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縣博物館

那坡縣博物館

那坡縣博物館坐落於縣城北人民公園內,感馱岩南側,龍泉街69號。郵編:533900。該館1980年組建,1983年元旦首次開館試展。1984年新館舍陳列廳落成,正式開館向社會開放。

基本信息

館舍介紹

該館占地2295平方米,建築面積872。58平方米採用仿古式四合院建築布局,雙龍戲珠琉璃瓦頂。北面展廳是一座仿北方觀禮台式二層樓,設臨時展廳及榮譽閱覽室。南面展廳是一座仿南方壯族桿欄式二層吊腳樓,設兩個專題陳列廳及文物小倉庫。東西兩進配前門廳參觀走廊及後層辦公室、文物工藝室、值班室。

展覽館藏

建館以來曾舉辦展覽有《那坡文物展覽》、《鎮邊縣民主革命時期鬥爭史實陳列》、《那坡民族民俗文物陳列》、《感馱岩出土文物》、《民族團結》、《那坡風情》等展覽。
館藏文物及標本2054件。其中有感馱岩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出土的石斧、石錛、石鑿、石矛、夾沙陶片和陶紡輪,納元坡彝族寨遺址出土的麻江型銅鼓,邊疆壯、漢、苗、瑤、彝五個兄弟民族別具一格的民族服飾,生產生活用具等。革命文物有反映紅七軍革命活動創建邊區游擊鬥爭,發展桂、滇、黔邊區縱隊武裝鬥爭的實物。還有越南領袖胡志明使用過的銅鍋、越南國家領導人黃文歡親筆題詞。

展覽交流

百色起義紀念館陳列巡迴展在那坡縣博物館展出。百色起義館於1999年建成並對外開放,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此次到那坡巡迴展出的有翔實的歷史史料和真實圖片,分為序廳、英雄廳、功臣廳、小平廳、多功能廳等,生動地展現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的百色起義波瀾壯闊的革命場面。

編寫出版

博物館宣傳文物普查,編寫了《文物志》,出版《那坡文物》一集,撰寫了《邊疆小縣辦文博》、《如何辦好山區博物館》、《神聖的金竹叢》等專業論文和資料共21篇,正式在中央及省市(區)刊物發表有13篇。

開放時間

博物館根據地方特點,方便觀眾,常年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