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湖

邵伯湖

邵伯湖又名棠湖,古屬三十六陂,素有“三十六陂帆落盡,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稱。浩渺無際的邵伯湖是江蘇省揚州江都市邵伯鎮自然風光絕佳處,歷經千年風雨洗禮,愈顯風姿綽約。

基本信息

概述

邵伯湖邵伯湖

邵伯湖又名棠湖,古屬三十六陂,素有“三十六陂帆落盡,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稱。浩渺無際的邵伯湖是江蘇省揚州江都市邵伯鎮自然風光絕佳處,歷經千年風雨洗禮,愈顯風姿綽約。如今,兩岸綠樹成蔭,鬱鬱蔥蔥,好似綠色的長龍,盤繞著清澈的湖水;隋堤邊,大樹下,那接待遊人的大廳和別具一格的小木屋,錯落有致的點綴於綠樹叢中;臨湖遠眺,煙波浩渺,魚帆點點,一望無際。泛舟水上,垂釣湖畔,吃湖鮮,觀民舞、聽民歌、賞民樂,置身於大自然中,頓覺心曠神怡。 邵伯湖風景旅遊區,為省級旅遊休閒度假區,以“古”、“水”為特色,是揚州旅遊十大景點之一。

人文景觀

邵伯湖邵伯湖

古鎮邵伯,南北航孔道,商鋪鱗次櫛比,是京杭運河聞名遐邇的繁華商埠。隋煬帝、乾隆、謝安、董恂、孫覺、蘇軾等名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和詩篇。至今留有甘棠廟、斗野亭、雲川閣、大碼頭、大王廟、石板街、歷史文化遺蹟和樸實的民俗文化。

水產

邵伯湖邵伯湖

邵伯湖湖水清冽,水草豐美,盛產鯿、白、鯉、桂等魚種及銀魚、螃蟹、青蝦、蚌螺等水產,還有“運河三寶”之一“邵伯菱”和當今聲名鵲起的“邵伯龍蝦”。邵伯菱與寶應荷藕、高郵雙黃蛋並稱“運河三寶”。邵伯湖上灘頭河汊,鎮內的南塘,鎮郊的艾菱湖、荇絲湖、星盪湖,河湖澄碧,水土肥沃,歷史上都是邵伯菱的故鄉。

螺螄

螺螄螺螄

邵伯湖湖水清冽,水草豐美,盛產鯿、白、鯉等魚種及銀魚、螃蟹、青蝦、蚌螺等水產,還有“運河三寶”之一的“邵伯菱”和當今聲名鵲起的“邵伯龍蝦”。然而,與“邵伯菱”和“邵伯龍蝦”相媲美的還有鮮美的“邵伯湖螺螄”。時下,不少遊客和市民都驅車前往邵伯鎮吃龍蝦,與此同時,邵伯湖螺螄也變得聲名遠播,使人吃過之後難忘其味。其實,無論是品嘗正宗的邵伯湖螺螄或者龍蝦,不一定非要跑到邵伯鎮,在揚州市區,就有這樣一家飯店,老闆邵伯人,廚師也是一身的“邵伯技術”,更重要的是原料來自邵伯湖。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邵伯湖酒店還提供了十幾個品種的江鮮、河鮮。其品種主要包括船丁魚、條丁魚、江鰱魚、馬雞魚、鱖魚、白絲魚、鱸魚、虎頭鯊、草鞋底、鴉片魚、銅頭魚、鴨嘴魚等。真可謂品種齊全,口味眾多。當然光吃水鮮也不行,維揚風味的土家菜也成了邵伯湖酒店一大特色。

邵伯湖酒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邵伯湖酒店登入揚城已經五年多了,憑藉著獨特的口味、優質的服務深得揚城人的喜愛。不僅本地的食客趨之若鶩,很多外地食客也紛紛慕名而來。

特產

地位

邵伯湖旅遊度假風景區於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

評價

邵伯湖美景邵伯湖美景

打開江都地圖,在它西北的一角,有一大片湛藍的水域,這便是遐邇聞名的邵伯湖。由江都市區到邵伯鎮,不到半小時車程,如果沿大運河航道而下,當別有一番古風,惜這樣的游線尚未開通。

邵伯鎮舊稱甘棠,依運河東岸而築,曾因居水路交通要道盛極一時。當我們驅車來到昔日鎮中心的萬壽宮處,迎面一頭渾黑的鐵牛,蹲踞於一方石碑之上,犄角揚起,雙目對天,似仍在哞哞地祈禱什麼。鐵牛為清康熙四十年所鑄,原置河堤決口處,以示鎮水。鐵牛的西南方向不遠,有一座大橋,若長龍臥波,引向運河對岸的邵伯閘景區。

邵伯湖因邵伯閘而引起世人注目,邵伯閘因邵伯湖的映襯,更如明珠生輝,兩相輝映,遂成一處獨特風景,江都若開發旅遊資源,此處無疑最具潛質。剛踏入景區,撲面而來一陣陣悅耳的鳥鳴,頗有“客心洗流水”之境。蓊蓊鬱郁的松綠網路著整個閘區,穿插、點綴以其它植物的翠綠,嫩綠,鵝黃,橘紅等,展開一幅層次鮮明且和諧的畫卷。此時雖已是暮春四月,但花房培植的各色鮮花,仍隨處搖曳,爭相鬥妍。

沿著設計精巧的螺鏇式上升的梯道,我們攀上了一座東西走向的天橋,橋寬不過兩米,大概是為了方便遊客而建,但它卻把平行的一線、二線船閘分割成的三片景區,又氣勢沛然地綴成一體,具有了一種幾何之美。可能是汛期未到,船閘兩邊的水位落差僅一米左右,二百三十餘米長的閘室,和引航道上等候的數十條船隻,都呈現著輕鬆的氛圍。隨著天橋的西引,漸感湖風大了起來,空曠涼濕的水氣,使單薄的春衣似乎透徹,感著一種沫浴的愜意。而前方的樹梢,亦漸漸閃出一片白色的水光。

當天橋跨過一片桃林,剛好落在邵伯湖大堤。堤的防波面均鋪了石塊,顯出不可侵犯的威嚴,堤下則是隨風起伏的葦灘,幾條遊人踏出的小徑其間出沒。葦灘約四、五十米寬,一直蔓延入湖水,仿佛湖水的一道綠色鑲邊,逶迤入遠方的青靄。齊人腰高的新葦尚在抽綠,但茂密的已成屏,而去年殘留下的稀疏的老蘆,仍不甘地搖著白須,梗著高高的細瘦的脖子。各種葛藤類的植物,葦叢恣意攀爬,開滿了各色小花,不久之後,將是野禽們的樂園。

從地圖上看,邵伯湖北接高郵湖,汜光湖,白馬湖,若運河玉莖上一串搖曳的荷葉,組成可與洪澤湖、太湖相併提的獨特的湖泊系統,而風光尤以邵伯湖一帶為勝。如果算上葦地和灘地,邵伯湖面積可達二十萬畝,由於今春雨水偏少,正西方向的這一片湖區,竟有大小數十條洲渚浮出水面,從堤上的角度望去,簡直占去了這片水域的三分之一,船隻在這迷宮般的洲渚陣間,只能迂迴前行。洲渚上都長滿了綠色的植物,一簇簇金色的油菜花點綴其間,較大的洲渚上還零星坐落了兩、三間茅房,時有水牛和白鵝悠然出沒,不由令人生桃源之思。而在水勢盛大時,這一切和堤下的葦灘,都是屬於水下世界的。

當視線移向西北方向,則是一片浩淼的湖水,與天際相連,那與遠古俱來的水青色的光澤,閃爍著大自然的自在,神秘。在她寬闊的敞開的魅力面前,綠渚們仿佛都成了競賽的龍舟,爭相向她划去。湖水輕拍著水中的葦葉,近岸的水皆油油地滑動,有如晃漾的荷葉,漸往遠處,漪漣便密集起來,仿佛無數條的小青魚在自由嬉戲。但密集的漪漣間,又不時穿插入平滑的水面,實在不清楚風與水是如何安排這片水上世界的。我把手輕輕探入水中,湖水幽幽的清涼,竟勾起了一縷鄉愁,一種比周莊的水更為遙遠、迷茫的鄉愁。

我們的右邊,靠著一隻小木船,架著槳和網罩,船主不時從船艙搬出裝了魚蝦的簍子,和幾個遊人討論著價錢。遠處的水面,還有兩隻小舟正一前一後地向這邊劃來,滑行一般的無聲。湖畔寂靜的仿佛一幅嵌入玻璃的水彩畫,幾聲人語和偶爾帖著水波飄來的機帆聲,亦在湖風的幻忽里飄渺起來,如葦葉的瑟瑟搖曳一般,成了自然界回應的一部分了。

記得《避暑錄話》記載:北宋大文豪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期間,建平山堂於蜀崗,公餘之暇,攜友來此,並邵伯湖取荷花千朵,置客人間,擊鼓傳遞,依次摘瓣,輪最後一片者,飲酒一杯,賦詩一首。那時的邵伯湖水大概是快漫到蜀崗的,而且多荷花,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勝景,當是不輸於西湖的。這樣想來,不由向西南方向望去,卻只見天際隱隱的兩支冒煙的煙筒和幾幢建築的影子,描出塵世的界限。正悵然間,葦灘深處傳來一陣青年男女們野餐的嬉笑聲,不知不覺已到了正午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