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天廟[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都天廟]

都天廟位於鎮江市區東郊寶塔山東南側,相傳是明朝崇禎年間僧人若味和尚所建,迄今已有近400年歷史。日寇侵占鎮江後,寺廟大多數建築物被毀,1997年重新登記,經有關部門批准正式對外開發。

簡介

都天廟位於鎮江市區東郊寶塔山東南側,相傳是明朝崇禎年間僧人若味和尚所建,迄今已有近400年歷史。日寇侵占鎮江後,寺廟大多數建築物被毀,1997年重新登記,經有關部門批准正式對外開發。這次新殿建設工地占8畝左右,今年6月初在施工現場發現古代墓葬後,寺廟在第一時間向“110”報告,並通知了鎮江市文管部門。隨後,市文管部門委派鎮江博物館考古工作人員到施工現場進行了實地勘察,並進行搶救性發掘,目前進展順利。據了解,已發掘的3座磚石墓分別為漢代、南朝和唐代,2座土坑墓為宋代。由於被盜嚴重,幾座古墓僅出土了青瓷器和銅鏡等文物。其中,在南朝磚石墓的墓壁上有11個壁龕,墓牆有少量蓮花飾磚,整個墓形制較為完整。

主要建築

都天廟內,主角尊神是唐代睢陽(今河南商丘)守將張巡。唐代安史之亂,這位張巡將軍,堅守睢陽孤城,抵抗安祿山軍,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依靠軍民數月不屈,睢陽失守,壯烈犧牲。
寺廟大雄寶殿,皆有抱柱楹聯,明代都天廟的大殿,有一副對仗天然,情真意切的楹聯,見於清代文學家梁章鉅先生的《楹聯叢話》:“張睢陽廟”,因張巡鎮守睢陽,史稱“張睢陽”,“明進士李春熙一聯云:孤忠百戰江山血,一死千秋天地魂。庶幾盡之。余過京口日,聞都天會甚盛,廟即禮睢陽(張巡),因停棹兩日縱觀,併入廟瞻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