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瓦霍人

那瓦霍是美國一個人口僅數千人的印第安部落,一向並不受世人注目。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那瓦霍人卻神奇地協助太平洋戰區盟軍的情報部門做了大量工作,為對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特殊貢獻。

事跡簡介

原來,當時美軍情報官戈爾曼上校曾構想利用一種密碼,使美軍陸戰隊的指揮官能夠直接通過無線電台發布命令,調動部隊或改變作戰計畫。鑒於狡猾的日軍情報站常常不費吹灰之力即破譯英語密碼的情況,戈爾曼便想到了這種當時僅幾百人會講的那瓦霍語。從1942年起,戈爾曼曾先後聘請了400多名那瓦霍人到盟軍情報部門工作。在戈爾曼的指揮下,他們用那瓦霍語的某些單詞來表達指揮官下達的不同指令,如,用那瓦霍語中不同的鳥類來代表不同的飛機:“吉咪”(即禿鷹)代表轟炸機,“巴歇吉依”(即蜂鳥)代表戰鬥機,此外還有“達希”(即烏龜)代表坦克…… (關於以上內容在吳宇森的《風語者》里有相關的描寫) 1942年5月5日,首批29名納瓦霍人被徵召入伍。他們在加利福尼亞聖迭戈的新兵訓練營中和通訊人員一起設計了最初的納瓦霍密碼。這種密碼由211個字組成,大部分為納瓦霍詞,也摻雜了一些新辭彙,這是為了彌補納瓦霍語中軍事術語的不足。例如,“戰鬥機”被稱為“達-哈-提-西”,納瓦霍語意為“嗡嗡叫的鳥”;“俯衝轟炸機”被稱為“幾尼”,意為“小鷹”。另外,密碼戰士還設計了一個系統,用來與英語26個字母相對應。例如,字母A為“沃-拉-其”,意為“螞蟻(ant)”;字母E為“迪茲”,意為“麋鹿(elk)”。另外,針對那些沒有能夠列入211個密碼的詞語,他們根據納瓦霍語專門創建了一個大約500個常用軍事術語的辭彙表以便用來對照拼讀。
納瓦霍人很快便顯示出記憶密碼和在戰時傳遞信息的能力。他們成功地從飛機或坦克等移動目標上傳遞密碼。計畫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隨後,另外200名納瓦霍人也於1942年7月20日被徵召入伍。1942年10月2日,約翰斯頓也被徵召入伍,並被授予上士軍銜,專門負責訓練納瓦霍密碼戰士。可是,就在約翰斯頓躊躇滿志地實施他的大膽計畫的時候,一個細心的密碼員發現,由於納瓦霍語中沒有的詞的對照表重複使用頻率太高,根據這些詞語,納瓦霍密碼幾乎不用費什麼勁就能被破譯。為解決這一問題,約翰斯頓和一些技術專家把對照表的26個字母增加為44個,使得那些常用的字母如E、T、A、O等有了多種選擇餘地。例如字母A除了原來的“沃-拉-其(螞蟻)”外,還可以叫作“比-拉-沙納(蘋果apple)”和“齊-尼赫(斧子axe)”。這樣一來,其破譯難度大大增加。被美軍稱為“無敵密碼”的納瓦霍密碼終於誕生了。 由於那瓦霍語是一種極為複雜的語言,會講的外族人屈指可數,日本人要破譯簡直比登天還難。事實上,日軍監聽專家根本聽不懂那瓦霍人在講什麼,雖絞盡腦汁也未能破譯。日軍情報官三木大佐曾推測其是一種“外星人語言”。 在戰後相當長的時間裡,這種“那瓦霍密碼”依然是美軍的高度機密,因而日本人對此也一直稀里糊塗。直至1969年,禁令才被解除,那瓦霍族人也以“會講密碼的印第安人”載入二戰史冊,流芳千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