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雲彪

1911年武昌起義,鄒在閩率部回響,為光復福建立下首功。 民國5年,任閩西警備司令,晉升陸軍中將。 鄒一生傾心於國事、民事,擁護孫中山,服膺三民主義。

鄒雲彪(1861~1917)字壽延,湘潭九都湖(今株洲縣龍鳳鄉天石村)人,民國陸軍上將。
鄒貧寒出身,幼年讀過一年私塾。既長赴閩從軍,投左宗棠部。其人剛毅豪爽,臂力過人,能舉百斤石墩,謹守武德,廣交友,好濟貧,尤其誠信,受左右愛戴。光緒八年(1882),提督鍾紫雲聞其名,委任長門炮營哨官,鄒大小戰鬥必身先士卒,槍彈不避,下畏而上愛之。宣統三年(1911),升任延平協統兼帶兩營。率部征討建揚五穀會叛亂,誅其匪首,脅從不究,功績聲震朝野,誥授為武功將軍,敕封三代。後平順昌、永安縣盜匪,將首犯正典,未妄殺一人,匪患聞之攝服。民眾感其德,送百豬百羊及佳釀48樽勞軍,中有38樽金銀,鄒後查知,正色道:“我為民事盡責,何能居功削刮民脂民膏?汝等害我於不義耶!”
1911年武昌起義,鄒在閩率部回響,為光復福建立下首功。民國3年,兼督劉冠雄蒞閩,裁遣軍隊,升任福建省西路警備隊統領,鎮守通往江西與廣東之要衝汀州。4年,剿辦寧化吳坡頭匪,以三炮毀匪指揮所,使賊膽虛。繼以伐謀,兵不血刃而匪眾貼服。是年冬復辦鹽營逃兵,生擒數十名,截獲軍械無數,鄒曉以大義,逃兵誠服而甘願領刑。因屢建特勛相繼獲四等嘉禾勳章、二等文虎勳章。護國運動中孫中山委任其為汀龍司令官,反袁稱帝。民國5年,任閩西警備司令,晉升陸軍中將。
鄒廉能卓著,深受百姓愛戴。從軍福建30餘年,極其盡責,所有公文都親自過目,案無積牘。其軍每駐一地,總以通俗布告安定民心,有“一紙勝過毛瑟槍十萬”之稱。民國6年6月14日,因長期勞累,積疾於身,病逝於官署。孫中山聞而震悼,乃頒大總統令褒揚優予旌恤。是時汀州百姓跪拜於轅門外,哭聲震野。及歸葬湘潭,閩省民眾數千人頂舉百姓“萬民傘”,跋涉千里一直護送靈柩回鄉。國民政府溯念前勛,特予追贈陸軍上將銜,並準其將生平事跡交付國史館傳記,以嘉勛勞而彰優異。鄒一生傾心於國事、民事,擁護孫中山,服膺三民主義。在軍內享有一定威望,軍閥交戰時,不論南北派系,過路軍旅經其墓地時均下鞍祭奠。
鄒收養有十餘名犧牲將士遺孤,供上學、婚配,視如己出。
著有《六德論》,闡揚兵法,集治軍大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