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城大道

鄧城大道

鄧城大道是襄陽市樊城北部重要的城市快速幹道和漢十公路過境路段,是襄陽市樊城牛首鎮和油坊崗、張灣組團出入漢十、許樊、襄荊高速公路的唯一通道。

概況

西起樊魏高速公路與鄧城大道互通立交,東至車城大道與鄧城大道平交“義烏”轉盤,全長10.4公里。沿線通過牛首鎮、樊城區柿鋪辦事處、王寨辦事處、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襄州區、市汽車產業開發區,有許樊高速公路、規劃城市快速幹道、漢江北路、長虹北路、清河路穿越,跨越小清河,並從四條鐵路立交橋下穿過。路段西部毗鄰重要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鄧城遺址和解放店古漢墓群。範圍為道路本身及兩側道路紅線外200—400米(規劃控制區為200米,規劃建設區為400米或至完整街區),用地面積約750公頃。

特點

隨著高速公路的相繼建成通車以及襄樊汽車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大力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鄧城大道及其沿線景觀,是促進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態環境,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交通軸

鄧城大道既是過境公路,又是城市快速幹道,並與多條城市幹道相交,交通功能是第一位的。規劃必須立足於解決樊城出入高速公路、鄧城大道與城市其它道路關係、過境交通與城市交通的關係,解決好本身靜態交通組織,確保快速、暢通、安全。鄧城大道的建設必須體現“人本思想”,構造出良好的交通空間。

景觀軸

鄧城大道沿線景觀資源十分豐富,既有歷史人文景觀,又有自然生態景觀,還有現代都市景觀,是最能集中體現城市性質(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和汽車工業基地,鄂、豫、渝、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實現城市意象感知的景觀區段。鄧城大道的建設對城市景觀必須給予充分的關注,儘可能完整地體現襄樊市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的生機與活力,創建熱情、靚麗的景觀大道,提升城市形象。

生態軸

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園林綠地系統規劃,鄧城大道沿線綠化帶是城市北部重要生態防護林帶,小清河是構成襄樊“一洲、二山、三水”園林城市特色的重要水系,鐵路沿線防護林是中心城區與外圍組團之間的生態隔離綠帶,鄧城大道沿線綠地形成了城市重要的生態軸線。

發展軸

鄧城大道沿線正在發展的汽車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商貿、物流業是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的支柱產業,鄧城大道及其沿線區域是未來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科學、合理、高效地利用好鄧城大道沿線土地和空間資源,有利於促進城市發展,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實力。

1、田園風光帶 許樊高速公路立交至規劃城市快速幹道立交,全長3.17km。這一段是城鄉結合部,規劃定位是城市發展控制用地。道路兩側現狀為農田和部分村莊,其東端有鄧城遺址和解放店古漢墓群。規劃在保護農田、文物古蹟的基礎上將其建設為田園風光帶。規劃在道路兩側50至100米的範圍內栽植速生高大喬木,形成城市防護林帶。保護好鄧城遺址,建設遺址公園,在道路綠化帶中通過小品、雕塑等形式,反映襄樊歷史文化,塑造鄧城大道文化景觀特色。在高速公路下線處設定服務設施和綠化廣場,使之成為城市出入口標誌景觀,也成為鄧城大道景觀序列中的起點。

2、都市彩虹帶

規劃城市快速幹道立交至清河橋,全長4.13km。此區段為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用地。原規劃路南側大部分為高新產業用地,長虹路以東部分地段為“08”保護區。北側長虹路以西為觀光農業用地,長虹路以東為工業用地。鑒於高標準規劃建設此段道路景觀,必須導致道路兩側土地升值,“08”國際電台已於近年搬遷,原保護區土地使用性質應予調整。建議道路兩側街區用地以物流、商貿、產業園、辦公以及居住為主,應重點進行城市設計,安排較大體量的、天際輪廊線錯落有致的現代風貌建築群,成為高新產業開發區乃至襄樊市新的城市發展軸和城市新的形象展示區。

鄧城大道北側400米處是規劃中的樊北明渠和防護林帶,它和田園風光帶防護林帶連成一體,可形成樊城北部的一道綠色屏障,從而有效保護城市生態環境。

3、生態過渡帶

清河橋至編組站鐵路第四座立交橋,全長2.61km,規劃將其設為生態過渡帶。重點建好小清河和四座鐵路橋之間的防護綠地,建成樊城城市中心與油坊崗組團和張灣組團的隔離地帶,保證良好的城市形態。在清河橋至第一座鐵路橋之間可適當安排部分商貿,物流用地,重點要控制好商貿用地與道路之間的防護綠地,重新規劃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居民新村。

4、精品汽車走廊

第四座鐵路立交橋至“義烏”轉盤,全長0.87km。這一段是從市區進入汽車產業開發區的先導區段,隨著東風與日產的合作,襄樊市汽車工業面臨歷史發展機遇,高標準建設好精品汽車走廊是改善開發區環境,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

根據規劃,該段將建成精品汽車走廊,展示汽車城風采。車城大道以西沿鄧城大道兩側的用地性質以汽車專營店為主,車城大道以東鄧城大道以北規劃為車城博物館,集中展示東風公司以及車城的發展歷史。博物館以南規劃為汽車展覽中心,為汽車貿易展示、新產品發布等活動中心。

根據用地安排和景觀建設的需要,該地段的建築單體設計,應以兩至三層為主,建築風格應為現代建築風格,簡潔、明快,講究虛實對比和光影變化,建築色彩應大膽、活潑,突出汽車專營店、汽車會展中心等建築特色。

鄧城大道道路紅線控制為60米,兩側建築應後退道路紅線15米進行建設,單體設計要講究空間的退讓與圍合,講究建築群體空間關係,創造豐富的街道空間。

這四個區段的景觀各具鮮明的個性特徵,體現了鄧城大道由“自然形態---都市景觀----自然態----都市景觀”的漸次過渡、循環反覆的景觀特徵,體現了歷史與現代的互相輝映,自然與人文互相交融,城市與田園、河流互相回響的城市印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