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是寫給友人劉禹錫的贈詩。全詩共八句五十六字,對劉禹錫貶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極度不平和無限感慨。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⑵巴山楚水:古時四川東部屬於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於楚國。⑶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到寫此詩時,共22個年頭,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後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⑴

為我引杯添酒飲⑵,與君把箸擊盤歌⑶。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⑷,滿朝官職獨蹉跎⑸。

亦知合被才名折⑹,二十三年折太多⑺。

注釋譯文

注釋

⑴劉二十八使君:即劉禹錫。

⑵引:本意為用力拉開弓。這裡形容詩人用力拿過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絕。說明詩人的熱情、真誠和豪爽。

⑶箸(zhù):筷子。

⑷舉:抬。

⑸蹉跎(cuō tuó):不順利,虛渡光陰。

⑹合被:應該被。合,應該。是與命中注定相符合的應該。例:《說唐全傳》:合當歸位。

⑺才名:才氣與名望。

⑻二十三年:劉禹錫於公元80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舊曆九月被貶連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貶朗州司馬。十年後,奉詔入京,又復貶任連州刺史,轉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預計回到京城時,已達二十三年之久。

譯文

你為我熱情拿過酒杯添滿酒同飲共醉,我們一起拿筷子擊打盤兒吟唱詩歌。

雖然你詩才一流堪稱國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你不能出人頭地也沒有辦法。

抬眼看到的人都榮耀體面而你卻長守寂寞,滿朝官員都有了自己滿意的位置而你卻虛渡光陰。

也知道你應該被才高名顯所累,但這二十三年的損失也太多了。

主旨

表達詩人對劉禹錫的深深理解和真誠勸慰,同時也對其遭遇深表同情和不平。

作品簡析

這首詩,對劉禹錫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無限感慨和不平。詩人說:你遠在邊遠之地,過著寂寞的生活,滿朝那么多官員,唯獨你多次被貶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卻偏偏遭逢不公的對待,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怨憤與對友人的同情溢於言表,見其直率與坦誠,亦見其與劉禹錫友情之深厚。為此,劉禹錫作了一首酬答詩,即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這句是抱怨劉禹錫的懷才不遇。雖然寫詩才華橫溢,但命運始終讓人無可奈何。表達的應該是樂天對劉禹錫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憤恨。雖然說命運不可逆轉,但實際上是把矛頭指向滿朝的官吏和當權者的,抱怨他們不珍惜人才。

作者簡介

白居易

(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唐代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祖籍山西太原。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他的詩文流傳極為廣泛,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白居易和元稹(zhěn)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與李白、杜甫一起被後人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現存詩有2800多首,為唐代存詩數量最多的詩人。有《白氏長慶集》等。

劉禹錫的回贈詩

原文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釋

⑴酬:答謝,這裡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見贈:送給(我)。

⑵巴山楚水:古時四川東部屬於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於楚國。劉禹錫曾被貶到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詩人被貶到之地。

⑶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到寫此詩時,共22個年頭,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置:放置。棄置:拋棄,擱置。

⑷懷舊:懷念故友。吟:吟唱。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後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舊居,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側畔:旁邊。

(7)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8)長(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

譯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遠淒涼,二十三年來,我被朝廷拋棄在那裡。回到家鄉,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著向秀聞笛時寫的《思舊賦》來懷念他們,而自己也成了神話中那個爛掉了斧頭的人,已無人相識,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貴們好比千帆競渡,飛馳而過,又如一棵病樹,眼前都是萬木爭春,生機盎然。今天聽到你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憑藉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參考資料

1.注釋簡析來源: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2.譯文來源:中學語文線上.

3.作者圖文資料來源:新浪文化·讀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