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地區衛生學校


分院及附屬醫院由武漢醫學院和鄖陽地區行署雙重領導,當年12月開始招生,共錄取醫療專業(三年制大專)學生40名,中專醫士專業學生90名,於1966年2月正式上課。全院教職工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齊心協力,一面開展教學和醫療工作,一面加快進行校園基本建設。
1971年,全國高校恢復招生,分院以“推薦招生”的方式,開始招收醫療專業三年制大學生,至1976年,共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546人。1976年10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確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實行省、地雙重領導,省教委主管。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實行統一招生考試。當年分院經批准面向全省招收醫療專業五年制本科生,分院從此開始了醫學本科教育,中專班組建為鄖陽地區衛生學校。
198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武漢醫學院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1986年3月,隨著武漢醫學院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學院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鄖陽醫學院。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學院單獨設定,更名為鄖陽醫學院,列入國家普通高校序列,為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同年10月,學院與湖北醫科大學簽訂了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契約,自1995年起開始開展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工作。
1995年,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併為十堰市,鄖陽地區衛生學校與十堰市衛生學校合併為湖北省十堰市衛生學校。1998年12月16日,經湖北省教育廳、十堰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十堰市衛生學校(包括原鄖陽地區衛生學校),整體併入鄖陽醫學院。至此,鄖陽醫學院校本部(包括原鄖陽地區衛生學校)基本形成了一個封閉式校園,教育教學資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2010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鄖陽醫學院更名為湖北醫藥學院。學校立足湖北,面向全國,努力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適用型醫學人才。學科門類以臨床醫學護理學為主體,涵蓋醫學、管理學、理學等學科門類。四十餘年來,湖北醫藥學院已向社會輸送各級各類醫學人才3萬餘人。校友們遍及全國,分布於世界各地。有以美國NIH評審、南卡萊羅納大學醫學院終身受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周道洪為代表的300多人留學或工作在海外。有以天津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消化內鏡學會常委、天津市消化學會主任委員王邦茂為代表的眾多知名專家、學者辛勤工作在我國醫療衛生戰線上。近年來,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高於全省同類院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平均水平。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湖北醫藥學院將按照已繪就的藍圖,滿懷豪情,搶抓機遇,克難進取,為實現建設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國際知曉的醫藥大學之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