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板栗

郯城板栗

板栗是郯城名特產品,是全國板栗重點產區之一,已有數百年歷史。板栗稱之木本糧食,素有鐵桿莊稼的美譽,栗子味道甘美、香甜,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自古以來,被人們視為上等食品。板栗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商品之一, 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盛譽。郯城板栗,分油栗,毛栗兩大類型。其中郯城大油栗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澤油光發亮,肉質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點。近年來,經兩次選種,先後選育郯城207、郯城023、盤龍栗等單株優良品種,經省驗收確定為區域性發展品種,已在省內外推廣。1983年全國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成果展覽會上,郯城板栗參加展出,獲外經貿部榮譽證書。

特產簡介

郯城板栗郯城板栗

板栗是郯城名特產品,是全國板栗重點產區之一,已有數百年歷史。板栗稱之木本糧食,素有鐵桿莊稼的美譽,栗子味道甘美、香甜,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自古以來,被人們視為上等食品。據《本草綱木》記載:栗子味甘性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之效,藥用價值很高。《本草綱木》上介紹,人有內寒,暴泄如注,食煨栗二、三枚頓愈。板栗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盛譽。

品種特點

郯城板栗,分油栗,毛栗兩大類型。其中郯城大油栗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澤油光發亮,肉質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點。到2009年,經兩次選種,先後選育郯城207、郯城023、盤龍栗等單株優良品種。[2]

郯城板栗郯城板栗

種植分布

郯城板栗主要分布在沭河、沂河兩岸的郯城、高峰頭、紅花、馬頭、勝利、新村等10多個鄉鎮栽植。建國前全縣曾有2萬畝栗園,最高年產200萬斤。沭河沿岸在歷史上就形成了幾十華里的板栗村帶。其中東莊、壩子兩個自然村是集中產地,栗樹多,收益大,素有金東莊,銀壩子的美稱。

發展狀況

由於戰爭年代破壞和文化大革命中亂砍濫伐,板栗產量顯著下降。七十年代以前,尚存栗園8000畝,7萬株,板栗年產量一直徘徊在五、六十萬斤。三中全會後,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產量超過了百萬斤。

到2009年,由縣科委、林業部門配合鄉鎮、村建立了科研機構,大搞板栗矮化嫁接、密植、豐產及劣品種老栗樹換頭嫁接等試驗研究,取得了矮化密植,幼樹嫁接,三年結果,第四年畝產448斤的好成果。在全縣內,以點帶面,推動了板栗的大發展。1994年全縣板栗發展到4萬畝,新老栗樹定植300萬株。年產量達到了歷史最高產量350萬斤。

新品種選育

郯城板栗,分油栗、毛栗兩大類型。其中郯城大油栗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澤油光發亮,肉質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點。經兩次選種,先後選育郯城207、郯城023、盤龍栗等單株優良品種,經省驗收確定為區域性發展品種,已在省內外推廣。1983年全國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成果展覽會上,郯城板栗參加展出,獲外經貿部榮譽證書。上世紀90年代以來,郯城板栗出口量不斷擴大,暢銷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日本客商點名要郯城大油栗,郯城板栗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很高的聲譽,聞名遐邇。[1]

產品榮譽

1983年全國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成果展覽會上,郯城板栗參加展出,獲外經貿部榮譽證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