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炎

鄒炎(1879-1914 )男,漢族,甘肅寧縣人。曾在陝西三原作書童,清末考取童生。後赴日本留學,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與南雪亭等創辦西安女子國小,開女子上學新風。和同盟會員高又尼、王守身等在耀縣創辦牧羊場,在馬欄山和黃龍山創辦礦場,以舉辦畜牧、耕種、造林、採礦等實業為掩護,聯絡和聚集各地反清力量,籌措革命經費。經常奔走西安和渭北等地,積極開展革命活動。

基本信息

1、烈士

鄒炎(1879-1914男,漢族,甘肅寧縣人。曾在陝西三原作書童,清末考取童生。後赴日本留學,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與南雪亭等創辦西安女子國小,開女子上學新風。和同盟會員高又尼、王守身等在耀縣創辦牧羊場,在馬欄山和黃龍山創辦礦場,以舉辦畜牧、耕種、造林、採礦等實業為掩護,聯絡和聚集各地反清力量,籌措革命經費。經常奔走西安和渭北等地,積極開展革命活動。1910年春,被選為同盟會總攬渭北會務的四個領導人之一,負責與會黨聯絡事宜。曾與井勿幕、柏惠民等籌資,派張奚若赴上海購買槍械彈藥,與馬開臣、湖景翼等爭取了陝西軍界會黨參加同盟會領導的革命事業。1910年7有9日,出席了同盟會革命黨人和哥老會首領歃血結盟的大雁塔會議,參與了發動陝西反清革命方略的制定工作。曾聚集會黨、刀客於渭北山區,積極準備發動起義。1911年,西安反清起義後,任秦隴復漢軍兵馬大都督張雲山的參謀,對出身會黨首領的張雲山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效果頗佳。不久,任秦隴復漢軍西路前敵軍務經略,受張雲山委託指揮邠州(今彬縣)、長武一線戰事,多次挫敗清軍的進攻,並護理西路軍行營關防,為保衛陝西革命政權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中華民國成立後,辭去軍職,在耀縣經營牧羊場,創辦模範村。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後,與馬開臣、吳希真等奔走活動,組織力量回響討伐袁世凱的鬥爭。不久,被陝西反動當局逮捕。1914年春,和馬開臣一起在西安被槍殺,為中國民主革命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2、少將

鄒炎(1906--1960)少將。又名紹炎,字暉甫,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中央軍校第7期步科、陸軍大學第16期畢業。曾任第5兵團少將副參謀長,1947年12月在河南西平被俘。後任解放軍山東軍區參謀處研究組長,解放軍華東高級步兵學校教員。1954年被捕入獄,1960年在呼和浩特病逝。

3、戰鬥英雄

鄒炎,男,山東省煙臺市人,一九二七年七月出生,一九四六年八月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將,東北老航校二期畢業的學員,原空軍副司令員,曾任空一師師長,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在朝鮮的上空,他擊落美機四架、擊傷一架,五下安東時,他任空四師十團(現空一師一團)團長,在敵機封鎖大孤山機場時,他指揮全團強行起飛,衝出敵機的包圍圈,迅速占領高度組織反擊,曾一次就擊落敵F-86兩架擊傷一架。曾立一等功(兩次),獲二級英雄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