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軍[甘肅省嘉峪關市委書記]

鄭亞軍[甘肅省嘉峪關市委書記]

鄭亞軍,男,甘肅寧縣人,中共黨員,畢業於甘肅教育學院中文系,曾在甘肅省委及蘭州市委任職,2011年8月當選中共甘肅省嘉峪關市市委書記。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鄭亞軍鄭亞軍
1979.12——1980.09,甘肅華亭礦務局楊家溝煤礦工人
1980.09——1982.07,甘肅教育學院中文系中文專業學習;
1982.07——1984.03,甘肅礦燈廠教育科、政治處幹事;
1984.03——1988.11,甘肅省煤炭總公司黨委宣傳部、組織部科員,機關團支部書記
1988.11——1995.12,甘肅省委組織部組織處、辦公室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其間:1992.08—1994.12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5.12——1996.11,甘肅省委組織部辦公室副處級組織員
1996.11——1999.10,甘肅省蘭州市委辦公廳副主任;
1999.10——2001.08,甘肅省委辦公廳秘書一處調研員(其間:1998.09—2000.07在蘭州大學法律系經濟法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
2001.08——2002.11,甘肅省政府辦公廳秘書處處長;
2002.11——2005.07,甘肅省嘉峪關市委副書記;
2005.04——2009.01,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
2009.01——2009.02,甘肅省嘉峪關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理市長
2009.02——,甘肅省嘉峪關市委副書記、市長
2011.07.28——,臨時主持甘肅省嘉峪關市委工作;
2011.08-----,甘肅省嘉峪關市委書記。

擔任職務

甘肅省嘉峪關市委書記。

人物言論

曾經“風吹石頭跑,遍地不見草”,如今藍天、碧水、雪山、綠地交相輝映,嘉峪關近年堅持以人為本、以水為脈、以綠為基、以文為魂,走出一條特色生態立市的路子嘉峪關的主要做法,一是矢志不渝堅持生態立市戰略。市委、市政府把園林綠化工作納入全市“十二五”發展規劃,完善了城市綠化目標責任制,優先保障、逐年增加園林綠化資金,用於城市道路綠化、公共綠地、防風林帶建設。全市廣大幹部民眾積極參加拉土、挖坑、植樹等義務勞動,義務植樹率和民眾參與率達到90%以上,相繼建成了黨員林、國防林、雙擁林和巾幗林等義務植樹基地30個,110多處公共綠地和13座公園,所有公園一律免費開放,基本實現居民出門見綠,處處享綠。二是立足市情堅持科學綠化措施。道路綠化按照先綠化、後修路或邊修路、邊綠化的思路,樹隨路走、花伴人行,修成一條路,綠化一條路,城市道路綠化率達到100%;生態綠化以綜合治理為主,相繼建成了迎賓湖、森林公園、東湖4A級景區、孔雀園3A級景區、討賴河水利風景區等景點,實現了文化旅遊、生態綠化的深度融合;生態綠化堅持與城市規劃同步,連續18年開展“綠化年”、爭創“花園式單位”和“綠化達標小區”活動,初步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一年四季都有綠色的和諧景觀;城郊綠化堅持退耕還林還草,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種植楊樹、沙棗樹、線柳等耐乾旱、防風固沙的樹種,治理面積248平方公里。三是精打細算堅持勤儉綠化機制。嚴把整地關、苗木關、栽植關,加強綠化造林後期管護工作,保證苗木成活率,切實提高綠化質量。綠化用水利用處理後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灌溉城郊防風林帶,城市公園綠地採用滴灌、微噴、中噴等節水方式,大力推廣使用保水劑和防滲技術,通過這些措施,使節水灌溉面積達到80%以上,節水率達到50%以上。在建設城市14個水庫和湖面時,充分考慮工農業用水和生態綠化用水需求,冬蓄夏用,形成了7000多萬立方米的蓄水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