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面值

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資全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郵票面值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

含義

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資全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郵票面值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

歷史信息及意義

如我國發行的郵資全額為20分的郵票,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20”和“分”組成。美國普通信函郵資為22美分,相應的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22”和“C”組成。也有一些國家發行無面值郵票,如我國1938年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杭戰軍人紀念郵票和1943年淮南區發行的“平”、“機”、“快”及“稿”字郵票都屬於無面值免資郵票。又如美國自1978年至1985年間陸續發行一組無面值郵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樣,分別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這是因為美國郵政部門要調整信函郵資,但在印製郵票時,新的信函郵資標準未最後確定,無法在郵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郵資確定後再印,郵票又無法供應,因此發行這種無面值郵票。不難看出,這種無面值郵票並非真的“無面值”,只不過是郵資金額由英文字母表示罷了。研究郵票面值可以了解一個國家幣值變化和郵政資費調整的情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