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立民

邵立民,博士,黑龍江省委黨校、黑龍江省行政學院教授。現為黑龍江省委黨校社會發展戰略研究中心、黑龍江省社科規劃辦所屬黑龍江省套用經濟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農業學會都市學會理事。黑龍江省教育廳批准為《區域經濟學》重點學科帶頭人之一,200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省優秀中青年專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邵立民、現在黑龍江省委黨校、黑龍江省行政學院工作,教授、博士。現在黑龍江省委黨校社會發展戰略研究中心、黑龍江省社科規劃辦所屬黑龍江省套用經濟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農業學會都市學會理事,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專家、黑龍江省縣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農業經濟學會理事;黑龍江省生態學會理事。1982年畢業於東北農大農業工程學院,1982-1990年在黑龍江省農機工程研究院、助研;1990年-1993年考入東北農大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1994年評為副研究員;1999年考入瀋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2002年畢業,同年被評聘為教授,被任命經濟管理教研部副主任。該同志從事農業經濟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達20多年了,在農業經濟、區域經濟、生態經濟、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研究較有建樹,有較強的功底和實踐經驗。畢業後,1994年前曾主持或參加10多項課題,曾獲得農業部技術進步二等獎,獲農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獲國務院農研中心優秀成果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等。1994年晉升為副教授,任職以來,進行過國企改革、縣域經濟、農民收入、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些成就,獲得一些獎勵。特別是2000年以來,正教授以來主持了多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省級重點課題。2006年已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第12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09年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2004年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第11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09年獲黑龍江省自然科學技術成果三等獎,均為作者第一名。2008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2008年年獲黑龍江省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成就

教學方面

1.經學校研究2002年9月被聘為正教授;2、主講的課程有:現代管理學、農業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學科。3、能認真、準確、按時的完成教研部交給本科及研究生課,教學評分96分以上;4、積極競爭縣以上幹部主體班專題課 ,競爭上崗8個主體班專題課,年均2個,教學評分98分以上;5、本人年均指導並培養經濟學碩士研究生1-2名,指導在職經濟管理研究生30多名;6、本人已是區域經濟學碩士生導師,2005年與姜國忠一起申報《區域經濟學》碩士學位點,以學科帶頭人的身份申報,主要研究方向《區域可持續發展》,現已批准;7、2007年區域經濟學被黑龍江省教育廳批准為黑龍江省重點學科,同時,被黑龍江省教育廳批准為《區域經濟學》重點學科帶頭人之一。8、200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省優秀中青年專家。2008年獲在職研究生優秀教學二等獎。

公開發表論文

2001年以來,發表40篇多成果,其中國家級論文10多篇。其中1、2001年10月發表論文《21世紀中國綠色農業戰略選擇及對策》“ 生態經濟 ”第11期 (國家級)2002年第三期人大報刊全文轉載並獲2004年省社科三等獎;2、2001年10月發表論文《加強農業MBA人才培養,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發展》“高等農業教育” 第11期 (國家級);3、2001年11月發表論文《退耕還林與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分析》 “農業經濟問題 ”第12期(國家級),已被我省糧食部門參考;4、2002年7月1.和王春福共同論文〈促進農民增收的途徑和辦法〉發表在〈經濟研究參考〉雜誌第50期(國家級)已獲2002年省社科三等獎;5、2003年5月發表論文《黑龍江省綠色農業與綠色食品發展對策研究》。發表在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3.3(國家級刊物);6、2003年5 月發表《淺談我國發展綠色農業的優勢》,山西農經,2003年第3期;7、2003年6月28日發表論文《人力資源亦要產業化》。農民日報,2003.6.28第三版。(國家級刊物)。8、2005年2月發表《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與安全問題的研究》;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國家級刊物)2005年第1期。9、2005年4月發表《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努力實現引進項目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中國科技信息,(國家級刊物)2005年第7期。10、2005年5月發表《我省科技進步與人力資源發展的對策研究》;科技資訊,2005年第5期。11、2005年6月發表《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擴大農民增收的途徑》;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5年第11期。2005年第11期。12、2005年10月發表《推進黑龍江農業結構調整,加快建設小康社會進程》農業經濟 2005.10;13、2005年10月發表《我國糧食安全對策探討》黑龍江糧食 2005.5;14、2005年11月發表《村民自治制度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理論探討 2005.6; 15、2006年11月發表《淺析農業實施名牌戰略的重要意義》;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6年第35期。16、2006年6月17-20日參加並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學會農業現代化研究會、科技部等八單位舉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高層論壇會,發表《黑龍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對策研究》;17、2006年7月12-13日在黑龍江省黨幹校系統新農村研討會,發表《黑龍江農業大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對策研究》;18、2006年9月14-15日在全國都市農業與新農村建設高層論壇暨中國農學會都市農業分會成立大會,發表《新形勢下我國都市農業的重要作用》;19、2006年11月11日在黑龍江省糧食發展戰略與科學施肥理論研討會;,發表《黑龍江省糧食生產能力(側重化肥)與糧食安全問題研究》等論文。20、2007年2月發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黑龍江通訊,2007.2;21、2007年8月發表《我國糧食安全問題與糧食流通體系的研究》;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國家級刊物)。2007年第4期。

22、2007年7月在黑龍江省黨校系統研討會,發表《黑龍江省發展都市農業的對策研究》,七台河

23、2007年9月發表《黑龍江省發展生態休閒(觀光)農業的對策研究》,參加中國農學會都市農業研討會;南京

24、2007年11月發表《新形勢下我國發展都市農業的重要作用》,行政論壇,2007年第6期78-81

25、2007年11月4-8日,參加美國農學會的召開國際農業研討會議,並發表論文《氮對農作物發展的效果研究》,《我國糧食生產能力與糧食安全問題研究》新澳爾良,美國

26、2008年《新形勢下我國發展都市農業的重要作用》 被新華文摘 2008.5轉摘(2007年行政論壇反饋)

27、2008年《加強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經濟技術協作信息 2008.3

28、2008年12月《黑龍江省發展生態休閒觀光農業的對策研究》行政論壇2008.6

29、2008年7月參加“第 20個澳大利亞中國經濟研究會( ACESA )年會和中國經濟改革30周年:回顧和展望”國際理論研討會,發表論文《中國糧食安全與糧食流通體系的研究》。

30、2008年參加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暨第二屆社會科學普及周和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東北農業大學分會場)暨“文明生態綠色龍江”和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暨黑龍江省黨幹校系統理論研討會分別發表《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對策》、《黑龍江省發展生態休閒觀光農業的對策研究》、《我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與糧食生產能力的研究》3篇論文。

31、2009年2月23日發表《寒地黑土保護與利用的對策研究》,黑龍江日報理論版。

32、2009年8月12日參加第七屆海峽兩岸休閒農業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黑龍江省發展生態休閒農業的對策研究》,並發表在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增刊。

33、2009年7月22日參加2009年全國中青年農業經濟學者學術年會,發表論文《加強我國糧食生產區糧食物流體系的對策》,收集在全國中青年農業經濟學者學術年會論文集。

34、2009年3月6日發表論文《加強糧食流通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保障》,經濟技術協作信息,哈爾濱,2009年第7期。

35、2009年10月10日發表論文《我國糧食主產區糧食物流體系的對策》,物流科技,哈爾濱,第10期。

著作或出書

2002年以來,出版主編教材3部《現代管理學》、《農業經濟管理概論》、《區域經濟學》,參編著2部:其中《市場經濟與巨觀管理》《破解三農問題方略》。2009年1月我國綠色農業戰略選擇及對策研究專著作,中國農業出版社

成果獲獎情況

共獲科研成果獎15項,其中省部級獎6項,省局級9項。其中

1、2001年獨立發表《黑龍江省綠色中草藥的開發與對策》論文獲黑龍江省科技協會、黑龍江省社科聯合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2、2002年7月1.和王春福共同論文〈促進農民增收的途徑和辦法〉發表在〈經濟研究參考〉雜誌第50期(國家級)。

3、2003年4月4日論文《21世紀中國綠色農業戰略選擇對策研究》獲黑龍江省黨幹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作者第一名。

4、2003年4月論文《退耕還林與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分析》獲黑龍江省委黨校第14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作者第一名。

5、2004年10月論文《21世紀中國綠色農業戰略選擇及對策》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作者第一名。

6、2005年6月論文《黑龍江省綠色農業與綠色食品發展對策研究》獲黑龍江省黨幹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作者獨立。

7、2005年6月研究報告《退耕還林與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對策研究》獲黑龍江省委黨校第15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作者第一名。

8、2006年12月調研報告《退耕還林與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對策研究》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地12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作者第一名。以上作者基本都是獨自或第一名。

9、2007年8月論文《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擴大農民增收的途徑》獲黑龍江省黨幹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0、2007年11月論文《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推動經濟強省建設》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學會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1、2008年9月 論文《黑龍江省發展生態休閒觀光農業的對策研究》在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暨省黨幹校系統理論研討會獲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2、2008年9月《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對策》在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暨第二屆社會科學普及周獲黑龍江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3.2009年研究報告《退耕還林與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對策研究》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

14、2009年專著《我國綠色農業戰略選擇及對策研究》獲黑龍江省自然科學技術獎三等獎一項。

15、2009年論文《我國都市農業的重要作用》獲黑龍江省黨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科研課題

共承擔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重點課題6項。目前承擔的項目1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課題1項,省級重點課題1項。、2002年7月1.和王春福共同主持省級課題〈促進農民增收的途徑和辦法〉,其論文發表在〈經濟研究參考〉雜誌第50期(國家級)(2)本人主持2001-200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並於2003年結束國家社科課題《退耕還林與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對策研究》;其成果並於2004年6月刊登在國家社科規劃辦《成果要報》;(3)2003年6月,主持(第二名)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關於我國農業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功能多樣性發展模式的研究》並被批准,在研項目。(4)2003年5月,與姜國忠一起主持黑龍江省科委科研重點課題《關於建設科技大省與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研究》,在研項目,副主持並主持子課題《科技進步與我省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5) 2003年5月,和張志一起主持(第二名)黑龍江省社科重點課題《我省城鎮化與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研究》。已完成;(6)2004年6月本人主持200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與安全問題的研究》;完成項目;(7)2004年6月與姜國忠一起主持中央黨校重點課題《黑龍江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及對策的研究》,副主持,已完成。(8)2005年5月,姜國忠一起主持黑龍江省社科基金重點課題《市場經濟條件下執政黨執政能力的研究》,副主持,已完成項目,(9)2005年6月,與姜國忠一起主持黑龍江省科委科研重點課題《黑龍江省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的研究》,完成項目。(10)2005年3月本人主持黑龍江省社科基金重點課題《黑龍江省貧困縣脫貧奔康跨越式發展對策研究》,已完成項目。(11)2006年本人主持申報並獲得2007-200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我國糧食安全問題與糧食流通體系的研究》,在研項目,為黑龍江省委黨校科研課題申報國家自然科學課題的首創。

六、2004年12月參與創建黑龍江省社科規劃辦所設黑龍江省套用經濟學研究基地。

黑龍江省委黨校社會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黑龍江省套用經濟學研究基地。

2009年10月18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