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英

郭軍英

郭軍英,徐州一中生物學科組主任(教研組長),江蘇省特級教師。1990年她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被直接分配到徐州一中工作至今。時光飛逝,轉眼間,21年過去了,她從一名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已成長為一名全身心地投入黨的教育事業,具有較強的工作和組織能力的優秀教師,在政治思想、教學、科研、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她先後獲得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中國小校優秀共產黨員標兵、徐州市拔尖人才、徐州市青年名教師、徐州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徐州市生物青年教學能手等多項榮譽稱號,獲得華東六省一市評優課一等獎、徐州大市評優課一等獎、全國優秀生物學教師獎勵基金二等獎等多項獎勵,2009年被徐州師範大學聘為教育碩士導師。近年來年度考核連年被評為局級優秀,並被市教育局記三等功一次,嘉獎兩次。

基本信息

政治立場堅定、崇尚師德

郭軍英 郭軍英

她作為一名中共黨員,能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在各方面處處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她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熱愛教師職業,一貫模範地履行教師職責,工作認真負責,勤懇踏實,忠於職守;具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她時時以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為榜樣自勉自勵,逐步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和理論素養。

作為教師,她認為高尚的師德一要有健全的人格魅力,二要愛生敬業。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什麼痛苦、什麼不如意,站在講台上的她總是面帶微笑的,在學生面前一直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到和她相處的輕鬆、愉快,這樣的課堂氛圍才更能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學生曾經這樣感嘆道:“郭老師教學太認真了,上她的課都不好意思不認真聽。”只有發自內心的關心和愛護,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去偽存真,讓學生感受到關注。多年來,她所教的學生如有家庭困難的,她都會伸出熱情的手幫助他們。她曾多次給家在農村、生活艱苦的學生購買衣物。尤其是每次帶領學生赴南京參加生物競賽,在火爐般的南京,既要輔導學生考試,又要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還趁學生考試的時候,到火車站排隊買回程的車票。逢年過節,她都會收到這些學生們來自世界各地的問候,在美國麻省理工的李立帥同學順利碩士畢業通過博士資格了、在清華大學的張愛華同學博士畢業了、在中山大學才大二的張多多同學就獲得全國十佳醫學生了……看到學生們都有那么美好的未來,那么突出的成績,她工作的熱情就更高了。

紮實工作、崇尚奉獻

在21年的工作中,她總是能兢兢業業、踏實苦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總能以大局為重,服從學校的安排,不僅滿工作量,還超額完成工作量。從1999年開始她就常年既擔任高三年級的教學任務,還擔任生物教研組長(現稱為生物學科主任)工作。由於學校生物教師緊張,在2001年,擔任高二兩個實驗班和高三一個班的跨年級、跨教材教學工作和生物奧林匹克競賽輔導工作,2007年,她擔任高二年級3個選修班(本部1個、分校2個)的教學工作,雖然本、分校兩地跑,但她從無怨言,並總是能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2009年小高考前,她除了帶三個選修班,還接手了3個實驗班的必修生物教學,經過努力,在小高考中所教班級達A率為100%。2010年的高考,她所帶的2個選修班學生95%以上達B。

在近年來的教學中,她分別經歷了“3+小綜合”、“3+大綜合”、“3+1+1”的單科考試和“3+學業水平測試”四種高考模式,但是她都能針對不同的高考模式,帶領教研組老師認真研究複習的方法和策略進行組織教學,精講精練,真正做到對路、到位。由於她能密切關注高考動向,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所教生物高考成績也在歷年高考中取得徐州市第一名,2006年所帶領的高三生物教研組取得高考均分位居江蘇省第11名的好成績。

這些年來生物教材也是換了多個版本,而且每次換教材,她都是第一個去嘗試、去拓荒,積累了第一手教學案例、課件、經驗和教訓,為後續其他教師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她又沖在新課程改革的前線,認真研讀《課程標準》並踐行新課程理念。由於教育教學成績特別突出,近年來被推選參加了許多省市教育教學工作。她先後參加了江蘇省考試院組織的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考試說明(必修)的制定和修訂工作,並參與了三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的命題、征題工作,多次參加徐州市高三質量檢測的命題、試卷分析等工作,多次參加了徐州市生物評優課的評審工作和教師資格認定的評審工作,2009年還參加了徐州市教研室組織的“名師線上”和“名師講堂”活動,“名師講堂”還在徐州市電視台公開播出。由於工作認真負責,受到各級領導和同行的一致好評,她自己也在這些工作中得到了鍛鍊,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

她一直謹記“奉獻是教師的天職”。每天從到學校的那一刻起,校園中總能看到她忙碌的一路小跑風風火火的身影,經常由於在學校的各種事務、會議來不及準備第二天的課,她就回家繼續工作,在她的概念中,沒有上班下班的區別,需要的時候就工作。當然,繁重的工作也給她和家庭帶來很大的影響。她自己本來體質較弱,還有低血糖和眩暈的病症。每次生病,她還想著妥善安排好自己的課務,痊癒後及時補上。

在兒子剛剛2歲的2000年,她的丈夫考上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使她本來緊張的生活更加忙碌了。家裡年邁的父母也做出了很大的犧牲,無怨無悔地幫助她帶著幼小的兒子,還要做飯、燒菜。由於學校有寄宿生,每周有一天值班不能回家。一開始每當周三,兒子知道晚上見不到媽媽,早晨就哭鬧著不肯上幼稚園。後來,兒子懂得媽媽必須要離開他一個晚上,漸漸地也就接受了這個事實,含著眼淚哀求媽媽周四一定要早點接他回家。

2003年,她的丈夫碩士畢業回到學校工作,一畢業他就接手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和歷史學科主任工作,每天也是早出晚歸的。她和家人商量好,忍痛將兒子中午留在學校吃小飯桌,放學後在學校上託管班。每天接孩子的時候,託管班裡基本上就只剩下她的兒子了。經過這樣的鍛鍊,兒子也逐漸成長起來,養成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從三年級開始就可以自己乘公車回家了。

銳意改革、崇尚創新

雖然她具有較為紮實的教學基礎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她從不驕傲自滿,一直保持嚴謹的治學態度,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善於思考並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技能,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積極參加課堂教學改革。由於教學思路清晰,教育教學理念新,教學手段巧妙靈活,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特別注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使教學過程成了生動、發展、富有個性化的動態創造活動,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的喜愛,並有效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每次評教學生滿意率達95%以上。

作為生物學科主任,她常年擔負起高三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和生物奧林匹克競賽輔導員及組織工作,教育教學成績特別突出。所輔導的學生李明昊、單曦、王曄、蔡曉雨等七位同學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一等獎並獲得高考保送資格,謝光宇、李立帥、劉柏平等二十多位同學獲得省一等獎並獲得高考加分資格,有近100位同學獲省二、三等獎,所教學生吳琛、李立帥、孫傑等現就讀於美國斯坦福、麻省理工等著名高校。

作為課題主持人,她帶領全組教師開展調查研究和新課程改革研究,指導和幫助教師開展課程改革並發揮引領作用。她主持的徐州市第三期教學研究課題《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教學的整合研究》已於2004年6月結題,省級課題《新課程背景下互動高效教學體系的構建》的子課題——《新課程背景下互動高效的生物學科教學》已於2009年9月結題,徐州市第七期教學研究課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研究》已於2009年12月結題,申報的省級課題《高中新課程生物實驗的探究與創新》已於2009年12月被批准立項並開題。近年來在省級以上刊物上公開發表文章十餘篇,《探究遺傳物質》一節教學設計獲江蘇省教研室評比一等獎,多篇論文獲得省、市一等獎。多次參與省市教研室組織的教學參考書編寫工作,主編了《學業水平測試A級認證》,參與編寫了江蘇省中國小教研室主編的《學習與評價高中生物實驗冊(選修1)》、《學習與評價高中生物實驗冊(選修3)》,《同步導學(必修1)》、《同步導學(必修2)》等多部圖書。

實驗室管理規範、科學。圍繞新教材認真開展新實驗的研究和準備工作,2003年完成編寫了《生物實驗冊》,圖文並茂,既提高了學生實驗技能,還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2002年配合徐州市教研室,承辦了新教材實驗的教師培訓,在蘇魯豫皖地區產生很大影響。此外,生物組和有關部門設計製作了大型動物生態標本展覽室,其館藏的動物標本在徐州市首屈一指,姚樹義老師的動物標本製作技術也堪稱一絕。在她的主持下生物學科組還對徐州一中的校園植物進行了調查和統計,完成近100種植物的名錄。此外,一個與新的課程標準和新教材配套的“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正在進一步籌建中。

由於學校的發展,生物組近幾年吸收了很多大學畢業生,所以教師隊伍建設也是她最緊要的工作之一。在新教師培養方面,採用“導師制”,通過對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教學專題的研究,導師引領和指導,青年教師很快成長起來。一方面,她充分發揮和調動全組老教師的模範帶頭作用,甘為人梯,以老帶新,互幫互學;另一方面充分相信青年教師並激發青年教師的學習熱情,帶領他們認真備課、上課、互相聽課,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起來。每逢學校重大的教科研活動、對外公開課、觀摩課,儘量指導他們承擔,把青年教師推上教科研的第一線,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現在生物組的青年教師5人在市評優課比賽中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1人在省課件評比中獲一等獎、2人獲二等獎、2人獲三等獎,有6人在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中獲得一、二等獎,青年教師在生物競賽輔導工作和校本課程開發工作中逐步擔當起重要工作,分別獲得“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科奧林匹克競賽”輔導全國一等獎、省一、二、三等獎若干。

現在全組教師還積極回響學校號召,在三個年級認真編寫和使用學案,教學效果良好。此外,正在著手開發——《衛生與健康》、《營養與健康》、《微生物與健康》、《環境與健康》等健康系列、《克隆春天》、《生物競賽課程》、《揭秘生活中的遺傳與變異現象》、《生物科學史話》等多個校本課程。

終身學習,崇尚知識

在教學、教研方面,她有著較強的進取精神,從剛參加工作時起,就虛心向老教師求教,拜姚樹義老師為師,潛心學習,憑藉自己紮實的專業基礎,很快勝任了生物教學,並逐步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

在平時繁忙的工作之餘,她特別注重學習,善於反思。在2002年5月,她參加了為期40天的由江蘇省教育廳主辦南京師範大學承辦的第一期江蘇省新課程骨幹教師培訓班,並於2003年8月順利通過論文答辯結業,在培訓班裡她系統地學習了新課程教育理論,對新課程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2005年,江蘇省進入新教材實驗區,她又參加了2005年8月由徐州師範大學承辦的江蘇省新課程骨幹教師培訓班和徐州市新課程培訓班,為即將進行的新教材的教學實踐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新課程教育教學理論素養。2005年11月她和20多位來自江蘇省各地的生物教師參加了為期近一個月的英國學習生活,這是由江蘇省教育廳和蘇曼教育國際發展中心主辦第一期生物學科境外教育培訓班,在英國學習、考察、交流活動期間,她認真比較了英國和中國的教育體系,學習了英國先進的教育理念,參觀了英國現代的教學設施設備,倍感受益匪淺。感受到他們所提倡的“教育人人平等”、“想方設法實施教育的各項功能”、“保留住每個孩子”、“傾聽他們的心聲”、“讓孩子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自她評價體系”等教育理念,與我國新課程倡導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這也成為她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不斷反思教育教學行為,落實好新課程的基本出發點。

江澤民主席《在北師大百年校慶上的講話》教導我們“教師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 “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她就是這樣利用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努力成為學習型的教師。命題時需要繪圖,她就向其他老師學習photoshop,開課時需要一些視頻,她就向電教老師請教。

此外,她還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新課程研討會,近五年在華東地區、江蘇省、徐州市範圍內開設講座、公開課、示範課將近20次。2006年12月為了交流各地實施新課程的經驗和成果,江蘇省教研室在蘇州市舉辦的江蘇省新課程研討會,會上她代表徐州市上了一節題為《探索遺傳物質的過程》的觀摩課,受到與會專家和教師們的一致好評;2007年在國家電教館組織的“百所名校展示”活動中做了《新課程背景下生物學科教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的報告;2007年7月被徐州師範大學聘為2007年江蘇省級新課程骨幹教師培訓的主講教師,開設講座《08高考方案與教學實施策略》和觀摩課《探索遺傳物質的過程》;多次在徐州市高三生物教學研討會上專題發言,2008年1月徐州市教研室在新沂市舉行高三研討會,她以《研讀《課標》和《說明》,積極應對迎高考》為題,介紹了她對新課程實施以來的教學和高三複習應考的建議;2007年9月她參加了在浙江寧波舉辦的華東地區中學生物課程改革研討會,學習了來自華東地區的多節優秀課,對自己的教學有很大的啟發,2008年11月,她有幸代表江蘇省參加了在江西吉安舉辦的華東地區中學生物課程改革研討會,以一節《探究光合作用的過程》獲得高中組優秀課一等獎。2008年和2009年暑期被江蘇教育出版社聘為新課程教材培訓專家,在陝西渭南和江蘇宿遷等地進行新教材培訓講座,均受到與會教師的好評。2009年7月在徐州市暑期教師新課程培訓中,做了題為《漫談說課》的講座,2009年11月,在徐州市高三教學研討會上,上了一節《與顯微鏡有關的實驗複習》的示範課,2009年12月,她又參加了徐州市教研室電教館組織的“名師線上”和“名師講堂”的錄製工作,2010年10月,她先後為徐州師範大學承辦的“國培計畫”培訓活動開設觀摩課、為豐縣宋樓中學“同課異構”活動開設研究課……在這些活動中,她結交了很多良師益友,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對新課程實施以來的感悟和經驗,在生物學科教學領域享有較高聲譽。

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在教學管理工作方面,她自擔任生物教研組長以來,總能以身作則,工作中勇挑重擔,和同事們團結協作,從不保守自己的經驗,做到資源與大家共同分享。每逢有教師結婚、生子,她就號召組裡老師都去祝賀;組裡教師的家人有生病、去世等,她都帶頭前去看望慰問。多年來,每逢年末,她都要組織一次包括全體家庭成員參與的聚會活動,這樣既增強了組裡老師的凝聚力,也聯繫了各個家庭的感情。由於她與全組教師共同提高,並力求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科研氣氛,使生物組在各方面均取得較突出的成績,她所帶領的生物學科組曾被徐州團市委授予的市級“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現正在積極爭創省級“青年文明號”,前往新沂市時集鎮新莊村,把溫暖送給貧困的農村留守兒童;2010年生物學科組又被徐州市婦聯授予“三八紅旗集體”。

在她的指導下,生物組青年教師周曉梅獲得徐州市大市評優課一等獎,張學勤、吳艷等老師獲得江蘇省課件大賽一等獎、薛倩、張敏、杜雯雯等老師獲得二、三等獎,張敏、楊慧、蘇璇等老師獲得徐州市區評優課一等獎,杜雯雯獲得徐州市區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吳艷、杜雯雯等老師獲得徐州市區評優課二等獎,吳艷老師所帶的班級獲得徐州市文明班級稱號,2009年9月在淮安市舉辦的江蘇省高中生物骨幹教師課程培訓會上楊慧老師代表徐州市進行了課件展示。

每年兩次她都悉心指導青年教師在大市範圍內開設大型公開課,並以身作則帶領他們輔導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近年來獲得全國及省級一、二、三等獎項100多人次,尤其是2003年和2004年,學生獲得省一等獎及以上的人數15人次(全省共100人),在江蘇省名列前茅。

面對成績,她謙虛謹慎,面對挫折,她泰然處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在今後的教育教學生涯中,她還將一如既往地默默奉獻,借用陶行知先生當年倡導的一句話“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也是她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

江蘇省徐州市第十一批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評定對象是普通中學、國小、幼稚園、師範學校、盲聾啞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職業中學、教學研究機構、校外教育機構的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