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的辯證法

邏輯思維的辯證法

《邏輯思維的辯證法》是1996年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契。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從時間順序來講,這是作者晚年系統闡述其哲學思想的首部著作,根據作者於80年代初為研究生講課的記錄整理而成,並經過作者仔細閱校。千年之後,作者決定把此書列為當時正在撰寫的《智慧說三篇》的第二篇(理論化為方法),此時他感到有必要對此書不僅在內容上、而且在結構上作些調整修改。作者的溘然去世使他未能實現這個願望,但也使後人能較真實、全面地了解80年代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已經達到了怎樣的水準。
全書共有九章,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邏輯思維過程的辯證法和邏輯思維形式的辯證法。在作者看來,邏輯思維(包括普通邏輯思維)是包含辯證法的,而對它的認識和運用有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的發展過程。作者的任務是對這個過程進行反思,並對達到自覺狀態的辯證思維的基本形式(範疇、規律)和方法進行系統探討。作者對邏輯思維過程的考察的主要內容是對他後來所說的“廣義認識論”的四個問題的討論:感覺能否給予客觀實在?普遍、必然的科學知識何以可能?邏輯思維能否把握具體真理?如何培養理想人格?作者把認識過程的基本關係“能”(認識主體)“所”(認識客體)關係同“知”(認識)“行”,(實踐)關係結合起來考察,把中西哲學傳統(如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體”“用”範疇、“仁”,“智”統一學說,中國近代哲學家金岳霖的概念的摹寫和規範雙重作用的觀點,古希臘哲學中對於意見和知識的區分,德國古典哲學中對於知性思維和理性思維、抽象真理和具體真理的區分,當代西方科學哲學中對於科學革命的討論、發生認識論對於行為操作同邏輯思維的關係的研究,等等)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唯物論觀點結合起來,對人類認識從不知到知、從抽象真理到具體真理、從知識到智慧的辯證發展過程進行了富有獨創性的討論。在此基礎上,作者又進一步說明了認識的辯證法如何經過邏輯思維的範疇,轉化為方法論的一般原理。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辯證邏輯思想和中國古代的辯證邏輯傳統的互相詮釋,作者勾畫了一個以“類”(包括一系列在“知其然”的認識階段所運用的範疇)、“故”(包括一系列在“求其所以然”階段所運用的範疇)、“理”(包括一系列在“明其必然與當然”階段所運用的範疇)的次序作安排的辯證思維範疇體系。在把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認識)辯證法統一起來考慮的基礎上,作者闡述了辯證方法的兩條基本要求:貫穿於邏輯範疇體系中的對立統一原理轉化為分析與綜合相結合,認識過程的辯證法的運用表現為理論和實際的統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