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壽福

鄒壽福

鄒壽福 - 湖南南北武術院院長,從小隨父習武,後拜訪名師楊開道、肖湘、亞洲拳王蔣浩泉,精通十八般武藝。多次參加全國武術、散打比賽奪冠。被譽為“世界鷹王”和“亞洲第一虎”。

湖南南北武術院院長

從小隨父習武,後拜訪名師楊開道、肖湘、亞洲拳王蔣浩泉,精通十八般武藝。多次參加全國武術、散打比賽奪冠。80年代初創辦武術館(校)。25年來,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萬名文武精英,為推動中華武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又躋身影視界,在《湖南和平起義》、《天國恩仇》、《紅花將》等30多部影視片中擔任武打設計並扮演重要角色。親自拍攝的電教片《搏擊術》獲全國電教片評比三等獎。
92年、98年曾任中國武術代表團武術總教練,出訪東南亞四國及美、日等國講學,傳授中國功夫,受到國外武術愛好者的好評。
2004年被評為全國民辦傑出校長,2005年被評為中國世紀大採風世紀風采人物,2007年被評為全國五一英模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與嘉獎。同年12月,中國全國教育家協會授予“共和國教育領域最高榮譽《全國傑出教育家》” 稱號。2008年被評為“世界著名武術家”,同年被評為“世界武林百傑”。
自辦學以來,為支持農村建設,求助災區、福利、文化教育事業、發展體育等方面捐款累計120多萬元。在二十世紀人類發展事業中成績顯著,撰《武術館校德育之管見》、《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武術教練員》等文章,在國際武術論文論壇中獲金獎。編寫的全國武術館(校)教材,在全國發行,得到行家好評。
業績載入《中國武術名家名人錄》、《中華武術名人錄》、《中國名人志》、《湖南名人志》、《湖南武術史》、《世界名人錄》、《中華詩詞大全》、《世界優秀人物名典》等。
President, Hunan Nanbei Wushu Institute/Shoufu Zou (Hunan)
He was born in Xinhua, Hunan in 1950. Han nationality; graduated from Hengyang Medical College; chief physician of Xinhua TCM Hospital; president and head coach of Hunan Nanbei Wushu Institute; standing member of Xinhua County CPPCC; Chinese Wushu 7th –degree; 1st-level national referee of Wushu.
At earlyage he began to practice Wushu from his father and then got authentic guidance from famous masters such as Kaidao Yang, Xiang Xiao, and Haoquan Jiang, the Boxing King of Asia. He is skilled in 18 Wushu skills and has got awards in many national Wushu and free sparring competitions.
He has also entered the field of TV and films and acted as designor of Wushu fighting and important roles in more than 30 films and TV series, such as “Hunan Peaceful Uprising”.He has donated about 1,200,000 Yuan RMB to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culture, education and sports.

世界鷹王的傳奇人生

打出威
1992年9月,泰海灘,彩帳篷,星羅棋布,光射在紅紅綠綠的遮傘,射出耀眼的光芒。
中武術出訪問團,在泰政府官員和加樂斯功夫館拳師的陪同下,游完泳在海灘親切地談。後來,泰功夫館總教練挑釁道:“我和貴的武術在世界都頂頂有名,何不互相切磋?”泰的丁總教練一躍而起,往沙灘一站,腳掌深深進沙中,雙手高高擺在前,虎視眈眈望著中健兒,睥睨自豪地說:“哪位武師肯示教?”
沙灘躍起一位中漢,英俊魁梧,他濃眉下的大眼睛,直射出樂觀而自信的光芒,顯示出一種英姿勃勃的風采。他在琢磨,泰拳素以兇殘勇著稱,善用肘、膝,假如對手一肘擊中膛,不死也得斷幾根肋骨,我運用長拳快,不近他,定會取勝。忖罷,只見中漢跨步向前,站馬步,雙手抱拳,謙遜道:“請”。
丁總教練不把中漢看在眼裡,倏地貼近他盡力一肘。中漢深知此肘力大幾百斤,便退後一步,閃到對手左後側,順勢一左拳打去,總教練瞥見拳已近腦門,連忙偏,用右肘架住,右肘立即麻木。兩招之後,丁總教練又以平生之力用左肘再發一招,但見中漢輕輕避過,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躍進一步,一招勾拳打中對手的下巴,被擊中部位馬紅腫起來。丁總教練仍不腳,心傳電轉:我曾參加過世界大比武,在泰屢屢奪冠,今輸在中手下,豈不丟臉?他不顧一切,使出渾解數,肘、膝齊,置中漢於死地。觀戰的都為中漢耽心。可中漢毫不畏懼,麻利地運用平生所學,閃躍騰挪,時左時右,忽前忽後,使泰總教練的肘、膝無法近。將近十個回合時,中漢躲過泰拳,乘其不備,閃電般躍到丁總教練後,出手勾住他頸部順勢一摔,將他重重地摔倒在沙灘,動彈不得。
加樂斯功夫館和泰拳師連呼:“中武功好!中武功好!”這一打,打出了中華武術的平,這一打,打出了中的威!翌,中漢應邀走了泰功夫館的講台,他毫不保留地傳授中散打中的直擺勾三拳,踹邊掃三,夾頸摔、抱腰摔、抱摔等招式,獲得了泰拳師風雨般的掌聲。
回後,中漢在同年12月被邀參加十年一次的全武術工作盛會,中武協主席張躍庭親自向他頒發了“傑出貢獻獎”證書,還捧回了家體委頒發的“武術之鄉”漢白玉匾額,和家領導親自接見了他,並高度讚揚了他為家作出的“傑出的貢獻”。
他是誰?他就是南北文武學院院長、全著名散打技擊家、被譽為“世界鷹王”和“亞洲第一虎”的鄒壽福。
打出正義
鄒壽福出生在湖南新化,比共和晚誕生一年。
他在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爭強的種子,種下了好勝的基因。
鄒壽福立志習武,起先跟父親練樁功,習套路,冬去來,從不間斷。他拜武術大師陳先生為師,跟他習武,後來,鄒壽福投師著名武術大師楊開道先生、肖湘先生和亞洲拳王蔣浩泉先生,精通十八般武藝。
從國小、中專畢業到當醫生,鄒壽福五更起,半眠,地里爬,幾度寒暑,一拳一,終於練了一過硬的梅山功夫,藝驚大江南北,名播神州大地。1975年冬,鄒壽福在維山庫工地,戰勝了前來挑釁的著名武把式袁德命之子袁民章,並收下連呼三聲“師父”的袁民章為徒。
有一個曾亮的海青年,揚言打遍海無敵手,專程來新化跟鄒壽福比武。此時,鄒壽福正跟亞洲拳王蔣浩泉切磋武藝。鄒壽福貌地說:“我沒空,你走吧。”一言未了,曾亮直拳勾拳擺拳如風而至。鄒壽福看出對手凶,且有些真功夫,只得被迫應戰。他閃電般一個掃蹚,又緊逼一招“白馬觀蹄”將曾亮踢翻在地。惜才的鄒壽福收下曾亮為徒,曾亮潛心學習,一年後,他在湖南省武術散打賽和全武術比賽取得了優異績。
1988年10月的一天,鄒壽福在由懷化開往長沙的512次列車,赤手空拳擊傷七名手持匕首器械的歹徒,贏得了旅客的齊聲好!他時常神出鬼沒般出現在城鎮的小巷裡、晚的大橋下,或汽車和列車……只要強事件出現,鄒壽福如果碰到了,歹徒休想得逞。他好比正義的霹靂,令歹徒聞風喪膽!
興辦武院
1983年節,千萬的武術好者擠在新化縣體育館,觀看一年一度的武術表演賽,該賽主要在於選拔一批運動員出席省武術比賽。
“武術之鄉”新化縣,1072年以前便以“梅山蠻”和“梅山武功”著稱於世。賽事盛況空前,新老拳師緊打扮,以威武的姿態,或器械,或徒手,再現老祖宗“梅山蠻”與豺狼虎豹、大象犀牛鬥智鬥勇的英雄概,博得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特別是鄒壽福的表演,鏇風般的套路似雄鷹盤鏇展翅,如虎下山捕食……該年4月,鄒壽福獲湖南省武術觀摩賽優勝獎和鷹拳表演金牌獎。1984年8月,他參加全武術觀摩表演比賽,獲精神文明獎,其鷹拳表演獲全套路演練優勝獎及優秀運動員稱號。該年10月,他參加省工運動會,獲虎拳桂冠;12月,他參加省散打邀請賽,勇奪70公斤級金牌。此後,鄒壽福數次被聘任為家和省級武術賽裁判。
鄒壽福在任裁判的子裡,看到“武術之鄉”的參賽者寥若晨星,不由傷心負疚,倍感愧對家鄉父老!在睡夢中,他的心在吶喊:“要用武術的時代強音,為振興家鄉武術譜寫新歌!”鄒壽福回湘後,立即向省、地、縣體委領導慷慨陳詞,推心置腹地陳述自己辦武館的美好構想,領導為之動容,發出了懇切的回答,使他壯懷烈、壯志凌雲!
那時,鄒壽福表演的“鷹拳”、“虎拳”、“鐵尺”等被《中華武術》等雜誌做為彩封面及頁後,名聲遍及長江內外。後來,他的英勇形象出現在《武術》、《博擊》等雜誌的封面,引來無數武術好者拜師學藝,省內外想要學武的信件似雪片飛來……然而,說起辦武館,絕不簡單。鄒壽福與劉志蘭的工資加起來才百多元,每月只能清茶淡飯,家庭財政經常出現赤字。說起場地,一家五擠住在新化教師進修學校的破舊房屋裡。於是,他踏破鐵鞋,跑遍了大街小巷,求援於親戚朋友。偏有賢妻支持他,動員父忍痛割將一塊菜地給了他,又得到了賢妻借來的一筆資金,還得到了許多親朋好友的饋贈。同時,他變賣了全部家產,1983年元旦,振興武館的旗幟在新化燎原高高飄揚。築巢引鳳,一隻只拜師學武的雛鳳從北京、廈門、廣州、雲南、四川等省市飛來了,一個個只想更一層樓的外武從新加坡、泰、原蘇聯飛來了……
鄒壽福對徒弟傾儘自己的技藝,一年下來,碩果纍纍,捷報頻傳。在46名畢業學員中,有32名順利通過地區考核,喜獲二級拳師證書;同時,有12名學員參加電視電影攝,有兩名學員參加了全農民運動會和全武術觀摩表演大會;有6獲得湖南省一級拳師證書;還有4被批准為湖南省一級散打裁判員……
學武者魚貫而來,窄小的練武場已壓得喘不過來。此時,湖北的老翁李伯鈞帶著兒子、孫子前來學武,因名額早滿,無法滿足其習武心切的要求。李老像一條蒼勁的藤蔓,死死地纏著鄒壽福,硬要他破例收他三代為徒……他被感動了,又騰出一間房,供李先生三代棲。李先生像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高興得跳了起來。後來,鄒壽福經多方奔走,申報辦起了南北少林武術院。
十年前,中南北少林武術院已為我唯一由海外投資,家公辦,設施最完善的專業武術院。十多年來,鄒壽福及同仁共培養武林英才四萬餘名,並在全、全省武術或散打比賽中,榮獲團體冠軍38次,單項金、銀、銅牌千餘枚,中央電視台、《民報》、《中體育報》、《湖南報》等十幾家新聞媒體均報導了武術院的先進事跡。
徒如子
鄒壽福認為:在世為,以和為貴,從中悟出了“學武先學德,練功必練忍”的道理。因此,在他臥室里、教室里、練功廳里,隨時可見“忍為本,和為貴”等信條,新學員進院第一課就是“忍”、“和”的強化教育,弟子學畢業,“忍”、“和”、“功”、“德”相加,才能領到紅彤彤的畢業證書。
岳女孩寫信給鄒壽福夫,訴說父離異,沒關心,希望武館收留她,以便學之後,能自食其力。鄒壽福回信:“你來吧,學費全免。”
株洲少年彭鋼,倍受溺,格躁,一句相罵,兩句相打。父親無奈,送子來武院,拜託鄒壽福“嚴加管教”。彭鋼受“忍罰相加,恩威並重”的薰陶,一年後脫胎換骨,判若兩。
有個外省學員,因鬥毆傷進拘留所,是當地有名的“鬧事大王”,鄒壽福收他為徒。不久,他又犯老毛病。鄒壽福知道後,他來辦公室和藹地他肩膀說:“咱們個朋友,談談心好嗎?”他萬萬沒想到師傅這么看重自己,便把動機和想法一五一十說出來。鄒壽福說:“一個活在世,總得留下點什麼。雷鋒雖然死了,但在們的心目中留下了至善至美的形象,一直懷念他。你目前做的錯事,既損害了家,又留下了污點,你難道就破罐破甩,沒有好好想過這些嗎?”在多方教育下,他轉變很大,刻苦訓練,年底,被評為優秀學員,其父接到武院的通知書和獎狀,專程來武院對鄒壽福說:“鄒師傅,孩子放在您這裡習武,我特別放心,真不知怎樣感謝您才好。”
學員歐洪石,豆蔻年華,體弱多病,一年內患兩次瘧疾,還患肺炎,鄒壽福心疼地守著他,半三更給他蓋被子,天給他扇扇子,無私關懷,精心培育,使他脫穎而出,1988年,他在全第一屆農運會,獲得優勝獎。
1992年10月22,從黑龍江雙城縣寄來一封署名為“東北學生李寧全家”的感謝信,信中寫道:“北方的雙城已是一片秋金黃,南方的新化還是鮮花嬌艷;儘管兩地相距萬里,你們的音容笑貌卻總在我們心裡。忘不了李寧重病時,劉志蘭校長慷慨解囊,同學們幫助,使李寧及時住院治療,搶救了他垂危的生命。忘不了鄒壽福、劉志蘭校長送送,擦臉洗腳,端尿端屎,守候在病榻前的四天四,便病在他鄉的李寧,父不在邊,勝過在家。忘不了同學們送果、送罐、送糕點,陌生的勝似同胞之,使離家的李寧沐浴在家庭的暖里。忘了不學校贈款、贈衣,領導、教練員和同學們捐款,使困在他鄉的我們絕逢生,安全返鄉,贏得寶貴的時間,使李寧能夠及時轉院,獲得新生……巍巍大興安嶺可以作證,你們毫不利己、專門利的精神品德,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滔滔松花江可以作證,你們的救命之恩將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獻錦旗一面:‘藝高德隆古少林再現,扶危濟困今雷鋒重生。’你們是當之無愧的……”
每年,遠方來的學生不能回家過年,鄒壽福、劉志蘭夫便將他們請到家裡吃團圓飯新年飯,每年達20餘。一位新疆學員告訴我:“年的除夕之,23名少少女佇立在師傅師面前,感的堤壩像決了一道,一瀉千里……“世只有好……”一首電影曲唱得師傅師淚眼朦朧,如痴如醉。然後,他們高高地舉起酒杯,“叮叮噹噹地碰著、歡飲著……
冠軍搖藍
自從鄒壽福興辦武院後,他在琢磨,一定要在武壇闖出一條新路,要當中武壇教學的第一位巨。於是,他發出一張邀請書,請來了各路武林高手,或來武院講學授業,或來切磋武藝,傳授十八般武藝,他數次修改了教學計畫,作出一個個因施教的培養冠軍的教學方案。
劉立球,19歲,高145厘米,重50公斤,手腳短小,外形難看,雅號“武大郎”。他好勝心極強,常自言自語:“武大郎”就是要打冠軍。教練怕倒面子,不願收他為徒,同學笑他自不量力。後來,鄒壽福說服教練,收他試試,首先專訓耐力。跳步、下蹲、跳繩、舉槓鈴、伏地挺身、倒立、馬步……要3個月的強化訓練,劉立球僅花2個月,更增加了教練的信心。行家言:“進攻容易防守難。”為了訓練劉立球防守,教練自製了一根海綿裹著的小木,對準他的要害部位打,進行快速點、扎、掃等動作,然後要他掌握好有效距離和作出防守的擊動作。起,教練的木擊中他的要害,打得他遍體鱗傷,鄒壽福見了,埋怨教練出手太重。劉立球倒而含著淚說:“院長,請您不要責備教練,這是我心甘願的。”為了不挨別的打,為了要奪冠軍,劉立球硬是要求教練加快動作,可他挨打的次數卻一天天減少。時間如流,一年後,劉立球防守及時,步法靈活,進退迅速,木再也沾不他的了。
1991年全武術擂台賽,劉立球代表湖南參加48公斤級的比賽,輕鬆擊敗了武漢、河南、山西的武壇名將,奪得冠軍。後來。他又奪得省子48公斤級三聯冠,被稱為中“一代摔王”的楊建芳第二。
安化子陸東群,單體薄,清秀苗條,典型的小家碧玉。她偏偏生副孩格,從小好動,專找小伙子比斗,常常被打得鼻青臉腫。為此,父親特地將她送到武院學武習文。剛進院門,她要求與孩一道學習,羅文奇教練專門給她編了一套訓練方案。從此,陸東群進入緊張的基本功訓練,數次因體虛弱,暈倒在訓練場。陸東群從不餒,醒來了又練。這種拚命的訓練,被鄒院長看見了,他心痛地給陸東群送來了洋參丸、太神、鹿尾巴精等補品。陸東群見院長這么關心她,訓練更加一絲不苟,更加賣力了……功夫不負有心,陸東群屢戰屢勝,奪得省48公斤級三聯冠,全武術賽優勝獎。
文雄專攻散打,三易寒暑,技術出,動作漂亮,只是生膽怯,場便不敢與對手鋒。鄒院長和羅教練千方百計為他提供實戰機會。1993年4月,羅副院長率隊參加全“通杯”散打比賽,56公斤級選手便是文雄,比賽開始,文雄怯陣,羅文奇吼道:“臨陣退卻,算什麼大丈夫?”啪的一拳朝他打去!文雄然一驚,望著教練噴火的雙眼和同伴不屑的臉,一勇徒然由丹田直衝腦門:“大丈夫寧死戰場,決不後退!”文雄縱步台,越戰越勇,將平生所學發揮得淋漓盡致,連克數陣,奪得銀獎。文雄明白:“兩強相爭勇者勝!”凡遇比賽,他總是勇往直前。在1994年,文雄相繼在地區和省武術錦標賽中連克對手,奪得金牌。像這樣的冠軍故事不勝枚舉。
雄風獵獵
從1989年3月開始,鄒壽福邀請縣武術館教練劉正和,兩挑燈戰,秉燭而書,編輯了15萬餘字的《武術教材》,全面而簡煉地介紹了武術理論、武術基本功、武術小組合、武術套路及運動員損傷的預防和理方面的知識。到1990年,鄒壽福為解決市場缺乏武術電視教學片的矛盾,他積極想辦法,依靠自力量,自編自演,攝了《中華武術》電視教學片。從基本手法、步法、法開始,直到套路和散打的練習,長達180分鐘,基本滿足了教學的要求。
近幾年來,鄒壽福和他的徒弟在《聖殿幽魂》、《湖南和平起義》、《復仇隊》、《兒子、老子、刀子》、《北京出前到達》、《土家覃後王》、《弦》、《紅花將》等四十餘部影視片擔任武打設計和扮演重要角。鄒壽福本曾多次代表省、地、縣參加各種武術比賽和散打賽。1983年在全省武術比賽中獎金牌2枚;1984年參加全武術比賽獲優勝獎,同年10月獲虎爪拳金牌、鐵尺銀牌;兩次獲全散打賽70公斤級冠軍;五次參加全武術散打比賽並任主裁判工作及省級裁判工作;1991年被邀擔任我第一部21集電教片《搏擊術》的武術指導;1995年被聘為《全武術館(校)教材》的編委。
為表彰鄒壽福先生對推動中華武術所作出的巨大貢獻。1988年,他被評為全民眾體育先進工作者,其業績被列入《湖南武術史》、《湖南武術名錄》和《中華武術名錄》,永載史冊。
1992年9月,鄒壽福作為湖南武術代表團主要員出訪東南亞。所到之,他的講學受到了外同行的批評,難怪泰的東思武館館長臨別時還拉著他的手說:鄒大師,我們烈歡迎你到泰來開辦分館啊!
何止泰相邀,德、法、馬來西亞、獨立國協、新加坡、澳大利亞、澳門、香港……早已紛紛邀請他去開辦分館,傳播中華武術。
“大鵬一同風起,扶搖直九萬里。”鄒壽福帶領同仁正乘著改革的風,踏著時代的節奏,走出武術之鄉,走出中,走出亞洲,為“世界鷹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