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協勛

個人經歷1923年12月,鄒協勛考入岳陽鎮守使署陸軍教導總隊任學兵。 1927年2月,鄒協勛赴廣東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任軍士教導總隊二大隊七中隊少尉教練官,同年加入國民黨。 1930年3月,鄒協勛任湖南第一警備軍第一支隊少校參謀,調鳳凰後任新三十四師第一旅三團二營副營長,長駐麻陽。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鄒協勛 少將。湖南隆回人。1947年任聯勤總部第19兵站分監部少將分監,1949年4月兼任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駐玉門油礦專員,同年9月在甘肅酒泉參加起義。後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

個人經歷

1923年12月,鄒協勛考入岳陽鎮守使署陸軍教導總隊任學兵。1925年2月畢業後,教導總隊改編為岳陽鎮守使署步兵第三十一團,任二營見習排長,一年後任二營四連少尉連附。1926年4月,部隊在湖南湘鄉被何鍵解散,鄒協勛即回鄉。同年10月,家鄉工農運動蓬勃發展,鄒協勛在鄉參加籌辦農民協會,成立之日舉行了示威遊行,鄒協勛被選為總指揮,隊伍達到一千餘人,聲勢浩大。土豪劣紳很害怕,只得向鄒父母施壓,迫其外出。

1927年2月,鄒協勛赴廣東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任軍士教導總隊二大隊七中隊少尉教練官,同年加入國民黨。8月該教導總隊改編為新四師,鄒協勛調升為師部監護隊中尉隊附。1929年8月鄒考入馮玉祥在鄭州舉辦的軍官補習班學習,12月與同學百餘人參加由國民黨改組派發起的反對蔣介石的“護黨救國”運動,次年1月在河南駐馬店被蔣介石部隊擊潰被俘,後幾經曲折方脫險回到長沙。

1930年3月,鄒協勛任湖南第一警備軍第一支隊少校參謀,調鳳凰後任新三十四師第一旅三團二營副營長,長駐麻陽。1932年5月赴江西第四軍童子軍第三隊任上尉分隊長。1934年5月隨廖星赴日本,考入東亞高等預備學校。次年1月回國,任上海復旦大學軍事教官。9月保送進入南京輜重兵學校學習,畢業後歷任長沙行轅運輸處少校科員、廣州行轅運輸處第四分站少校站長、輸送第二營少校營附、西安行轅運輸處二總隊第十一大隊少校大隊附、輜重兵學校少校教官等職。1936年6月調江蘇省汽車總隊任中校隊附,參加上海“淞滬會戰”,負責保障參戰部隊的物資運輸。1938年調廣西省汽車總隊上校副總隊長,次年12月的崑崙關戰役中兼任桂林行營交通指揮部公路組上校組長,負責戰役的運輸保障及公路交通指揮工作。

主要成就

1945年10月,鄒協勛調重慶任聯勤總部少將部附,翌年3月任聯勤總部第十九兵站分監部少將分監兼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駐玉門油礦專員。部隊駐在酒泉,受河西警備總司令陶峙岳領導,直屬第八補給區管理。鄒與第八補給區司令曾震五關係密切,多次一起密謀和平起義事宜。1949年8月蘭州解放後,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劉任急電,調駐新疆烏魯木齊的騎一師回防河西,令鄒協勛執行運輸任務。鄒想方設法儘量敷衍了事,拖延時間,至使該師最終未能開拔。9月,鄒協勛準備用汽車送曾震五赴新疆商談和平起義事宜,當月第八補給區副司令杜聯華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向新疆撤退。25日,鄒派汽車250多輛由酒泉出發至清水河一帶迎接解放軍一野第一、二兵團入城。鄒協勛部隨即整編,在王震的領導下,擔負解放軍入新疆的運輸任務。

1949年11月,鄒協勛回到湖南新化,1950年1月進入中南軍政大學湖南分校學習,後在中南軍大南嶽大隊、中南軍區政治部教導團、湖南革命大學、湖南行政學院學習。1955年,鄒任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參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