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力[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

鄭力[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

鄭力,男,漢族,1964年9月出生,浙江慈谿人,198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教授。曾任人事處處長、人才資源開發辦公室主任。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1年9月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1986年2月本科畢業,免試推薦攻讀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碩士學位,1987年12月提前攻讀博士學位,1991年4月博士畢業留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工作,1994年2月至1996年2月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訪問,1997年晉升教授。2001年8月起在工業工程系工作,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訪問,2014年獲評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任工業工程系常務副主任、黨委書記、主任、機械學院副院長,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2017年5月任人事處處長、人才資源開發辦公室主任。
2018年6月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
(一)合作製造關鍵工具:合作成為企業提高效率的關鍵,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研究和開發不同的工具。目前正在研究和開發的有5種工具.(1)合作基礎環境:提供基礎的各種合作交流環境,如:公告板系統、實時交流系統、白板系統等;(2)產品數據管理工具:研究新一代面向合作產品開發的數據管理系統;(3)工藝設計和數據管理工具:研究能夠適應複雜工藝設計要求的協同工藝設計和工藝數據管理系統;(4)生產數據管理工具:支持中小企業的、基於薄客戶端計算模型的生產數據管理方法及其工具;(5)遠程生產監視工具:提供遠程設備維護和診斷功能。
(二)工業工程:包括(1)物流工程:包括規劃和最佳化生產物流系統、商業物流系統;物流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和使能技術。(2)柔性供應鏈:通過柔性設計供應鏈,提高供應鏈的效能。(3)卓越工程:通過“改善”提升生產率的方法。
(三)生產系統分析、仿真和設計:研究複雜生產系統,包括流水線、柔性製造單元的特性、設計方法學,以汽車為對象,綜合套用分析和仿真工具,設計和最佳化生產系統,主要研究包括:(1)考慮工效學的生產單元布局設計和最佳化;(2)機器人化自動單元的最佳化布局設計;(3)生產線的物流仿真和最佳化設計;(4)基於仿真的生產線調度最佳化;(5)面向生產線的質量系統分析與最佳化。
(四)虛擬產品開發:通過開發流程和關鍵工具的開發,提高工具機企業的開發能力。主要研究包括:(1)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包括工作流管理、產品配置管理等;(2)虛擬裝配系統:對產品設計進行初步的校驗,發現靜態和動態的干涉。(3)CAPP系統:與設計數據的有效集成,半自動地進行工藝設計和規劃;(4)動力學特性的仿真:完成對大件和整機有限元分析和仿真;(5)熱力學特性的仿真:完成對各種熱源的熱特性的分析和仿真。
(五)切削建模與仿真(BETTERCUT系統):研究一個結合幾何和物理仿真,能夠進行各種數控代碼最佳化的加工過程仿真和最佳化系統;研究考慮能針對任意複雜零件和加工軌跡,並結合切削的物理模型,給出加工的物理學特性,如:切削力、工件變形、顫振等。系統分為5個子系統:(1)幾何仿真系統:探索開發一個通用的幾何仿真引擎,能對複雜的形狀和多軸運動進行仿真;(2)物理仿真系統:研究切削的物理學模型,將其與幾何仿真系統的輸出銜接,獲得實際切削的物理參數仿真;(3)最佳化系統:根據不同的加工要求,提供不同的最佳化方案,對實際的數控代碼進行最佳化;(4)輸入、輸出系統:提供方便的工件、加工軌跡的輸入和輸出。

主要貢獻

論文
已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多篇作為第一二作者發表在包括美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刊在內的國際一流雜誌上。曾獲得國家發明獎、教委科技進步獎、霍英東基金、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勵、國家七五攻關重大成果獎勵(集體)等,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項。鄭力教授還是浙江工程大學、新疆大學兼職教授,機械工程學會理事、生產工程分會理事,副總幹事長,工業工程分會理事;“國際人計互動”雜誌和“工具機”雜誌編委。

任免信息

2018年6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任[2018]58號文,經教育部研究決定,任命鄭力為清華大學副校長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