,自1679年第一種醫學期刊出現到1862年近200年間,世界生物醫學期刊僅僅20種,到1962年約為6000種,目前已達35000種,近30年中增長6倍,平均每5年增長一倍,是整個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一類。今天,每個醫學專科均有自己的專業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種重要疾病以及治療心臟病的起搏裝置和治療腎臟病的透析療法,都有專門的期刊。
中國公開發行的醫學期刊,1981年為173種,1982年為200種,1983年為224種,1984年為246種,1988年為497種,截至1990年底,已達516種(其中檢索性期刊64種)。從載體形態看,過去只有單一的印刷出版型,現在又出現了縮微型、視聽型和機讀型。當然印刷出版型仍為今天主要的載體形態。

 醫學刊的類型

從出版周期上可分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年刊等;從使用文字上可分為中文期刊、英文期刊、法文期刊等,從出版或編輯機構上可分為學術團體出版的期刊、政府機構出版的期刊、出版社或廠商出版的期刊;從載體形態以及文獻加工程度上分為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等。按內容又可分為①學術、技術性期刊,主要刊載科研、醫療、教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實驗報告、臨床報告等原始文獻。信息量大,情報價值高,是醫學期刊的核心部分,如學報、紀年、會刊或會議錄、彙刊、綜述、進展、年鑑等。②快報性期刊,專門刊載有關最新科研成果的論文,預報將要發表的論文摘要。內容簡潔,報導速度快。如各種快報、快訊等。西文快報性刊物常常帶有通訊、短訊、通報等字樣。③訊息性期刊,一般刊載與學術機構或廠商企業有關的新聞訊息,作為與社會(或機構的成員)之間保持聯繫的紐帶,刊名中常帶有新聞或快訊等字樣。④資料性期刊,主要刊載實驗數據、統計資料和技術規範等方面的內容,專門向用戶報導各種數據和事實性情報,刊名中常帶有數據、記事錄等字樣。⑤檢索性期刊,供查找文獻用,常帶有文摘索引等字樣。⑥譯文、譯報,介紹國外醫學研究的刊物。⑦科普性期刊,主要以讀者群為標準來劃分的期刊,旨在普及醫藥衛生知識,如《大眾醫學》、《中級醫刊》等。

 核心期刊

所謂核心期刊是指信息密度大、數量多、質量好、時效長的重點期刊。核心期刊的確定取決以下幾個條件:①期刊內容的被摘率;②期刊內容的被引率;③期刊在流通中的借閱和利用率。世界衛生組織於1979年公布世界200種西文醫學核心期刊,包括英國的《柳葉刀》和美國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著名雜誌。

中國的醫學雜誌

,尚無公認的核心期刊名單。但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所出版的生物、生理、生物化學、藥物等學報,中華醫學會及其他專業學會主編的各種醫學系列雜誌和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研究院、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主編的各種學報、通報、雜誌等是國家級的刊物;此外中國的高等院校出版的學報,有不少學術水平高,歷史悠久,享有盛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