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盆地西緣構造演化及與相鄰盆地關係

書名: 作者: 開本:

基本信息

書名: 鄂爾多斯盆地西緣構造演化及與相鄰盆地關係
作者: 白雲來 王新民 劉化清 李天順 郭彥如相博
字數(千字): 200 書號: 7-116-06613-7
頁數: 136 出版日期: 2010-3-1
開本: 16開 出版物類別: 地質礦產
版次印次: 1-1 出版社: 地質出版社
裝幀: 平裝

內容簡介

鄂爾多斯盆地是現今我國石油勘查開發的熱點地區之一。盆地西部勘探程度較低且地質情況複雜,主要目的層一中上三疊統原始沉積邊界的合理確定及阜相鄰小盆地的關係是亟待解決的地質問題。本書在板塊構造理論指導下,以盆-山轉換過程為主線,以盆地分析為手段,以盆地西部及鄰區的基本地質事實為依據,研究認為:鄂爾多斯盆地西部在不同地質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性質與邊界。早古生代為主動陸緣性質的弧後盆地,晚古生代屬被動陸緣構造背景上的濱淺海環境,中晚三疊世主要受來自南方古秦嶺洋-古崑崙洋的擠壓應力作用,為內陸不對稱喲陷型盆地,盆地西南以六盤山西緣斷裂為界,其西南側相鄰的定西盆地為隆起背景;,西北以賀蘭山西緣斷裂為界,其西北側巴音浩特盆地也屬隆起背景;盆地西緣中部向西開口,越過六盤山,直逼河西走廊,可稱之為"大鄂爾多斯盆地"。"銀川古隆起"及"西緣古陸梁"在印支期是不存在的,它們形成於燕山主期。現今西界最後形成的時間應在喜馬拉雅晚期(8Ma以來)。這也是盆地西緣桌子山·賀蘭山-六盤山最後定型的大致時間。鄂爾多斯盆地西部及六盤山盆地有較好的油氣勘探前景,是下一步油氣勘探的重要後備戰場和新領域。
本書可供從事石油地質勘查的生產、科研和教學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區域地質概況
第三章 鄂爾多斯盆地西緣構造特徵及與相鄰地區的構造聯繫
第四章 六盤山盆地的構造沉積作用及勘探前景
第五章 鄂爾多斯盆地及相鄰盆地的斯後改造
結論
注釋
主要參考文獻及資料
英文摘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