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明[畫家]

郭建明[畫家]
郭建明[畫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祖籍湖北黃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國家畫院張江舟人物畫高研班。現為河南省美協人物畫藝委會副秘書長、河南省中國畫學會副秘書長,北京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河南省當代青年書畫院執行副院長、河南省華僑書畫院副院長、河南省青聯委員。鄭州市藝術創作研究院專業畫家。

基本信息

藝術評論

(圖)郭建明[畫家]郭建明[畫家]
(圖)郭建明[畫家]郭建明[畫家]
(圖)郭建明[畫家]郭建明[畫家]
(圖)郭建明[畫家]郭建明[畫家]

-----郭建明人物畫觀後
 ■胡仲伉
郭建明是一位藝術上具有旺盛創造力的青年畫家,他以大筆橫掃的豪氣與信心舞起在中國人物畫創作領域的探索信念的大旗。靈氣的灑脫通透和紮實的筆墨修養,都在講述著他對中國畫創作的傳承與變通,以自己的理解闡釋著對傳統繪畫中當代文化語境的構建,並以個性化的筆墨語言演繹著中國畫創作中的古典主義亦風情萬種的微妙內涵。
勤奮、執著的郭建明是一位多產畫家,創作中他以自己的獨特視線與酣暢痛快詮釋著一種心境的自由與筆墨的感性認識,以一個詩人的情懷在筆墨之外吟唱著一首和諧完美的自由與經典的心靈之歌,歌聲優雅而奔放。總的說,他的作品是傳統的,他的筆墨是傳統的,他以一個藝術家的誠實的態度走一條傳統與充滿光明的道路,道路雖然崎嶇但風光無限。記得著名美術評論家徐虹先生曾認為“傳統不要以單一的面貌出現,傳統是隨著每個藝術家個性的發展呈現出非常豐富多彩的面貌”。由此,我便理解郭建明自始至終都虔誠的行走在對中國筆墨傳統的傳承與探索的路上,以求更大的更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雖然,在中國人物畫創作上心境與思想並非只停留在對筆墨修養與審美格調上,但有一點卻不可否認,那便是在筆墨中是否已滲透著中國的文化因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筆墨特質問題。
郭建明的作品風格是抒情寫意的。他以筆墨變化的豐富性營造出的一派水墨語境是張揚而鮮明的。無論他在新疆寫生或在雲南採風,目的是在尋找創作源泉,在製造快樂的同時,也在用心體驗著大自然和感受生活付與的深情。這在他今天的藝術收穫中,就能感受到。作品中的筆墨舒放,人物的神韻情采都給人一種想像無盡的審美愉悅。郭建明很年輕,但筆墨的老道成熟成就了他駕馭大幅作品創作的實力。當然,既然年輕,他同樣就有對藝術的理想和抱負,並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去實現,那就是踏實做人、認真創作。
個性樸實的郭建明同樣在中國人物畫創作上表現出了樸素卻有個性化的筆墨語言。說“樸素”,是他對人物畫創作的情感表達更是他在創作理念上由激情向平和的成熟體現,使他在含蓄的中國文化底蘊下釋放出來的典型的人文精神。他作品中的筆墨沉厚而明快、色彩典雅而活潑,具有著難以言語喻的古典意蘊和時代氣息。曾幾何時,當代藝術界在高喊什么大中國畫與大筆墨的“口號”聲中,我們看到的卻是藝術創作形式的缺失和中國畫筆墨語言的式微,淺薄的拿來西方的繪畫形式或視角語言用在中國畫創作上並放言新派。中國畫不能脫離筆墨實質,中國畫不能背離傳統的民族文化精神,更不能割裂中國畫筆墨的文脈底線。藝術需要創造,但講任何一種事物靜態的發展與壯大都是紙上談兵。因而,創作語言的模式化與“筆墨等於零”的認知都是中國畫創作之大忌。中國畫更深的表達著中國文化及思想,也是一個畫家精神世界的一種對人生的感悟和認知。讀郭建明的人物畫,我便理解和知會了他在對中國寫實人物畫探索和藝術之旅上所表現的個性語言和藝術精神多么令人感動和敬佩。從他的作品上,我讀出的既是他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一種藝術態度,也是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思考,更是他瀟灑大氣的筆墨語境帶給人們一種深刻的哲學意味和面對生命精神意義的純粹與價值守

意寫深含天性中
鄭州市美協主席羅治安
每每見到建明。不知若何,總想起那句古語“文如其人”。用在他身上,就應是“畫如其人”了。也知道當今的世風,對這句古語有多種理解,爭論不一。有人信,有人不信,更有人對此半信半疑。信者多用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及“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等文,證李白其人其文的氣度非凡與狂放不羈之統一性;還有用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及“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等文,證其為人作文的從容淡定性與隱士情懷。不信者多用董其昌的欺男霸女、趙孟頫的忘記祖宗、王鐸的為臣不忠為例,證做人與作畫的分裂性;半信半疑者,多是騎牆派。時爾言人好和畫好之間有聯繫,時爾又折中言人好和文好之間沒有必然的關聯。
當下的世風如此,我輩全在此種世風環境中浸泡、成長。幸焉悲焉?由不得我們多思量。唯一的自由,是我們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在選擇。
但,這‘自在選擇’者,是“誰”焉?
換句話問:這每天的言說、行為、作畫、處世,由何決定?是人,是品,是德,是境焉?說到底,都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兒。有什麼信與不信或半信半疑的?同樣都是一選呀。爭什麼高低,論什麼短長!!
故,“畫如其人”的另一種含意是“畫如其選”。因其選形成其個人格調、精神指向,畫面風格。由這種意義延伸,說“風格即人”也不為過。這恐怕才是蘇軾提出“文如其人”之觀點的真實用意吧。很明顯,是不少人把蘇軾的真實意含讀錯了。反過來怪罪蘇軾的這種提法,恰如自己認錯了藥方取錯了藥,反過來怪罪醫生一樣,真讓人哭笑不得。
重中之重,僅在於自我選擇的不同!!
下面,想展開說一說建明的選擇。但有一點要說明:因說者是我,非是建明。故,如下的說法,合不合建明本意,是不是他的真選?只有建明知道。作為旁觀者的我,只是依著旁觀者的自由,說著想說的話。是對是錯,責任在我。
印象中,建明是一個潔身自好,不趨炎附勢,敢特立獨行的人。夸其有俠義之風,也不為過。他不懼貧困,但不安於貧困;喜歡寂寞之道,但不安於寂寞之境遇。故,建明善交友,且有能力結交三教九流。往來皆無間,對晤似兄弟。藝術人生事,談笑如遊戲。善飲酒,能豪飲,呼友朋,擲酒瓶,表肝腸,謝知音。友宴間,常談笑風生,應對自如。有愛憎分明及不畏市俗權勢一面,又能不顯山露水地愛與恨。能文能武,能仕能工,言笑間,市井百態頓現,談吐中,世相冷暖無藏……。建明正是在這樣的人生境況中,選著自己的做人方向、信念追求,走著自己的路,畫著自己的畫。
從他的畫裡,可明顯發現他的選擇含如下幾個層面。
一:在中國水墨畫,山水、人物、花鳥三體中,建明主攻(選擇了)中國水墨人物畫。這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難度。因為中國水墨人物畫,就其審美對象的獨特性而言,由古而今,源淵流長,晉時的顧愷之、唐時的吳道子、宋時張擇端以及晚近的齊白石、徐悲鴻……等。一是歷代大家林立,二是各有其傳世名作,影響著世人的審美取向。他們中有的選取皇道對象之端莊,有的選取鬚眉儒士之灑脫,以及騎射的奔放、漁樵的閒逸、仕女的阿娜、仙佛的靜穆、伎樂的靈動……;從不同角度給世人以獨特的審美體驗。故,人物畫難畫。其難不僅有題材上的難,還有技法上的難以超越。但,從建明的藝術實踐及所畫的人物畫作品中,很明顯可看出他並不懼這種難。其中,既可看出他對歷代大師的深追細摩,又可看出他在吸收前人精華的基礎上,尋找出獨具自我特色的筆墨當隨時代的審美對象。兵營戰士、煤礦工人、版納少女,都市女郎……一句話,可發現建明先生對普通勞動者及勞動者身上所蘊藏的美,情有獨鍾。這恐怕正是他樂意結交三教九流,樂與市井百態對酒當歌的真實意含吧!他是在生活中發現美,把普通勞動者樂天知命之精神與圓渾耿納之形態,表現得活靈活現,極有意味。為中國人物畫林增添了鮮活的視野。
二:道法追求的自覺性。都知道中國人物畫的發展脈絡,是迥異於西方繪畫的寫生方式的。傳統的路子是先臨摹,後感悟,走著一條以古人之法取勝的的路。此路子又一分為二,宋以前,基本以用線勾勒為主,宋以後,出現了文人畫式的沒骨法。也就是說,中國人物畫技法,由古而今,存在著勾線填色和水墨沒骨兩大體系。每一體系,都存在著一套流傳有序的規範的技能影響與制約著後人。故任何一個後來者在學習創作中國畫作品時,都無法繞開這道技能高堤的影響和制約。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新的選擇。可喜的是,建明先生在這一點上是自覺的。從建明的作品中,可明顯看出建明先生,在把古以有之的勾線與沒骨法消化並用的同時,還選擇了意寫精神為其主要特徵。對酒當歌般感受生活,談笑如遊戲般提練審美對象。呼友朋,擲酒瓶,表肝腸,謝知音一般地構成畫面之意象。正所謂功夫不負灑脫人,意寫深含天性中。以意向感性的方式,自由地選擇處理方法,使原有的勾線與沒骨基礎上,憑添了新的靈性。這種以意寫筆法入畫的特點,既豐富了中國人物畫的表現技法,也給欣賞者帶來了新的視覺美感。具有獨特的當下意義。
三:健康的人生健康的美。都知道美是多種多樣的,至少,流行的理論是這樣認定的。這緣於人的多種多樣性。多樣的人,就會選擇各自所喜歡的美及表現對象,於是,美的多樣性就成為可能了。這正是緣於不同的人的自我選擇的結果。歷代畫家,都各有其選擇。特別是人物畫,更能顯示出選擇的私密性、時代性及“畫如其人”性。如前面所述,歷代名家中,有選擇皇權華貴的,有的趣在鬚眉,有的情鍾仙佛,有的醉心隱逸、有的著眼仕女或伎樂……;近代畫家,有選擇饑民難民,也有選擇放下你的鞭子,還有選擇撓痒痒、搓麻將,引車賣漿;幾十年前,很多人選擇了“與天斗、地斗、人斗,其樂無窮”的鬥爭者為畫面主角。當下的時代,因為生活富足了,更是有了在多種層面上活著的人。於是,畫家中有選擇閨房隱秘來畫的,有選擇醉夢不醒的,有選擇浮光掠影,有選擇海灘曬游的及歌廳TV、坐檯小姐的;更有選擇吃穿問父母,出入坐計程及晚上泡酒吧,白天牽寵行,或秘處吸毒品,陽光處裝正經的人來畫;還有故意把正常體態畫殘疾——(理論是正常者非正常,不正常者才正常);及把活人畫成鬼的——(理論是醜即是美,美即是醜或人實際上像鬼,鬼實際上像人)……;種種人一經種種畫家們畫出,就有了其獨特的異樣美及獨特的理論支撐……。就這種意義上說,“畫”不正“如其人”嗎!此觀點有何錯?同樣就此意義,建明先生也不例外,他有自己的選擇。
建明筆下的人物,非是私秘的、徘徊的、倦容的,傍偟的,夢遊的,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明里暗裡不一樣或以醜為美的……。建明的選擇是眼睛可見的、身體健康的,笑容坦蕩的,憨態直接的。建明堅定而又固執勇敢地以筆墨寫勞動,寫民眾。從他不少的作品中,道法上可明顯看出其從敦煌壁畫中吸取的意寫印象,造型似嚴又松,時爾勾線填彩,時爾沒骨意寫;有時又是意到筆不到地……畫著自己之所選。目的只有一個,只要把心中的美寫出即可。取其意到,一氣呵成。就這樣,建明歷經多年藝練,創造出了一系列屬於他選擇的動人形象、傳達著他喜歡的人性之美。其貢獻是不言而喻的。
暫時就說這么多吧!!
癸已春月急就於禪藝山房。

畫家藝術簡介

(圖)郭建明郭建明

郭建明
1974年生,祖籍湖北黃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國家畫院張江舟人物畫高研班。現為河南省美協人物畫藝委會副秘書長、北京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河南省當代青年書畫院執行副院長、河南省華僑書畫院副院長、河南省青聯委員。鄭州市藝術創作研究院專業畫家。
2005年作品參加黎昌第三屆青年中國畫年展獲銀獎(中國美術館)
2005年作品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第19次新人新作展(中國美協)
2006年作品參加2006年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06年作品參加西部風韻中國畫名家邀請展(陝西省文化廳)
2006年作品參加河南省“五四文藝獎”美術金獎(河南省文化廳)
2007年作品參加中國當代實力派國畫家提名展獲優秀獎(廈門畫院)
2007年作品參加2007年全國中國畫年展(中國美協)
2007年作品參加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中國文化部)
2008年作品參加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並被國際奧組委收藏(國際奧組委)
2009年作品參加中國國家畫院“融、聚”學術邀請展(中國國家畫院)
2010年作品參加“關東畫派”第二屆中國畫,油畫創作大展(同澤書畫院)
2011年作品參加《民族百花獎》中國各民族美術作品展(中國美協)
2011年作品參加中國寶豐魔術藝術節書畫作品一等獎(河南省美術家協會)
2012年作品參加“錦繡中原”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中國美協)
2012年作品參加八荒通神—哈爾濱中國畫雙年展(中國美協)
2012年作品參加“魅力新疆”第七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
展(中國美協)
2012年作品參加“為農民工塑像”主題作品展(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2年作品參加“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暨第
12屆全軍美術作品展”(中國文化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中國美協)
2012年作品參加“2012吳冠中藝術館開館暨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
2012年作品參加“中原行”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作品展(中國文聯。中國美協)
2012年作品參加2012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中國美協)
2013年作品參加看今朝中國當代人物畫優秀作品展(中國國家畫院)
作品發表於《光明日報》、《解放軍畫報》、《中國書畫報》、《水墨研究》、《國畫家》《美術》、《華夏美術》。出版有《藝術界—郭建明專刊》、《中國主流畫家影像現在時—郭建明卷》。

代表作品

20102010
20142014
2014120141
20102010
2013年5月2013年5月
2013年2013年
2013年4月2013年4月
2014220142
20102010
郭建明作品郭建明作品
2013年2013年
20102010
20132013
20102010
20132013
20092009

2013年7月2013年7月
畫家郭建明2016作品畫家郭建明2016作品
畫家郭建明2016畫家郭建明2016
畫家郭建明2016年畫家郭建明2016年
畫家郭建明作品畫家郭建明作品
郭建明國畫郭建明國畫
郭建明國畫郭建明國畫
郭建明國畫郭建明國畫
2013年8月2013年8月
2012年2012年
20132013
20132013
20122012
20122012
20132013
作品局部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作品局部
2013年5月新作2013年5月新作
2013年3月作品2013年3月作品
2013年作品新作2013年作品新作
2013年新作2013年新作

2013年新作

畫家郭建明2018年作品畫家郭建明2018年作品 畫家郭建明2018年作品
畫家郭建明2018年作品
畫家郭建明2018年作品畫家郭建明2018年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